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危机到危机:全球金融体系及其规制之失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069812
  • 作      者:
    (澳)罗斯·巴克利,(美)道格拉斯·阿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分别从国际金融体系的历史、1982年拉美和非洲的债务危机、1989年到1994年布雷迪计划、1997年亚洲经济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金融体系、2001年的阿根廷大骚乱、关于债务减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国际上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危机后的国际金融监管、多德-弗兰克法案:美国的立法应对措施、发展中国家的管理措施、全球措施:国家资产负债结构、全球性措施:银行特别税和金融交易税、全球性措施:主权国家破产制度、全球性措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前方的路十七个方面对国际金融体系及其规制进行分析和论述。
展开
目录
出版说明
中文版前言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全球金融体系之历史
1.1 历史回顾
1.2 布雷顿森林体系
1.2.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压力
1.2.2 布雷顿森林汇率体系的垮塌
1.2.3 金融合作
1.2.4 全球金融危机之初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2.5 全球金融危机之初的世界银行
1.2.6 全球金融危机之初的世界贸易组织
1.3 当今全球化的金融体系

第二章 1982年的拉美和非洲债务危机
2.1 1982年的债务危机
2.2 20世纪70年代的贷款:来源与目的地
2.2.1 贷款人
2.2.2 借款人
2.3 拉美和非洲债务危机的根源
2.3.1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资金循环
2.3.2 银行行为
2.3.2.1 时间使人忽视历史
2.3.2.2 银行经验不足
2.3.2.3 银行利润与市场份额
2.3.2.4 银行家们的职业晋升
2.3.2.5 债务国强劲的经济增长
2.3.2.6 银团贷款
2.3.2.7 浮动利率
2.3.2.8 美国银行在国内的地位
2.3.3 债务国的政策
2.3.3.1 庞大的财政赤字
2.3.3.2 高估的汇率
2.3.3.3 反出口的贸易体制
2.3.3.4 资本外流
2.3.3.5 腐败
2.3.4 外部因素
2.3.4.1 利率升高
2.3.4.2 不利的汇率变动
2.3.4.3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2.3.4.4 全球经济衰退
2.3.4.5 石油美元的再循环停止
2.3.4.6 外部因素总结

第三章 1989-1994年的布雷迪计划
3.1 布雷迪计划的背景
3.2 贝克计划

第四章 1997年的亚洲金融和经济危机
第五章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金融体系:1998—2008
第六章 2001年阿根廷的崩溃
第七章 债务减免的故事
第八章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第九章 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国际应对
第十章 危机后的国际金融监管
第十一章 多德一弗兰克法案:美国的立法应对
第十二章 发展中国家的监管措施
第十三章 全球措施:国家资产负债结构
第十四章 全球性措施:银行特别税和金融交易税
第十五章 全球性措施:主权国家破产制度
第十六章 全球性措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
第十七章 未来之路
参考文献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