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海星空:2013年度海洋人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2790721
  • 作      者:
    本书编委会编
  • 出 版 社 :
    海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海洋人物丛书:大海星空(2013年度海洋人物)》一书是海洋人物丛书中的第5本,汇编了2013年度评选出的十位“海洋人物”,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王云、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海洋社社长陈金石、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底科学家金翔龙、连云港市新浦区机关党总支书记赵军友、“潜龙一号”总设计师徐会希、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潜水员楚金勇、中国海监南海维权执法支队支队长缪文波、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官兵群体、执行第30航次科考任务的“雪龙”船的先进事迹。
展开
精彩书摘
  《海洋人物丛书:大海星空(2013年度海洋人物)》:
  
  20世纪80年代的平潭,老百姓从事的产业主要有三个,其一就是远洋运输。
  王云永远也不会忘记,1986年的一天,一个搞远洋运输的养殖户带给她的启发。就是这个启发,改变了王云的命运,连同王云命运一起改变的,还有全国数以万计的养殖户。
  那是1986年,一天,平潭通往台湾的航道上,台风来临。一艘满载活鱼的大船正在航行。台风之下,只能躲避。在竹屿口避风时,这位养殖户把鱼卸下来,不得不用一个网箱,把它们暂养在船体附近。几天后,台风过去,令这位养殖户惊喜的是,这些鱼不仅毫发无损,而且全都健康地活着。
  听到这一消息后,王云很受启发,直觉告诉她,淡水鱼可以养,海水鱼也同样可以。更重要的是,在当时的平潭,渔民从事的还是传统的捕捞,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如果鱼可以从小养到大,不就可以改变鱼不能养的历史,耕海牧渔的时代不就开始了吗?”这样想着的王云,一下子看到了这个项目背后的意义。
  王云依稀记得,在水技站门口,领导将这个项目交给了她。“领导,有那么多男同志不派,怎么派我去做?”王云不解地问。“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项目,我相信你能做好。”领导的信任让王云放下了顾虑,既然所学的也是这个专业,就大胆地尝试吧。
  在她日后的回忆中,她坦陈,那是她最早的一个项目,也是做得最困难的一个。
  而这些困难,摆在最前面的就是交通。为了搭一艘船,王云常常要等一上午,有时到了中午还没等到船,就只能先饿着肚子。有一次,中午在码头,王云的舅舅正好碰到王云,看到她一个人灰头土脸地坐在一边,就问她是怎么回事。回来后,舅舅心疼地跟王云的妈妈说:“一个女孩子,怎么搞成那样?是没吃的还是没穿的?那么辛苦。”然而,对王云来说,交通的困难还不算什么,最大的挑战是来自老百姓对女人下海的排斥。观念落后,环境封闭,一些人仍固守着女人下海不吉利的观念。有人甚至说:“女人下海做这些事情,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东西?”话语之间尽是抵触情绪。
  尽管取得老百姓的认可难,但工作还得做下去。
  怎么办,只有和养殖户培养感情。那时,在海区进行网箱养殖的只有陈代英一家。
  每次上渔排前,王云不是提上一点肉,就是带上些蔬菜,她也会时常到他们家里聊聊家常。慢慢地,情感一步步得到增进,信任也在王云为他们排忧解难的过程中逐渐确立。
  有一次,陈代英打电话给王云:“我的鱼好像缺氧,你下来帮我们看看。”经测量,王云告诉他说,鱼养殖密度太大,早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最容易缺氧。溶氧率太低,其他的都正常。陈代英说:“哎呀,真的是有两下技术的。”除此之外,王云还要克服对海的恐惧,她说:“我一到渔排,脚都软了,感觉到人很累,我就尽量往网箱这边靠,我害怕,怕掉到海里去。”确实,16个网箱摆在茫茫大海上,有无风浪渔排都摇晃得厉害,每次上渔排时,都要尽量保护好自己,先走中间的道。如果有风走不动时,她就蹲下来,等一阵风过去,再站起来继续走。“其实,像晒黑一点、家庭的困难等这些都还可以克服,但对大海的恐惧真是对我的一大挑战。”王云说。
  那段时间,早晨送孩子到托儿所,白天在渔排待上一天,晚上回家还要接孩子。每天风吹雨打,晒得黑黑的。“有时也想今天不下去,天气不好,身体不舒服,但是一想到这个项目做到中途了,如果成功了,应该是惊天动地的事情。”网箱可以养殖,但是怎么养,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并不知道,在全国也无经验可以借鉴。
  新的项目总要需要技术人员去摸索,当时也是全国第一例,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做水产跟别的不一样,就是要跟踪。要想拿到整个数据链,就必须持续不间断地进行各种跟踪。比如,0.5公斤鱼用多少饵料、成本怎么样、吃多少,什么季节什么水温能吃,什么季节少吃,等等。
  为了摸清这些数据,王云将16个网箱分成几个组,这个组投0.25公斤、那个组投0.5公斤,这样,10天测定一次鱼的生长速度。
  这些数据都要到海上去摸索、去试验。掌握了基本的参数后,还要再对一些关键数据继续进行论证探索。为了拿出较多数据,她从养殖户那里要了两三个网箱,拿来做试验。在这个过程中,鱼长得很好很漂亮,这也更激励着王云继续摸索,“至少要摸索到它长到0.5公斤或是1公斤能够上市的时候,这个周期才能结束”。通过一年多艰苦的海上试验,王云的网箱养殖大获成功。受到启发的养殖户,也在推动着这个产业的发展。在互相带动中,很快就发展到一百多个网箱,这样一路发展起来。
  作为县里重点发展的产业,养殖户获得了世界银行的贷款,有了资金的支持,这个产业在平潭就逐步发展起来了。当年第一户加入网箱养殖的陈代英,收入提高后,从农村搬到了城关。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十年间,平潭能发展养殖的海区都开发了,一些没有海区的养殖户,就到宁德、福清、东山等地继续发展。
  一年多以后,王云写的一篇题为《昔日避风锚地,今日盛产真鲷》的报道,一经福建水产研究所刊发,便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在研究所牵头下,该项目参评当年农业部奖项,并一举获得海水网箱养殖一等奖。也是因为这个项目,王云还获得了“福州市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称号,为她日后更好地从事水产技术推广增添了信心。
  网箱养殖经过了十年。一个品种发展多了,就面临着转向。这一次,王云又瞄准了鲍的养殖。“当一个品种没有市场,走下坡路的时候,老百姓就会找到我们,我们就要思考怎么转向,这就是我们的职责。”王云说。
  ……
展开
目录
风雨三十载致富千万家
——记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王云
这一生,组织上给我的荣誉太多了,很惭愧。
我从一名普通的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在自己的这条路上我走得很坚定。一生实实在在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王云

