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街古巷,小桥清风。绍兴,一直被称为“江南小城”,有着多少城市记忆需要被讲述,被聆听,被咀嚼。也许,旅游的意义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大抵莫过于让人去了解它的前世今生,用时尚的语言解读它的岁月沧桑:从宏大历史更替到平凡墟里人家,从大事件到小生活,从全景到局部。在这个解读过程中,认识这座城市多一点。停下脚步,读绍兴。
《享游:停下脚步,读绍兴》以推介绍兴的旅游文化为主要内容,着重介绍有关绍兴的历史人物、风土人情和文化。当代著名文化学者祝勇主笔。以当下的视角,去关照那些曾经的过往。给人提供一种美丽情怀,让人产生一种对过去的思考与责任。让我们停下脚步,读绍兴。
假若绍兴的一切都将在记忆中隐去,我相信最后余下的,定然是一座戏台。
在我看来,绍兴的标志性建筑,不是陆游写《钗头凤》的沈园,不是安昌古镇里的老台门1[1],不是古镇人家嫁女时必定要走的福禄、万安、如意这些古桥,而是那些星星点点的水上戏台。
对于绍兴人来说,没了什么样的建筑都不会影响生活质量,唯独没有戏台不行。中国“四大声腔”,绍兴就占了一个,即“余姚腔”。明朝初年,朱元璋整顿文艺,清除“精神污染”,于是禁演“淫词小说”,违者将处以割舌、断手等酷刑,唯有绍兴人的风月情怀死不改悔,依旧把许多财力都用于建筑戏台,把戏台建成雕梁画栋,建得花团锦簇,尤其是戏台的“鸡笼顶”和四根台柱的“牛腿”,更是精雕细刻,一丝不苟,复杂的技艺,让许多工匠功成名就。绍兴旧府八县,可以说村村有戏台,人人爱看戏。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的戏台,几乎每隔一二里,甚至半里,就有一座戏台。在绍兴,组成一张戏台的网络。所以,从前的乡土绍兴,弹唱之声密集,无论何时,总会有一座戏台在演戏。当大地陷入沉寂,悠扬婉转的唱腔却此起彼伏。人们会从周边的村落向那里汇集,这样的场面,在绍兴人陆游《剑南诗稿》里反复出现,比如《夜投山家》:“夜行山步鼓冬冬,小市优场炬火红。”“优场”,就是戏场。又如《初夜》:“先生醉后骑黄犊,北陌东阡看戏场。”对于戏迷陆游来说,他的诗稿里,埋伏着一部绍兴的戏曲史。我想,假如当年所有的戏台同时开演,定然如无数朵焰火同时在黑夜里绽放,成为一场无比盛大的感官盛宴。精美绝伦的戏台,容纳了绍兴人的梦想和荣耀。对此,他们态度认真,绝不造“豆腐渣工程”。他们把戏台称为“万年台”。他们打算让这些戏在戏台上持续一万年,比朝廷“万岁”活得更久。戏台就这样,在不紧不慢、悠然闲适之间,瓦解着宫殿的权威。当铁血帝王们纷纷变成了历史,那些古老的戏台,依旧是现实的一部分,戏台上的角色,依旧眉目清晰。
神庙、祠堂里的戏台有些司空见惯,最值得一说的,是那些临河而建的水上戏台。它们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智慧结合得那么天衣无缝,如春天骤雨后的茶园,有着贴心贴肺的清雅。烟波浩渺的近水远山,那一座戏台就成了近景,在视线里聚焦。它们是真实中的幻景,是真正的“海市蜃楼”。它们有的正面立于水中,仅有一面傍岸,以减轻水流的冲击;也有的跨河而立,完全凌驾在河面上,四根柱子驾在河的两岸,柱子间铺上台板,供伶人们演戏。观众看不见台板,感觉上面人影摇荡,演绎出无限的风流,更像是一场轻梦。
二
在鉴湖,曾有一座水上戏台,叫做钟堰庙戏台,至今留存。这座戏台的台基均在水中,仅有左方的古柱靠近岸边。远远地,就能看见它伸展的挑角,如一只蝴蝶,在风中张大了翅膀,让人相信它的轻盈,永远不会在水面上沉没。这座古朴绮丽的古戏台,进过《舞台姐妹》的电影镜头,也入过李可染、叶浅予的水墨画。这样的戏台,柯桥也有,后马戏台、宾舍戏台皆如此。宾舍戏台位于湖塘乡宾舍村,三面临水,一而靠向一座古石桥(毓秀桥,俗称“戏文桥”),每逢演戏,戏班的班船可直接停靠在戏台后厢房,观者可以立在岸上看,也可以“隔岸观火”。
