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俄语完整版《彼得堡》翻译,中文译本。《彼得堡》成书于1916年,另外还有1922年删节本行市,此次出版的版本是根据1916年完整版翻译。《彼得堡》可被称为一本大书、奇书,翻译的难度可想而知,现行中文译本只有著名翻译家靳戈翻译的版本。经过重新编辑加工出版,为期待已久的读者重新呈现这本俄罗斯文学的宏大著作。
《彼得堡》是一部象征主义长篇巨著。别雷在小说中展现出的独特的艺术画面既是现实的又是非
现实的,既有时空上的明确性又有朦胧模糊的不确定性,甚至具有融合东西方矛盾的广阔内涵,极具象征性。
早期意识流小说的经典。别雷被列入与卡夫卡、乔伊斯和普鲁斯特并列的世界小说史上意识流小说鼻祖之一。小说中占据主要位置的是主人公大量的回忆、想象和内心独白,外部现实则是通过主人公的意识折射出来的,而主人公的意识又往往是直觉的、跳跃的、虚妄的。《彼得堡》中洋溢着作者丰盈的想象力和转瞬跳跃的意识流动,作家本人自称“不妨可以把这部长篇小说称作‘大脑的游戏’”,当然,也是读者的“阅读的历险”。
《彼得堡》与《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变形记》一起被列为纳博科夫欣赏的20世纪西方
四大名著。别雷作为白银时代富有代表性的作家,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世纪之交俄国文学的主要特征——继承与创新。他的《彼得堡》以主题的独特和文体的新奇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小说创作规则的一次革新性实践。
在西方,安德列•别雷被看作是20世纪俄国小说家中杰出的天才。著名小说家纳博科夫更是将安德列•别雷重要的作品《彼得堡》与西方的另外三部划时代作品——《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变形记》一起,列为他欣赏的20世纪西方四大名著。
《彼得堡》凭借丰盈的想象和跳跃的意识流描写,再现了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彼得堡十天里所发生的故事。在宏大的背景下,工厂罢工、游行、暗杀频频上演,平民与贵族、革命党人与奸细密探轮番登场。不按时序构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意识活动,共同绘织出一幅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末期的多重奏图景。在作者笔下,“彼得堡”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地理概念,它联结着俄国的历史与未来,成为东方和西方“两个敌对世界的交接点”,具有世界规模的象征性。
第一章
讲一位可敬的人,他的智力游戏及存在的飘忽无定性
曾经有过一个可怕的时候,
对它的回忆还很新鲜……
我的朋友啊,让我为你们
来讲讲当时的事件———
我讲的故事将十分悲惨。
亚历山大·普希金
阿波罗·阿波罗诺维奇·阿勃列乌霍夫
阿波罗·阿波罗诺维奇·阿勃列乌霍夫出身于一个相当受人尊敬的家庭: 他最早的祖先是亚当。可这不是主要的,更加无比重要的,在于他高贵的直接的祖先是闪,也就是闪米特族、赫梯族和红皮肤种族的老祖宗本人。
这里,我们还是转到那些不那么遥远的古老祖先上来吧。
这些祖先原本(好像是)生活在吉尔吉斯卡依萨茨汗国安娜·伊万诺夫娜女皇执政时,参政员的高祖阿勃拉依亲王从那儿到这里来忘我地为俄罗斯帝国效忠,他在接受基督教洗礼时取名安德列,外号乌霍夫。关于他深远的蒙古族血统,俄罗斯帝国徽章图册就是这么记载的。为简单起见,阿勃拉依乌霍夫后来就干脆成了阿
勃列乌霍夫。
据说,这位高祖便是他们家族的起源。
……
身穿带金丝饰纽的灰色服装的仆人,用粉扑把书桌上的尘埃抹掉;头戴尖顶帽的厨师往开着的门里探了一眼。
“你看,他自己起来了……”
“正抹香水呢,快要来喝咖啡了……”
“清早信差来了,老爷好像有信———期班牙寄来的:贴着期班牙邮票。”
“瞧我对您说什么来着,您最好少去管那些信……”
“就是说,安娜·彼得罗夫娜……”
“啊———就是说……”
“是啊,我只是随便这么……关我———什么事,什么也没有……”
厨师的脑袋突然不见了。阿波罗·阿波罗诺维奇·阿勃列乌
霍夫得意扬扬地走进书房。
……
放在桌面上的一支铅笔引起了阿波罗·阿波罗诺维奇的好奇心。阿波罗·阿波罗诺维奇打定主意: 使铅笔尖变得更细。他快步走到桌子跟前,并抓起……吸墨器,他深深地沉思着,拿着它在手里转了好久,直到想到手里拿的是吸墨器而不是铅笔。
他显得漫不经心,因为那一瞬间有个深刻的思想突然浮现在眼前。而就在当时,在非上班时间,那思想一直在奔驰向前(阿波罗·阿波罗诺维奇急着要到机关去)。他死的当年该按时出版的《日记》,又多了一小页。
阿波罗·阿波罗诺维奇很快地记下已经展开的思想进程;记下这进程后,他想:“该上班去了。”于是到餐厅去喝他的咖啡。
事先他好像有点不高兴,固执地询问老仆人:
“尼古拉·阿波罗诺维奇起来了吗?”
