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二十世纪蕞伟大蕞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一个风靡世界的文化符号。入选《时代》“史上百佳小说”,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全球不完全统计已再版300余次。仅英语版就再版了39次。在世界文学史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 所谓垮掉,不是颓废,而是反抗桎梏勇气、追求真我的执着,以及沉浸浪漫的喜悦。作品中的精神内核影响了其后六十年美国以及世界——启发了包括托马斯品钦等在内的文学大师,激发了无数摇滚音乐人的创作热情,奠定了公路电影的基石。不仅是西方世界,国内的民谣、摇滚、文学、以及电影也对其推崇备至。抵抗平庸,才是创造力真正的源泉。
3. 它不仅是一部简单意义上的小说,还是一部自我心灵探索史,一幅瑰丽的社会画卷,一部哲学对谈录。作者采用即兴式自发性的技巧进行写作——思绪自然流动,真挚而充满诗意。
4. 选取的是著名的译者何颖怡的版本。何颖怡不仅是一名出色的译者,同时也是相关领域著名的学者,她不仅纠正了以往译本中的错误,还为此次的译文添加了大量的文化注释,帮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和那个时代。
萨尔是位对文学、爵士乐和女人都充满好奇与热情的年轻作家,时常和纽约的朋友们一起谈论哲学、文艺与创作。富于热情与野性的迪安突然闯入这个圈子,此时萨尔的生活正面临转折,于是他决定追随迪安“在路上”的步伐,去实现自己去往西部的梦想。
小说以萨尔的视角讲述了他和迪安等人四次横跨美国大陆的公路旅行。在混乱而亢奋、真挚而疯狂的旅程中,他们结识了流浪汉、农民、工人、少数族裔。这些人同样身处“黄金时代”,应许的“美国梦”却被淹没在幻想与泡沫中。萨尔与迪安纵情于爵士乐和性爱,开启了通往体验生命以及无限可能的那扇大门。他们尽情地燃烧自我与探索世界,追寻生命的真义和灵魂的自由。
本书是凯鲁亚克的自传体小说。1951年,年近三十的凯鲁亚克于短短三周之内,在一幅三十多米的卷轴上一气呵成写完此书。在屡遭退稿后,经他自己六度修改的《在路上》终于在1957年正式出版。其后,此书轰动美国并风靡世界,成为历久弥新的文学经典。凯鲁亚克也被奉为新世代的精神教主,鼓舞着无数年轻人循着他的足迹找寻人生真义。
初识迪安是在我跟妻子分手不久后。那时我大病初愈。关于那场病,我不想多说,只能说跟痛苦疲惫的离婚以及万念俱灰的心境有关。迪安?莫里亚蒂的出现,开启了我生命中可以称之为“在路上”的篇章。在此之前,我虽然常梦想前往西部,看看这个国家,但都只是些空泛的计划,从未真正成行。迪安是浪迹公路的最佳伙伴,因为他就诞生在路上——那是1926年,他的父母正开着辆破旧的汽车途经盐湖城前往洛杉矶。有关迪安此号人物,最早是查德?吉恩告诉我的,他让我看几封迪安从新墨西哥州管教所写给他的信。那些信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因为信中迪安语气天真甜蜜,请求查德把他所知道的关于尼采和各种有趣知识教给自己。有一次,我和卡罗尔两人聊到那些信,还在想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认识这个奇怪的迪安?莫里亚蒂。那是多年前的事了,那时的迪安不是现在的模样,还只是监狱里某个神秘的毛头小子。接着消息传来,迪安出了管教所,将首度前来纽约;还听说他跟一个叫玛丽露的女孩结婚了。
我在校园闲逛,查德与蒂姆?格雷说迪安住进哈莱姆区东边西班牙裔区的一栋冷水公寓 ,前一晚到的,这是他第一次来纽约,带着漂亮泼辣的小妞玛丽露。他俩搭灰狗长途公共汽车,在五十街下车,转过街角找地方吃东西时,一眼就瞧见赫克托自助餐馆。此后它就成为迪安心目中纽约的一大象征。两人在那儿买了奶油泡芙跟漂亮的糖霜大蛋糕。