为青春注入“蓝色动能”
——记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海洋社社长陈金石
海洋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海洋强国的梦想需要
我们去实现,我们中学生应该时刻关心海洋政治,研究海洋科学问题,探索海洋未解之谜。这正是成立海洋社的目的。
——陈金石

心有帆海无界
——记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
在大连獐子岛,“董事长”是一个专有称呼。不用
强调姓氏,在当地人心里没有“张董事长”,也没有“李董事长”,他们的“董事长”特指獐子岛集团。
——吴厚刚

对海底世界孜孜不倦为海洋事业奉献终身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底科学家金翔龙
我的中国梦。就是看到一个强大的祖国,一个海洋强国。
——金翔龙

好人老赵的海洋义工之路
——记连云港市清洁海岸义工 赵军友
做公益首先要做个好人。荣誉不是我个人的,是每一个爱海洋的人的。
——赵军友

海洋战线的年轻“老总”
——记“潜龙一号”总设计师 徐会希
沉下心做好每一件事,努力并持之以恒,难题就会变得迎刃而解。
——徐会希

海油蛙人:水下工程的奇兵
——记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潜水员 楚金勇
当兵的经历塑造了我不服输的性格,我心里总是有那股劲儿在。遇到险情,逃避不是办法,征服它才是自己的使命。
——楚金勇

我从未后悔把我的青春奉献给海洋事业
——记中国海监南海维权执法支队支队长 缪文波
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海洋、支持热爱海洋事业,把祖国的海洋权益常挂心中。
——缪文波

深海使命辉映中国荣光
——记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官兵群体
我们年轻的潜艇兵都有精湛的技艺,我们忠诚的钢
铁伴侣,有着惊人的威力,我们和钢铁伴侣共同保卫着祖国的海疆万里。
——《潜艇兵之歌》歌词

“雪龙”船驰骋南极勇担当
——记执行第30航次科考任务的“雪龙”船
“雪龙”的壮举彰显了我国作为极地考察大国和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国家海洋局原局长 刘赐贵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