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一章
好东西卖不上好价格的原因概述
卖不出去的好大米 > 006
怀璧其罪的优质特色农产品 > 010
长尾市场规模不经济 > 018
供应链的集聚效应错配长尾产品 > 024
中国农业亟须数字化转型 > 029
农业的供给侧改革之路 > 034
向生态农业转型,提高农业生产者地位 > 037
第二章
区块链,数字农业的关键入口
从传播学角度看区块链 > 044
比特币的启发 > 049
区块链的技术概述 > 053
区块链是我国生态农业弯道超车的关键技术 > 061
农业区块链的商业实践 > 065
多方取证和确权 > 071
区块链溯源联盟链的治理共识 > 075
时间戳基础上的信用主体 > 079
关于通证(Token)的概念 > 084
2030年农业信用生态畅想 > 087
第三章
初级农产品监管和数字标签的使用
《食品安全法》不要求初级农产品贴标 > 094
区块链数字标签的作用 > 097
区块链溯源码的技术细节 > 100
区块链对分段管理的协同效应 > 103
建立终端消费者的信用账号 > 106
全生态信用主体共同监管 > 109
第四章
订单农业和数字经济学
农产品的供需失衡 > 115
数字经济学调配供需 > 118
当前的数字农业尝试 > 123
未来订单农业的数字化生存 > 126
区块链通证(Token)在长尾订单领域的应用 > 130
数字经济学 > 133
农业合作社的关键作用 > 136
第五章
专题:茶,道地中药材
茶 > 143
茶的分类和行业悖论 > 144
价值多元化的茶道区块链背后的技术支持 > 148
经济茶背后的茶道文化认同 > 152
道地中药材 > 156
道地药材不地道 > 157
道地药材的发展悖论 > 159
区块链技术系统任重而道远 > 162
第六章
基于区块链的个性化食材匹配
个性化的数字定义 > 172
IT的算法推荐介绍 > 175
两个区块链数据库的匹配 > 177
个性化食材的共识机制:食谱 > 180
个性化食材的数字共识 > 183
第七章
契约农业和最美乡村
提高农民素质 > 190
数字农业合作社 > 195
合作社的治理结构 > 198
生态农业和生态文明 > 201
参考文献 > 20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