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伦理文化研究丛书:<春秋左传>所见周代重大礼制问题研究》:
《左传》昭公七年,卫襄公去世,晋国有关官员意识到,如果这个时候晋国抓住机会,主动派遣使者对卫国公室进行吊恤,肯定会改善晋、卫两国的政治关系。这位官员向范宣子陈述道:此前卫国发生内乱,晋国不能主持正义而偏袒叛臣,不仅得罪了卫国上下,而且在诸侯当中丧失了威信,死丧之事最容易牵动同姓兄弟的感情,卫国国君去世,晋国如果不主动前往吊恤,难道对异姓之国的丧葬之事还会吊恤吗?如果对他国国君的丧葬之事不行吊恤之礼,那么其他诸侯必然不会归附晋国。卫国也会因此而背叛晋国,晋国在邦交上势必会势单力孤,影响力下降。这位官员向范宣子陈述了对卫国行吊恤之礼的重要性,也深深地打动了范宣子,范宣子又向执政大臣韩宣子陈述利害,晋国最终派遣范宣子前往卫国进行吊恤,晋卫两国的关系也因此得以改善。
无独有偶,吊恤之礼也为鲁国和杞国关系的改善提供了机会。《左传》昭公六年春王月,“杞文公卒。吊如同盟,礼也。”杜预注:“鲁怨杞因晋取其田,而今不废丧纪,故礼之。”
相反,诸侯国发生灾害,邻邦不行吊恤之礼,这不仅不利于和他国建立良好的邦交关系,甚至还会恶化与他国的关系,有的小国因不及时对大国行吊恤之礼还会遭到军事报复,导致亡国的命运。譬如《左传》昭公十八年,宋、卫、陈、郑四国同时遭受了火灾,面对火灾,郑、宋、卫三国积极组织国人救灾,并且将本国受灾的情况通报给其他国家。同样遭受了火灾,但是,“陈不救火”,作为邻邦小国,“许不吊灾”,因此,《左传》预言“君子是以知陈许之先亡也”。果然,《左传》哀公十七年,楚灭陈,定公六年,郑灭许,许国的灭亡,与它对当初发生大火之灾的郑国没有行吊恤之礼有因果关系。因此,有学者指出:“恤礼、袷礼是分封制时代亲睦友邦、巩固团结的重要手段。”①其中虽未提到吊礼,其意一也。
(四)诸侯国的有些吊恤之礼纯粹属于一种外交仪式
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吊恤之礼,有的仅仅是一场精神层面的慰问活动,对于罹难国的困境根本起不到改变作用,有的吊恤活动甚至连精神安慰的作用也起不到,仅仅是礼节性质的。譬如《左传》哀公十三年,越国包围了吴国,作为吴国军事同盟的晋国,由于力不从心,没有能力营救吴国,执政赵无恤仅仅派遣自己的家臣楚隆前往吴国吊恤。虽说楚隆的吊恤是表示对吴国的同情,其实是向吴王解释晋国没有出兵营救,履行盟友职责的原因。晋国的吊恤活动对吴王的精神没有起到任何慰藉作用,相反,这次吊恤对深陷绝境的吴王无异于致命的一击。晋国使者楚隆见到吴王之后,吴王曾经哀叹:“勾践将生忧寡人,寡人死之不得。”这是他从吊恤使者的口中得知晋国不能出兵救吴,吴国必亡,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的悲惨结局发出的哀鸣。晋国大臣史黯曾经预言不及40年,吴当亡。晋国吊恤使臣的到来,使得吴王失去了垂死挣扎的勇气,也印证了史黯的预言。绝望当中的吴王忽然感觉史黯有如人间神明,他禁不住对吊恤使者发问:“溺人必笑,史黯何以得为君子?”即他询问史黯当初是如何料事如神,做出这样的预言的。当然,虽然晋国的吊恤之礼对于困境当中的吴国没有起到任何积极意义,但是,楚隆的吊恤之礼,足以说明当时的诸侯国还是非常看重盟会时缔结的盟约精神的,即使晋国力不从心,无法按照原来黄池之会的精神在军事上对吴国给予援助,但是,一定要派遣使者前往吴国将自己不能履行盟约精神的原因当面告知吴王夫差,这说明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仍然十分看重信用和承诺,讲究道义,这是这一时期贵族精神的充分体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