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概述
(一)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的适宜性分析
通过分析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武夷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还依托在高品质的物质载体上,二者的结合堪称完美。从旅游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角度出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旅游开发中难得的旅游珍品。
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作为旅游产品来开发和利用。因此在针对某个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之前,进行一定的判别是很有必要的。
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的判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旅游开发不会对武夷山中的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对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而这些经济效益能够为当地居民所分享;
最后,由于社区居民享受到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益处,所以能够自觉地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来,最终实现一种良性循环。
1.不适宜旅游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武夷山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尽管有部分旅游者对与当地宗教相关的宗教活动和人生礼仪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利用不应该仅仅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该持慎重态度。
首先,宗教活动和人生礼仪在民众心中不仅是神圣的,而且还是外人不可以侵犯和妄加评论的。一旦这些神圣的东西作为旅游产品开发出来,就会严重影响宗教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从而影响整个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最终威胁文化体系的根基。
其次,宗教活动、人生礼仪及商贸活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地域性,这些活动一般只在特定的日子举行,倘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不分时间、地点,只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断重复,就会丧失它的神圣性和神秘性。
再次,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该具有层次性。有些旅游资源可以让旅游者深入地了解,有一些则要让旅游者保有好奇心。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者心中要保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这才能激发旅游者二次旅游的欲望。
因此,在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利用过程中,对于一些不适宜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应尽量避免开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利用之前要经过专家的论证,充分考虑到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全面考察开发以后的一些负面影响,最终在旅游开发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之间求得平衡。
2.适宜旅游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与宗教、人生礼仪、商贸活动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太适宜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之外,在武夷山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中,大多数是可以作为旅游产品开发利用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是武夷山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二)武夷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应遵循的原则
1.保护性开发原则
一般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而游客的需求则是无限的,也就是说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这一方面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将会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当需求大于供给且无其他任何外在阻止条件的情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就会出现超负荷运营的状态,超出了武夷山市旅游环境的承载量。这无疑对当地旅游资源和环境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建立旅游质量效益与旅游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双赢”,如何在遵循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完整性等原则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考虑适度性、多样性、发展性、协调性等多方面的原则,最终将保护与开发辩证地统一起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性开发,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重要环节,是政府等相关部门需要研究和加以规制的大事。
2.市场化原则
众所周知,如果只是将保护与经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停留于收集、整理、研究的程度,不将它纳入市场经济的秩序中,这种保护与经营最终会面临生存危机。政府的财政支持对每一个需要保护与经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毕竟是有限的,要全面、充分地保护和经营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创造经济效益的潜力,通过挖掘这种潜力,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的目的,利用这种经济效益,更好地保护与经营一些自身不具有创造经济利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结果。①将武夷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产品开发出来就是为了达到这样一个良性的结果。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