“没有,还不曾起来……”
阿波罗·阿波罗诺维奇不满意地抹了一下鼻梁:
“哎哎……告诉我,究竟什么时候———告诉我———这么说吧,尼古拉·阿波罗诺维奇他……”
“他起床稍稍晚一点……”
“怎么个稍稍晚一点,啊?”
没有等到回答,他当时便看了看表,神气地迈步去喝咖啡。
正好是九点半。
十点钟,他老人家上机关去了。尼古拉·阿波罗诺维奇,一个少年,通常起床是在———两小时之后。每天早晨,参政员都要打听一遍尼古拉起床的时间。而且,每天早晨他都要皱一次眉头。
尼古拉·阿波罗诺维奇是参政员的儿子。
一句话,他是一个机构的首脑……
阿波罗·阿波罗诺维奇·阿勃列乌霍夫以英勇、忘我的行为出名,不止一颗星落在他绣金丝的胸前: 斯坦尼斯拉夫的和安娜的,以及甚至———甚至一只白鹰。
勋章带,他佩戴的是蓝色的勋章带。
而不久前,从那个凝聚着爱国主义感情的朱红漆小盒子里又放射出钻石证章的光芒,也就是勋章: 一枚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
在此再现的这个已经不存在的人,他原来的社会地位怎么样?
我看这个问题提得十分不妥。阿勃列乌霍夫经常发表精彩、冗长的演说,因此整个俄国都知道他;这些演说不是爆炸性的,它们只明显而悄悄地给敌对的党派施放某种毒药,从而使那个党派对自己的提案作出让步。自从阿勃列乌霍夫被安置到重要的岗位上以后,第九局便闲着无事可干了。为了促使俄国引进美国的打捆机,阿波罗·阿波罗诺维奇在必要时用书面形式发表演说,同第九局进行了顽强的斗争(该局不赞成引进)。参政员的演说迅速传遍所有地
区和省,其中有的地区和省的面积不小于德国。
阿波罗·阿波罗诺维奇是一个机构的首脑: 嗯,那个……怎么称呼来着?
一句话,是个想必你们大家都知道的机构的首脑。
如果把我们这位尊敬的活动家的干瘦和极其难看的外貌同他主管的那架无限庞大的机器相比,人们也许会天真地惊讶得一愣一愣的。可是瞧吧———所有的人绝对都对这个脑袋迸发出的智力感到吃惊,它反对整个俄国,反对政府的大多数部门,只有一个机构例外。不过这个机构的首脑,受命运的支配,默默地躺在棺材里已经快两年了。
我们这位参政员刚满六十八岁;他那张苍白的脸使人想起灰色的吸墨器(在得意的时候),或———像一张韧性很强的制型纸(在空闲的时候);参政员劳累时,那双嵌入深绿色凹眶里的石头般的眼睛看上去是蓝色的,而且很大。
照个人看,我们还得说一句: 当看到在熊熊燃烧的俄罗斯血红的背景上是自己的两只完全绿色的和被无限夸大的耳朵时,阿波罗·阿波罗诺维奇竟毫不在乎。不久前,画面上出现的他便是这样———在“犹太佬的”一份幽默杂志的卷首页上;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血红封面的小刊物在那些日子里以惊人的速度增多了……
原编者的话/003
开场白/006
第一章 讲一位可敬的人,他的智力游戏及存在的飘忽无定性/009
第二章 讲一次会引起种种后果的约会/091
第三章 讲尼古拉·阿波罗诺维奇·阿勃列乌霍夫怎么为一个想法陷入窘境/175
第四章 在这里,叙述的线索中断了/238
第五章 讲鼻子边上有个赘疣的先生及一个内容可怕的沙丁鱼罐头盒/342
第六章 讲灰蒙蒙的一天发生的事件/411
第七章 又名: 灰蒙蒙一天发生的事件仍在继续/540
第八章 也是最后的一章/674
尾 声/726
译后记/732
以新的方式使文学回归俄罗斯文学的伟大主题。他的创作与俄罗斯的命运、俄罗斯心灵的命运息息相关。
——别尔嘉耶夫
没有安德列•别雷的创新手法,就难以理解20世纪欧洲文学中像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加缪和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及普鲁斯特部分作品等重要文学现象的产生。
——多尔戈波洛夫
别雷影响着所有的人,他犹如劫数一般悬置在所有人的头顶之上,欲从这一劫数那儿走开,乃是谁也不可能的。
——巴赫金
《彼得堡》在俄罗斯文学中一部同时表现了东方和西方,也就是表现了全世界的作品。
——利哈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