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五万年中国简史.下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631179
  • 作      者:
    姚大力[等]著
  • 出 版 社 :
    文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
收藏
编辑推荐


    ◆从头一批智人踏上中华大地到20世纪,可能是时间跨度蕞长的中国史。


    ◆史学大家齐聚:复旦大学姚大力、北京师大李山、南京大学武黎嵩、复旦大学钱文忠、复旦大学仇鹿鸣、陕西师大于赓哲、宋史专家吴钩、明史学会方志远、中国社科院马勇!


    ◆从基因、语言、气候、地理到政治、军事、文化、经济,9位中国史学名家,为你理清中国上下5万年的来龙去脉。


    ◆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复旦大学傅杰鼎力推荐! 


展开
作者简介


导言及元代篇  姚大力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清华国学研究院特聘教授,民族史、蒙元史、边疆史专家

 

先秦篇  李山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启功先生弟子,中国文化史专家

 

秦汉篇  武黎嵩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秦汉史学者,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专家

 

魏晋篇  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师承季羡林先生,佛教文化研究学者

 

魏晋篇  仇鹿鸣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石刻文献学者,魏晋南北朝史专家

 

隋唐篇  于赓哲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百家讲坛名师,隋唐史专家

 

宋代篇   吴 钩

知名宋史研究者,专栏作家,宋代社会生活史专家

 

明代篇  方志远

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百家讲坛名师

 

清代篇  马 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晚清史学者,中国近现代史专家

 

编者简介:

姜鹏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百家讲坛名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李静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讲师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部时间跨度长达5万年的中国简史,展现了中国从头一批智人踏上中华大地到20世纪的完整历史。

    本书汇集复旦、南大、社科院等院校的9位史学大家:蒙元史专家姚大力、先秦文化史专家李山、秦汉史专家武黎嵩、魏晋文化史专家钱文忠、魏晋史专家仇鹿鸣、隋唐史专家于赓哲、宋史专家吴钩、明史专家方志远、近代史专家马勇……他们将各自在历史领域潜心研究数十年的成果,以专业的史学素养、充满理性与洞察力的文字呈现给大众读者。并以宏大的视野,将中国5万年的历史从基因、语言、地理、气候、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解读分析,带我们透过历史的表象,看清中国5万年来的发展历程!

    北京猿人不是我们的祖先。

    同姓不婚其实是一种政治策略。

    “独尊儒术”其实是因为儒家垄断了教育资源。

    东汉末年分三国的深层原因是儒家意识形态的瓦解。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女皇帝出现在唐朝?

    早在宋朝就建立了从发行纸币到汇款、兑换的完整金融体系。

    为什么“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是错的?

    “知行合一”的诞生源于明代多元价值观的形成。

    戊戌政变袁世凯未向慈禧告密。

    

    翻开本书,9位史学名家,为你理清中国上下5万年的来龙去脉。


展开
精彩书评

    ☆ 都是史学界的大牛。   

                  —— 读者 豆苗少女

 

    ☆ 理论不是特别艰深,读起来很有趣,更有助于普通人以宏观的思维格局来理解历史的走向。

                                                       —— 读者  刘晓萍_80

 

    ☆ 读史可以明智,从历史的叙述中我们更可以看清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沿革和当今中国的现状。

                                                           ——知名财经作家 吴晓波

 

    ☆ 假如你深入历史的内部,就会发现中国两三千年的历史,每一步的变化都惊心动魄。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历史系教授 许纪霖

 

    ☆ ……不仅能帮助我们增长知识,还能帮我们增长见识。         

                                        ——复旦大学 傅杰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中国的诞生:第一批智人踏上中华大地

    (从5万年前开始讲起)

    元谋人、北京人是我们的祖先吗

    在本书的开始,我想谈谈中国起源、发育和壮大的时空节奏变迁的问题。如果我们把中国看作是一个舞台,中国历史就是这个舞台上呈现出来的一出又一出精彩绝伦的、长达数千年的戏剧。

    但是数千年以来不断发生变化的,不光是舞台上演出的那些大局面和大走势,而且连作为舞台的中国本身也在不断发生重大变化。既然如此,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就应当先弄清楚“何为中国”的问题。所以作为这门课的一个引子,我先要在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中国的时空范围是如何变化的。

