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节日志.胡集书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239280
  • 作      者:
    周巍峙主编
  • 出 版 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加华,男,汉族,1978年2月出生于山东新泰。2000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0年7月至2006年1月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硕博连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分别为葛剑雄教授(博士阶段)与王建革教授(硕士阶段)。2006年4月起,就职于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现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农业史、乡村社会史与生态民俗学。
展开
内容介绍
  胡集书会,位于山东省惠民县城东南约二十五公里的胡集镇,是我国现存两大传统古书会之一。其由一系列程式活动与习俗规制所组成,基本程式为前节、正节与偏节,其中尤以正节为重要,每一节下又包含诸多相关活动。每年正月期间,新年一过,山东、河北等地说书艺人便纷至沓来,参加正月十二的卖场演出,胡集镇周边诸村落则纷纷派出代表前来雇请艺人回村表演,使胡集书会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民间曲艺交易盛会。胡集书会历史悠久,其产生与鲁北及传统中国浓厚的曲艺表演氛围与习俗传统紧密相关,并在其起源、发展过程中不断因应社会形势而历经变迁。作为一个民间曲艺交易盛会,胡集书会满足了胡集周边乡村民众的娱乐需求与民间说书艺人的技艺交流、情感认同等需要,同时亦对地方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节日志 胡集书会》:
  二、起源、发展与变迁
  胡集书会起源时间,前后有不同说法。据2005年8月惠民县文化局填写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胡集书会有300余年的历史。但近几年,无论是在胡集镇政府的官方文件、对外宣传材料及当地普通老百姓口中,则均为800年。至于胡集书会因何而起,亦存在多种说法:一是迁址说,元代初年为避战乱而由棣州城迁于胡集;二是竞争说,南方渔鼓艺人与北方落子艺人因正月十二在胡集说书而发生矛盾,相约来年再来此地一决高下,久而久之形成了书会;三是纪念老艺人说,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人于正月十一这天病逝于胡集,每年各地艺人赶来为其上坟烧纸,然后撂场说书,从而形成书会;四是自然形成说,每年正月十二胡家集开集时总会有大量说书艺人聚集于此,人们则为庆祝元宵节而请他们回村表演,久而久之形成胡集书会。
  胡集书会是民间说书艺人与胡集周边村落民众交互作用的结果,双方在长期的雇书、下村表演过程中,共同维持了胡集书会这一地区曲艺交易盛会的传承与发展。在1982年之前,这完全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对民间说书艺人来说,参加胡集书会不仅可以“挣大钱”,而且也是获取身份认同、加强艺人团结、交流技艺甚至扬名立万的重要平台,因此在艺人中形成了一种师父带徒弟、徒弟又带徒弟参加胡集书会的传统。对说书的极度热爱,则是促使周边村落雇请艺人回村表演的最主要动因。但对诸请书村落来说,雇请艺人回村又不仅仅是为满足民众娱乐需求,彰显村落实力、维护村落名声亦是重要原因。这促使广大请书村落年复一年地雇请艺人回村表演,从而使得胡集书会得以长期传承。
  在胡集书会兴起、发展的过程中,在流布范围上存在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这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请书村落分布范围,逐步从胡家集村周边向外扩展,仅据有限年代范围内所知,到清末民国时达于鼎盛,辐射于周边50多公里范围内;一是艺人来源地域范围,最初的艺人来源应该是主要集中于胡家集周边之地,其后随着胡集书会规模的日益扩大及对艺人价值意义的逐步增强,艺人的来源范围逐步扩充到鲁北、鲁西北、河北南部等地。不过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全国曲艺市场衰落的影响,在流布范围上胡集书会又呈现出一个逐步缩小的过程。
  从胡集书会产生到现在,大体经历了一个兴起、繁荣、衰落、再繁盛、再衰落的曲折起伏过程。由于无确切资料记载,早期胡集书会的情况已不可知,现只能根据艺人口述资料得知清末民国时期的些许信息。清末民初至抗日战争爆发前这段时间是胡集书会的鼎盛期,据老艺人讲,当时来参加书会的艺人多达四五百档。抗日战争爆发后,民不聊生,胡集书会开始呈现萧条之势,但并未中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到20世纪50年代初,胡集书会又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期,每年前来赶会的艺人大约维持在300档左右。 不过到了1958年,受“大跃进”的影响,胡集书会再次陷入低谷。由于村民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乱,导致说书的无法出来说书,雇书的没有条件雇书,同时作为书会依托的集市贸易也被取消,书会可以说完全中断了。随即又发生三年自然灾害,使胡集书会陷入历史最低谷。1961年,国家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开始逐步恢复,人民生活逐步提高,从这一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胡集书会又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期。“文化大革命”爆发后,胡集书会又再次受到严重干扰,但并未中断。不能明目张胆地赶集卖书,艺人们就潜入村中,雇书的再偷偷地与他们联系;不能说唱传统书目,艺人们就纷纷改说《烈火金刚》《林海雪原》等新书目,唱毛主席诗词,说歌颂“文化大革命”的小段,有的入村后再偷偷地改说传统书目。
  ……
展开
目录
综述
一、名称与节日时空
二、起源、发展与变迁
三、基本程式与内容
四、意义与功能

