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曼妙“菱窠”:李劼人及其“成都清明上河图”秘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0092244
  • 作      者:
    章夫,谭锐著
  • 出 版 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章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协全委会委员,著有人文地理随笔集《窄门:宽巷子·窄巷子,古蜀成都的两根脐带》、《少城:一座千年城池的人文胎记》、《造山运动,造出一个天府之国》等近10部。主编有“成都魂书系”,参与主编有“文化天府书系”等。长篇报告文学《邓小平故居留言簿》获中国图书奖,长篇纪实文学《天下客家》(合著)获成都市第六届“五个一工程”一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曼妙菱窠:李劼人及其“成都清明上河图”秘境》是一套成都文化小丛书。从成都的水(《濯锦之水》)到成都的标志地盐市口(《天府之“盐”》),再到成都的文化坐标菱窠——李劼人故居(《曼妙菱窠》),从历史穿透到现实,全方位展示出成都的文化神韵。 《曼妙菱窠:李劼人及其“成都清明上河图”秘境》分为:菱窠怎样的一个“巢”、李劼人一生、李劼人的多重角色等六个章节,展示出成都的文化名人和名人文化的意境。
展开
精彩书摘
  《曼妙菱窠:李劼人及其“成都清明上河图”秘境》:
  道士门式样的大门虽然不大,门楣、瓦檐和门墩却在时时给走近这里的人们以某种暗示……这便是“菱窠”的“成都方位”。再走近些,木门两侧一副对联也逐渐清晰起来,上联是“极尽四时之所乐”,下联是“自成一家以立言”。仔细思忖,悟出此联恰到好处地概括了李劫人一生怡然自乐的情调,还有在文学上的杰出贡献。第一次慕名而来此地,带着几分崇敬与膜拜,一路上想象着“菱窠”的大致轮廓,应该是一处理想的读书品茗之所。那是一个春天的午后,各种鸟鸣虫叫声交织在一起,衬托出这里独有的幽静与淡雅。走近一看,很多东西都被“中国式景点”给包装起了,那种家居式的原始风貌渐渐消褪,如果不是那匾、那联,这里就是一处典型的川西民居。我当时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就好像误入一处民宅一样,让你不由自主地抬起腿脚,想退出来……进得大门:才见门岗和卖门票的地方。这些元素提醒你,你到了一处收费的旅游景点。实际点,我的内心世界里,告别了商业元素的外在浮华,只留下“川西民居”特色的“李劼人故居”。要纯粹而有魄力得多……虽然如此,初次进入,还是带着进入神圣殿堂之感,屏气凝神,缓缓走进院内,一片中国川西式园林尽收眼底。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菱窠,怎样的一个“巢”?
穿过浮华,一片川西式园林尽收眼底
这里喧嚣全无,俨然可以随意忘却的一个隐者
走近“菱窠”,走进李劼人笔下的人物内心
隐居“菱窠”,李劼人为何要“躲进小楼”
“家”字辈的李劼人,大半生没有一个真正的家
“劫人暂藏于菱窠”,一枚闲章的闲与不闲

第二章 成都,李劼人一生手不释卷的《圣经》
李劼人举手投足,其骨子里都是成都的味道
《大波》似一座高峰,切断了李劼人的攀登路线
李劼人一生的文学梦都与清贫相依相偎
“文学梦”和“孔方兄”无情地透支着李劼人的青春
好友舒新城成了李劼人生命中的“救世主”
“大河三部曲”成就了壮年时期的李劼人

第三章 文学路上,李劼人多种角色负重前行
廉颇老矣,发出“最便宜产品是文章”之叹
生命倒计时,画出一个巨大的“!”
作家与市长,是耶非耶?
《大波》憾为中国文学“断臂的维纳斯”
市长与作家,祸兮福兮?
世界,何时破解“李劼人难题”?

第四章 如椽巨笔下的川菜活色生香
李劼人的文字,就是“菜谱中的菜谱”
成都人的味觉,多半寄托在各种小吃身上
成都人吃的精髓就在“苍蝇馆子”
“回锅肉”是四川人灵魂与味觉的原乡
“麻婆豆腐”的舞台就是川菜的舞台

第五章 特殊年代“李劼人式”的美食哲学
“小雅轩”堪称李劼人生命中的重要驿站
烹饪美厨和烹饪文字都讲究“本味主义”
困难年月,文人雅聚之经典趣闻
李劼人对“猪”和“猪肉”的“研究”入木三分

第六章 一幅浩渺的“成都清明上河图”
油画般的老成都就这样[活起来了]
学者般考究推出一成都信史
李劼人就是用平民视角讲述历史的[荷马]
茶馆是外地人看成都的一个绝佳窗口
麻将文化是成都人精神面貌的一个载体
李劼人,将自己融进成都的骨子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