    中国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今天这样大的。如果能把时间倒推三千年,去问一问生活在那时的人们,在他们心目中,“中国”到底有多大,答案一定会大大出乎你的意料。那时候的“中国”,画到今天中国的地图上,只是一个点而已。所以中国是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变大的。尽管我们今天追溯祖国历史的时候,必须以当代中国的疆域作为它的空间范围,但是今天的这条边界线其实并不是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的。

    传统时代称为“中国”的一系列王朝政权,绝大多数都不如今天中国那样幅员广阔。那么中国到底是如何越变越大的?笼统地讲,中国的发育和壮大,是在一种迭经转换的时空节奏中实现的。它可以被概括在自南向北、由北到南,再从东往西这样三个语词之中。三个语词,分别标志了三个前后相继的历史阶段。

    其中自南向北的阶段长达四五万年,然后是由北到南的阶段,有三千年,最后是从东往西的阶段,有一千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类社会的变化节奏——越是靠近现代就变得越快。

    现在就从最早也最为漫长的那个时段讲起。所谓自南向北,是指绝大部分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分成不多的几批人群,先后从东南亚进入今天中国境内,并且在寻找生存空间的艰苦探索中,朝着各个可能的方向挺进,逐渐自南向北扩散到中国全境的那个过程。它发生在从公元前四五万年直到公元前两千年这样一个很长很长的历史时期之中。

    我这么说,可能会让不少人不以为然,或者让他们大吃一惊。他们会问,根据我们以前读过的教科书,中国境内不是有生活在170万年前的元谋人、70万年前的蓝田人、50万年前的北京人等吗?你怎么能说我们的祖先人群进入中国最多只有四五万年的时间呢?这不是要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一下子砍掉一百五六十万年吗?

    当然,如果说中国的历史要从中国这片大地上出现人类讲起,那么中国史确实应当从元谋人、蓝田人开篇。但是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的祖先,与全球现代人共同的祖先人群之间,早在大约180万年前,就在物种演化的道路上分道扬镳了。所以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并不是现代中国人的直系祖先。所以如果我们想追溯的是一部现代中国人的历史,那么它就真的只能有四五万年可说。当然四五万年也已经足够漫长了!

    而四五万年之前,中国大地上旧石器时代中期以前的全部史前文化以及部分晚期石器文化的创造者们,其实是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他们比现代中国人的祖先更早生活在这里。所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重大变局,实际上正应该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如何取代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那段神秘的故事。

    四五万年前进入中国的我们的祖先,当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们属于大约7万年前走出非洲的现代智人的后裔人群。不仅是今天的中国人,全球现代人类都源于这一支现代智人,它们是罗德西亚人的后裔。不过走出非洲的还不止这一支人类。


展开
目录


导 言 中国的诞生:第一批智人踏上中华大地(从5万年前开始讲起) / 1

(复旦大学姚大力  著)

北京猿人不是我们的祖先 / 1

你的身体里流着谁的血 / 5

“长江”的名字来源于东南亚的语言 / 12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时仅指中原一带 / 16

由北到南:华夏文明如何覆盖到南方 / 24

避乱江南:你的祖籍是哪里 / 29

胡、汉文化的融合:北方王朝如何进行统治 / 33

后来居上:南方的“逆袭” / 37

从东到西:“大中国”形成了 / 41

第一章 先秦:中华文明的气质来源(公元前10000—前221年) / 46

(北京师范大学李山  著)

河曲支流上诞生的中华文明 / 46

自然气候催生出的龙凤符号 / 50

国家起源:神权与君权的合一 / 53

夏:连接传说和历史的时代 / 58

殷商:酒文化与人殉习俗 / 61

周人的天下观与天命观 / 66

如何对待战败者:来自西周的大智慧 / 74

建立在血缘基石上的封建制 / 77

同姓不婚其实是一种政治策略 / 81

西周——两千年礼乐文明的源头 / 85


......

 

第二章 秦汉帝国:中华帝国的框架(公元前221—189年) / 151

(南京大学武黎嵩  著)

大一统帝国是必然出现的吗 / 151

中国历史为什么跳不出改朝换代的怪圈 / 155

秦朝为什么在最强大的时候崩溃 / 160

儒家关于皇权传递的合理想象 / 163

“五蠹”与“七科”——什么职业会成为秦皇汉武的打击对象 / 168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民族与思想大融合(公元189—589年) / 279

(复旦大学仇鹿鸣  著)

传说中的“黑暗时代”: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 / 279


......


(复旦大学钱文忠  著)

有“胡”自远方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征 / 316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