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序一 张岂之5 序二 楼宇烈11 导言 翟 博001 中国的“诚信”文化及其思想价值004 一、诚、信与诚信渊源013 二、诚信思想的历史发展038 三、诚信思想的价值049 经典中的“诚信”050 一、《周易》053 二、《论语》059 三、《左传》071 四、《老子》076 五、《墨子》080 六、《孟子》085 七、《庄子》087 八、《荀子》098 九、《管子》103 十、《吕氏春秋》107 十一、《孙膑兵法》109 十二、《商君书》111 十三、《韩非子》115 十四、《礼记》120 十五、《春秋繁露》122 十六、《傅子》125 十七、《物理论》126 十八、《刘子新论》128 十九、《贞观政要》137 二十、《臣轨》140 二十一、《通书》144 二十二、《正蒙》146 二十三、《二程集》149 二十四、《资治通鉴》153 二十五、《朱子语类》157 “诚信”故事158 一、周幽王:失信亡国160 二、齐襄公:及瓜而代162 三、晋文公:以信立国166 四、齐后庄公:失信不立167 五、孟武伯:食言而肥169 六、吴起:德信治军172 七、程婴:舍子救孤176 八、曾参:教子诚信178 九、商鞅:徙木立信180 十、平原君:重信轻色181 十一、刘秀:信于敌寇183 十二、阚敞:信义还金185 十三、范式:交友以信188 十四、太史慈:应约而还191 十五、诸葛亮:终身守信194 十六、元方:小儿识信196 十七、孟信:不卖病牛198 十八、王罴:诚信感军民200 十九、鲁宗道:实话实说202 二十、晏殊:抱诚守真204 二十一、曾叔卿:心存不欺205 二十二、刘庭式:守信娶盲女206 二十三、陶四翁:诚信不欺208 二十四、宋濂:言行一致211 二十五、济阴贾人:许金不酬213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