迪安总跟玛丽露说:“亲爱的,我们总算到了纽约。虽然当初我们途经密苏里时,我没能跟你详述我心中的诸种想法,尤其是路过布恩维尔管教所时,我想起自己进出牢狱的麻烦事。但是眼下我们有必要把那些个人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暂搁一旁,好好考虑一下今后的谋生之计……”如此滔滔不绝,便是早年迪安的说话方式。
我跟哥们儿前往冷水公寓,迪安只穿着短裤前来应门,玛丽露连忙从沙发上弹起。迪安打发公寓主人去厨房,也许是让她去煮咖啡,而他则开始谈他的性爱问题,因为性是他生命里唯一神圣且重要的事,虽然他还得骂骂咧咧地卖力讨生活,等等。从他站在那儿的模样,你可揣摩他打拼生活不易,他总是边听话边点头,目光下垂,好像年轻拳击手在听训,并且不断附和“对,对”与“明白,明白”,令你觉得他句句入耳。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像年轻时代的吉恩?奥特里 ——细瘦、窄臀、蓝眼,操一口道地的俄克拉何马州的口音——是个留着大鬓角、奔驰于覆雪西部的英雄。其实,迪安在跟玛丽露结婚,来到东部之前,才在科罗拉多州的埃德?沃尔牧场打过工。玛丽露是漂亮的金发妞,满头鬈发像一大片金色海浪。她坐在沙发一角,双手搁在大腿上,乡气未脱的迷蒙蓝色眼睛瞪得大大的,因为她在西部家乡时就听闻过纽约有一种条件极差的灰暗公寓,现在她就像莫迪里阿尼 画笔下那些超现实主义的女人,体态颀长,神色憔悴,置身于一个庄重的房间。玛丽露看上去是个甜美的女孩,但其实相当愚蠢,颇能干些骇人听闻的事。那晚我们喝啤酒、比腕力,清谈到天亮。早上我们在灰暗的天光中呆坐着,抽烟灰缸里的烟蒂。迪安突然起身,不安地踱着步,若有所思,然后决定是该玛丽露做早饭和扫地的时间了。“换言之,亲爱的,我们得行动起来。我的意思是,否则我们会意志动摇,得不到真正的知识,或者无法落实计划。”之后,我就走了。
接下来那个星期,迪安向查德吐露,他绝对得跟查德学习如何写作;查德说我是作家,迪安应该来跟我请教。那时,迪安刚找到一份停车场的工作,跟玛丽露在他们的霍博肯公寓大吵了一架——天晓得他们为何住到那里去——玛丽露气得抓狂,心底决计要报复,于是她报了警,歇斯底里地捏造了一个罪名,迪安只好逃出霍博肯。他没地方落脚,奔来新泽西州帕特森我姑妈的住处找我。那晚,我正在看书,听到敲门声,开门只见迪安就站在黑暗的门厅里,弯着腰,卑屈地蹭着脚,对我说:“嘿,还记得我吗——迪安·莫里亚蒂?我是来向你请教如何写作的。”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在注意力变得支离破碎、敏锐性开始钝化的年代,如果说一件真正的艺术品的面世具有重大意义,那么该书的出版就是一个历史事件。
——《纽约时报》
真诚而充满诗意,唯有大声朗读出来,才能真正领略其中美妙的节奏感。
——《独立报》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公路之王,他改变和塑造了他以后的美国文化和青年群体。
——《卫报》
一如所有伟大的小说,《在路上》的内核是复杂深刻的,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或不同的境遇下读,都会有新的感受和体验。
——《洛杉矶时报》
《在路上》是一部能和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比肩的文学经典,是对自由奥义的探索以及“美国梦”所许诺的一切的挑战。
——安·查特斯
我在1959年读到了这本书,它改变了我的一生,正如它改变了其他人的一样。
——鲍勃·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