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走进倍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33471
  • 作      者:
    王春平, 陈江兵编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倍磊古村是义乌一个批准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倍磊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古迹众多,民风淳朴。倍磊历史上也是金华、义乌、东阳、永康、武义的交通要衢,所以又是形成了一个商业重镇。倍磊街商业形成于明代,繁华于清、民国,更是义乌南乡的火腿、黄酒、红糖重要产地。由于富商大贾众多,倍磊的古建筑文化也大放异彩。“十七祠堂十八庙”、“千口烟灶”的民谣就是解说。以仪性堂为代表的一大批古建筑熠熠生辉。
  倍磊不但有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和古建牌坊。这里的民俗风情也是别有韵味,轶闻传说也特色鲜明,美食小吃也远近闻名。总之,倍磊古村是一本说不完的书,是一个探不尽秘的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和文化,又有着无比发展潜力的古村落。
  《义乌丛书:走进倍磊》对倍磊古村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展开
精彩书摘
  《义乌丛书:走进倍磊》:
  戎关万里寄乡愁
  明太祖朱元璋绝对不会想到自己打下的一统江山,会在二百年以后遇上这么大的麻烦,形成了朝廷最大的心腹大患。明嘉靖年间,一批来自日本的失意武士和浪人,还有两地的不法商人及游兵散勇,几股势力汇集在一起,相互勾结,相互利用,抱团形成了一支极其凶残极度贪婪的海盗集团——倭寇。他们武器精良,训练有素,舰船先进,不时地横行骚扰于东南沿海地区和各岛屿,进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民不聊生,国无宁日。
  征讨倭寇的重任就落到了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肩上,也因此注定与义乌倍磊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倍磊村边的义乌江水潺潺,明月依旧,却不见了当年的船歌帆影。在一个朝代终结以后,人们还是把先祖的血性和如烟旧梦融进当今乡民们的精神里。忘不了那一个夏天,八保山上的那一场“群架”,打出了倍磊人的霸气,打出了倍磊人的威风。永康盐商施文六纠集多人到八保山开矿寻宝,自恃人多势众,目中无人。被陈大成、宋廿六等族人探知,便召集一帮族人前往阻止,双方互不相让,发生了激烈的械斗,历时半年之久,死伤近千人。这一架打得刀光剑影,打得酣畅淋漓,最后倍磊人以男人的气概和血性捍卫了家族的利益和荣誉,也把这种剽悍和骁勇灌注到了每个倍磊人的心里去了。
  到了嘉靖时期,倭患已愈演愈烈,危及到了大明皇朝的国家安全,国难当头,现在戚继光奉命到义乌募兵来了。青山作证,一个尚能为家族的权属奋不顾身的人,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面前更显得大彻大悟义无反顾了。
  戚继光看重的就是这一点,经过一番磨合和坦诚交流,戚继光和陈大成就有了某种默契,于1559年第一次在倍磊招募了九百多名(义乌共招4000人)的精悍汉子,跟随着前方飘扬的那面“戚”字大旗,他们告别了父老妻儿,第一次离开了生养他们的这片土地。民族的气节,让他们仇恨着那些不请自来的强盗,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他们的心里明白,此去一别,前面必然有无数场恶战在等待他们,他们要共同经历和面对惨烈的腥风血雨,要承受无尽的思乡愁苦。从此,他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一义乌兵。这时,乡野的荠菜花开了!
  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的五年时间里,戚继光在义乌各地募兵26000人。态度逐渐变成了习惯,有了这个来自家乡的英雄群体,就有了以后的精彩故事,有了丰满的英雄群像。我们现在再回过头来仰视他们的时候,仍然有着凝重的敬意。
  是中原大地上的狼烟烽火炼就了义乌兵的钢筋铁骨,他们东征剿倭、北疆戍卫、援朝抗倭,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消磨在茫茫的征尘里,有许多还留在了异乡。嘉靖四十年四月,倭寇侵犯台州花街,戚继光率新招的义乌兵迎战,首战告捷,接着又九战九捷。后再次转战福建、江西等地,为抗倭屡建奇功;明隆庆年间,为维护北方地区的安宁,义乌兵又移师长城脚下,修筑蓟北长城,镇守马兰峪关隘,城砖上滴洒着义乌兵的汗水,老龙头经受着海浪的撞击。明万历年问,义乌兵又东援朝鲜夏天,八保山上的那一场“群架”,打出了倍磊人的霸气,打出了倍磊人的威风。永康盐商施文六纠集多人到八保山开矿寻宝,自恃人多势众,目中无人。被陈大成、宋廿六等族人探知,便召集一帮族人前往阻止,双方互不相让,发生了激烈的械斗,历时半年之久,死伤近千人。这一架打得刀光剑影,打得酣畅淋漓,最后倍磊人以男人的气概和血性捍卫了家族的利益和荣誉,也把这种剽悍和骁勇灌注到了每个倍磊人的心里去了。
  到了嘉靖时期,倭患已愈演愈烈,危及到了大明皇朝的国家安全,国难当头,现在戚继光奉命到义乌募兵来了。青山作证,一个尚能为家族的权属奋不顾身的人,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面前更显得大彻大悟义无反顾了。
  戚继光看重的就是这一点,经过一番磨合和坦诚交流,戚继光和陈大成就有了某种默契,于1559年第一次在倍磊招募了九百多名(义乌共招4000人)的精悍汉子,跟随着前方飘扬的那面“戚”字大旗,他们告别了父老妻儿,第一次离开了生养他们的这片土地。民族的气节,让他们仇恨着那些不请自来的强盗,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他们的心里明白,此去一别,前面必然有无数场恶战在等待他们,他们要共同经历和面对惨烈的腥风血雨,要承受无尽的思乡愁苦。从此,他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一义乌兵。这时,乡野的荠菜花开了!
  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的五年时间里,戚继光在义乌各地募兵26000人。态度逐渐变成了习惯,有了这个来自家乡的英雄群体,就有了以后的精彩故事,有了丰满的英雄群像。我们现在再回过头来仰视他们的时候,仍然有着凝重的敬意。
  是中原大地上的狼烟烽火炼就了义乌兵的钢筋铁骨,他们东征剿倭、北疆戍卫、援朝抗倭,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消磨在茫茫的征尘里,有许多还留在了异乡。嘉靖四十年四月,倭寇侵犯台州花街,戚继光率新招的义乌兵迎战,首战告捷,接着又九战九捷。后再次转战福建、江西等地,为抗倭屡建奇功;明隆庆年间,为维护北方地区的安宁,义乌兵又移师长城脚下,修筑蓟北长城,镇守马兰峪关隘,城砖上滴洒着义乌兵的汗水,老龙头经受着海浪的撞击。明万历年间,义乌兵又东援朝鲜抗日,被朝鲜国王称为“剑阁精兵”。从倍磊走出的这么多优秀儿郎,很快就成了戚家军的中坚力量,有些成了戚继光手下的得力名将:陈大成、陈子銮、陈禄、陈蚕、陈文澄、陈九霄、陈彦才、陈彦奎、陈茂义、陈大绅……担任将校武官的就有50余人,其中有将军衔的6人,指挥使1人,都司1人,守备2人,把总17人,千总17人,中军官3人,巡司、校尉、指挥司各1人。倍磊的先贤后裔曾用“簪缨代有”“佩符拥旌者相望边镇”的词句来描述当年倍磊的子弟兵在军中的盛况。在数万之众的兵卒中,更多的人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眼望着蓝天,面朝乡合故土倒在了疆场上,或者客死他乡,成了我们永远怀念的兄弟。
  是义乌兵的元素加深了倍磊街历史文化内涵的厚重,它和商贸文化、古建筑文化一起,构成了倍磊街一种立体的江南古村落的影像效果。今天我们全方位地破解乡村的密码,寻找乡村的记忆,使被岁月风尘蒙盖的历史变得更为清晰。
  当年脱下战袍卸职还乡的陈禄乘着一叶扁舟,依仗鼓鼓的风帆推助,立于船头,一路风清水秀,慷慨万千。当船至半月湾码头,终于回到了梦寐以求的故乡,一个在战场上没有皱过一下眉头的乌伤汉子,流下了一泓热泪。夕阳下,默默地朝自己的老屋走去,象一个从自家菜园里刈菜起炊的老农。
  从倍磊街走出去的戚家军义乌兵,在为民族利益的厮杀中详尽地诠释了“义乌精神”。村文化礼堂最显眼的位置上,是他们当年风貌的再现。
  ……
展开
目录
总序