志略
一、节日时空
书会会期
正月十二
四天五夜

回头
胡家集
旅店
场院湾地
村西空场
曲艺厅
书会路
入村说书场地
二、组织
书会

政府买单,送书下乡
书会筹备委员会
村落组织
胡同利
老艺人
村落负责人
民间说书艺人
刘兰芳
请书人
听书人
三、节日缘起
迁址说
竞争说
纪念老艺人或祖师说
自然形成说
四、仪式活动
敬拜祖师
长故望空
坐堂
叩门
从尊纠理
拜师
盘道
唱还愿书
交流技艺
介绍新徒
考艺定价
提前卖场
卖场子
买场子
收场入村
入村说书
结算书价
偏节雇书
胡集书会保护与发展专题座谈会
胡集书会济南专场
摆场禁忌
书摊规约
谈价规约
锔子钱
立字据
抵押物
舆论监督
整点不刹书
村落证明
三七分成
五、表演艺术与口头传统
说书
西河大鼓
山东大鼓
渤海大鼓
鲁北大鼓
东路大鼓
乐亭大鼓
沧州木板大鼓
山东木板大鼓
竹板书
山东渔鼓
湖南渔鼓
山东落子
山东琴书
山东快书
单弦
河南坠子
评书
相声
萍乡春锣
二人转
杨家将
呼家将
岳飞传
薛家将
隋唐演义
五女兴唐传
西汉
东汉
大明英烈传
回龙传
响马传
小八义
秦英征西
三省庄
三国演义
包公案
刘公案
姜公案
林海雪原
古城会
东岳庙
刘伶醉酒
吕蒙正赶斋
郭巨埋儿
马前泼水
鞭打芦花
井台会
一车高粱米
双妞赶会
打学生的传说
行不行,张立通;中不中,张立恒
金正月,银二月,沥沥拉拉到三月
春点
器物赞
六、游艺娱乐
竞相雇书
书会擂台赛
民艺汇演
聚会拜节
走亲访友
七、节日用品
白菜肉汤与馍馍
四菜一汤
吃百家饭
书鼓、鼓槌、鼓架
三弦
竹板、节子
钢板
木板
渔鼓、简板
八角鼓
扬琴
醒木
扇子
荣誉证书
八、节日文献
一个历史悠久的灯节书会
胡集书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
乡民艺术的展销传统及当代性的思考——以惠民县胡集书会为例
星月留响天地留言:对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胡集书会的思考
民间艺人、书会传承与乡民社会——胡集书会调查与研究
音乐与养家糊口——山东省胡集书会研究
胡集书会艺人基本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胡集书会
山东曲艺史
中国曲艺志·山东卷

调查报告
山东省惠民县胡集镇2010年胡集书会调查报告
胡集书会曲种、曲目及演出习俗调查报告
胡集书会说书艺人调查报告
山东省惠民县胡集镇胡家集村请书、说书调查报告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