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华礼乐文化传承探究:中国洛阳周文化广场建设论文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3080485
  • 作      者:
    周万俊主编
  • 出 版 社 :
    武汉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礼乐文化传承探究:中国洛阳周文化广场建设论文集》对中华民族的礼乐文化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诠释和解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很大价值的文本。作者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精研勤思,潜心研究中华礼乐文化,把自己著就的一系列理论文章,连同专家论证和史料典籍编纂成书,为我们开启了一个全面认识中华礼乐文化的窗口。
展开
作者简介
  周万俊,1963年7月生于河南省偃师市庞村镇大庄村。毕业于郑州建筑工程学校,曾留校任教师。后受聘于建筑公司任技术科长、施工队长,也曾先后任国营房地产公司工程科长、副经理、总经理。后调任建设局副局长、局长等职务。现任三门峡华凯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世界中华周氏宗亲联谊总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华礼乐文化传承探究:中国洛阳周文化广场建设论文集》编者为了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认识中华礼乐文化,有意选编了一批国内知名学者和专家的理论文章。所选篇章均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和广度,虽然选题侧重不同,但每篇均紧扣于中华礼乐文化。专家学者的文章,为《中华礼乐文化传承探究:中国洛阳周文化广场建设论文集》增添了浓厚的理论色彩。尤其选编的《周文化与礼乐文化》和《古典礼乐文化的现代启示》具有独到的见解,高屋建瓴,底蕴厚重,纵横捭阖,论述精辟,充分体现了作者丰厚的学识和理论素养。周先生不但撰写了大量图文并茂的文章,而且苦读子史经集,搜罗扒剔,引经据典,辑录了大量礼乐文化的史料典籍和名言名句,与专家的论述相呼应,相映生辉,增强了《中华礼乐文化传承探究:中国洛阳周文化广场建设论文集》的知识性。在编排上看似庞杂,但却有着内在的逻辑。
展开
精彩书摘
  礼是按照天上地下,万物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制定的,而乐是根据天地之气流动不停,调和万物一同进化的规律兴起的。乐显示着不停运动的天,礼显示着凝聚宁静的地,一动一静,便生成了天地之间的一切,礼与乐就是分别以静与动为特征的,二者相辅相成,规范着社会运行与人的生命成长。这是将天地作为乾坤二类,从矛盾的对立性角度论述礼乐之本源的。除此以外,《乐记》还从矛盾的统一性角度分析了礼乐的形而上根据。它将天地视为统一的整体,指出礼体现着天地万物的秩序分别,而乐则体现着天地万物的和合融一。它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天地之序”具体地表现为:天尊地卑,山高泽低,运动与静止皆有一定的常态,草木禽兽按照不同的类别与群属相区分,天与地分别呈现出日月星辰与水火土石等不同的物象,礼就是效法天地万物有序稳定的特征而制定的。“天地之和”具体地体现在:地气上升,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雷霆鼓动,风雨振奋,四时运转,日月照耀,万物得以化育与生长,乐就是根据天地万物的和谐化生而创作的。
  《乐记》指出,礼的制作如果超越了秩序,就会出现混乱;乐的制作如果破坏了和谐,就会显得粗暴。只有明白天地的规律,然后才能制礼作乐。礼乐与天地的密切关系不仅仅在于天地对礼乐的本源性,同时还在于礼乐对天地的感动性。《乐记》认为,天地是会被人为的礼乐之事感动的,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感通的契机——同构性。《乐记》云:“礼乐偩天地之情,达神明之德……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这就是说,因为礼乐是依顺天地的规律,贯彻神明的德行的,所以伟大的人物施行礼乐,天地也要大放光明。古代有专门祭祀天地的礼乐,《中庸》日:“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郊”即冬至时在南郊祭祀天的礼仪,“社”即夏至时在北郊祭祀地的礼仪。
  古代帝王向天地行礼的目的在于表达对天地的感恩情怀,感谢天地赐予生命与功业之恩;奏乐的目的在于彰显现有的功德,因为礼的原旨就在于报答恩情,追念始祖,而乐的初衷则在于表彰功德,即所谓“乐章德,礼报情,反始也”。然而帝王在感恩彰德的同时,亦希望通过侍奉天地的礼乐行为感动“上帝”,以祈求永恒的福祉。
  (二)人之常情
  在先哲的视域中,礼乐不仅在天地间具备其存在的合理(自然条理)性,而且在人世间亦具有其存在的合情(人之常情)性。《礼记·坊记》日:“子云:‘小人贫斯约,富斯骄,约斯盗,骄斯乱。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一’郭店楚简《语从一》亦日:“礼因人之情而为之节度也。”这些都说明礼是根据人之常情而设立的制度仪节。
  《苟子》对礼乐的人情根源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论述。
  关于礼,《荀子》日:“礼起于何也?日: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荀子认为,人们物质欲望的无限性与社会物质财富的有限性是矛盾的,这些矛盾势必会造成人与人之间无穷的争斗,而争斗的无限发展终将削弱人类社会的总体力量,因此,为了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就不能不规定各种度量分界,确立贫富贵贱之等级,使人人居于一定的等级地位,按各自的等级地位取得自己分内的权益,礼正是先王所做出的这些度量分界的规定。先王制礼的目的在于调节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财富和欲望相互制约而长久保持协调。
  关于乐,《荀子》日:“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在荀子看来,乐就是快乐,快乐是人情不能缺少的。乐既然是出自人的自然之情就不应该压制它,人的快乐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这些表现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就不可能不产生混乱,先王憎恨混乱的局面,所以制作纯正和谐的音乐。作乐的目的在于使乐声足以表达快乐情感却不淫乱,使乐章完全能够辨别清楚乐曲的含义但不邪僻,使乐声的回旋曲折又平直,复杂又简单,清晰又饱满,节奏得当,完全能感动人的善良之心,使那些淫邪污浊之气无法接触到人的善良之心。
  在荀子看来,人的身心之情皆有待于礼乐等外在的塑造力量才能获得完善,因此,礼乐之制作与实行,乃是保障个人与社会完善发展的必然之势。
  ……
展开
目录
上篇 礼乐文化现代传承
第一章 “中国·洛阳周文化广场”简读
第二章 弘扬中华礼乐文化重铸民族道德体系
第三章 周室宗庙祭祖仪式探究
第四章 周室宗庙祖先祭祀考
第五章 礼乐文化中华之魂
第六章 周文化城及周室宗庙建在洛阳的可行性论证报告

中篇 礼乐文化专家论证
第一章 周文化与礼乐文化
第二章 古典礼乐文化的现代启示
第三章 漫话河洛文化
第四章 周公文化品牌与洛阳文化强市战略
第五章 礼乐人生:成就你的君子风范
第六章 周公是整合中国文化的第一位圣人
第七章 借鉴礼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下篇 礼乐文化史料典籍
第一章 有瞽
第二章 黍离
第三章 成周城
第四章 书《洛阳名园记》后
第五章 周宗庙歌十二首
第六章 郊庙歌辞·周宗庙乐舞辞·明德舞
第七章 “谦逊戒盈”的传说
第八章 周室宗庙之祭的形式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