历史沿革
文脉如织的倍磊

虎将雄兵
戎关万里寄乡愁
天将虎臣陈大成
文韬武略陈子銮
薄功重义话陈禄
鲲鹏展翅陈九霄
域外骁将数陈蚕
将中储英陈文澄

古建遗韵
报本祠
九如公祠
仪性堂
九思堂
敬修堂及堂主墓
三多堂
敬慎堂
懋敬堂
大房厅
致和堂
简能堂
存仪堂
效顺堂
陈兴志民居
龙王庙
街心殿
旌烈石牌坊
倍磊古井

倍磊商埠
倍磊街市口
观音堂米行
沿街茶馆店
酒肆、客栈及饭馆
远去的铁店
赌场

古村遗风
饱经沧桑大宗祠
烟云十景留胜迹
双溪六石汇玉流
五桥四枧把门守
十七祠堂十八殿
胡公宝殿佑一方
街心主轴显峥嵘
增光焕彩永镇寺
风鼓江帆倍磊埠
八宝山上奇闻多

故乡情怀
倍磊古街的记忆
我的故乡倍磊街
回味倍磊街
倍磊古街的儿时回忆
独特布局的古村一倍磊街
回忆儿时的祭谱与祭祖
黎明前,教室里亮起的那盏盏煤油灯
家乡美

民俗风情
金秋十月话斗牛
群龙狂舞庆丰年
铜锣撞响励后人
倍磊拳头扬美名
巧手舞狮滚绣球
观音堂前唱大戏
麦糊饼圆六月六

轶闻传说
落山飞凤
叶炼师传奇
飞凤山的传说
天葬的传说
九思堂的传说
陈禄的传说
陈禄的飞鱼衣
三千义乌兵
痛歼倭寇狼
田心比倍磊
水阁厅堂藏玄机
太公乘兴征佳对

美食特产
火腿
红糖
牛肉
土馄饨
荞麦角
油煎倮
手工打年糕

文史资料
倍磊十景诗等
贺大成公捍衢元勋荣膺台奖序
大成公六秩寿序
陈大成墓志铭
禧十四公祭文
祭大成公文
三屯营守备禧五十五讳纯官名子銮公序
祭陈守备
雨川陈将军宽田提调序
天福公陈禄提调宽田序
见塘公陈蚕之墙子岭提调序
赠见塘陈公任南兵游帅序
赠见塘陈将军东征序
朝鲜士民颂大将军见塘陈公德政碑
见塘公陈蚕墓志铭
陈公九霄署天津都督事序
河南都司陈九霄公传
文澄公提戎大水峪序
宝峰公荣擢三屯辎重游府序
赠浙江左府游击将军宝峰公叙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