无论水上,还是岸边,人们都可以同时欣赏同一出戏。这有点像我小时候看的露天电影,既可以从正面看,又可以从背面看。那时的我,十分乐于在银幕的正反面往返串梭,痴迷于银幕正反面的对衬效果。双面戏台充分迎合了绍兴依山傍河的地域特点,也透露了绍兴人的灵活本性。
除了这些古老的水上戏台,还有许多新建的戏台在水面上耸立。在绍兴柯岩景区,我就看到了这样一座戏台,歇山顶,龙吻脊,戏台主体皆在水中,通过石桥与河岸连接,虽是新建,却气韵未失,在水上,有着极强的雕塑感。我看到新旧戏台之间的传递关系,像水面上的波纹,在岁月中不断扩散。很多年后,它们也会成为古戏台,有人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探望今天的一切。
绍兴乌篷船,天下闻名。它们既是交通工具,又是打渔人的家,庞培说“它是典型的中国式梦境的产物”,“达成一种劳动工具、水上生活及家居审美的高度隐喻和统一”。人们可以在船上劳动,在船上烧水、做饭,也可以在船上做爱、安眠。它们是真正意义上的“不系之舟”。因此,对于行舟者来说,客栈通常是多余的,但他们需要戏台。唯有那些轻灵俊秀的水上戏台,能够成为它们真正的停泊之地。所有的河道,都将通向戏台。这意味着在绍兴的“地面”上不会有陌生人,因为所有的陌生人,都注定在戏台前聚合,所有人的命运,也都将在戏台前交叉。
这些戏台,既是地理上的至高点,也是心理上的停泊地。在弯曲的河道上,戏台有节奏地错落着,与水上生活的节奏相呼应,在行舟者的前方出没,安放在每一个需要它们的夜晚。
三
带》这些绍剧,听不懂《何文秀》《百花台》《珍珠塔》《后游庵》这些绍兴莲花落,但我懂得它们对水乡人的意义。如果说乌篷船代表现实生活,戏台就是他们平地上缔造的一个梦。只要夜幕降临,戏台就变成了戏。20平米见方,一桌二椅,三四演员,简朴至极,没有京剧的大行头、大场面,却变化无穷,铺陈出一番清艳排场,点染着情俗的瑰色,不着痕迹,却尽得风流。清代哲学家、数学家和戏曲理论家焦循在《花部农谭》里形容:“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2[2]
在鲁迅所有回忆绍兴的文章中,故乡一律成为中国乡土愚昧落后的负面象征,显现出一种阴冷、灰暗的质感,“如一块均质的岩石,无法穿透”,所以在著名的《故乡》里,他断然表明了自己对于“故乡”的态度:“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唯有戏台却是为数不多的例外。在风雨如磐的故园,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他少年记忆里的唯一光源,于是有了这样的文字:“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
鲁迅对故乡戏台的描写,为鲁迅的故乡记忆保留了最后的一丝温情,让我们看到这个横眉冷对的战士,心底并没有失去对故土的那脉温情,这脉温情就伴随着清夜里的那场社戏,照亮了鲁迅的记忆,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透过鲁迅的目光,无数中国人看见了那座戏台,“台上有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双喜说,那就是有名的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
四
当年和鲁迅一起看过社戏的人们,后来都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我们只知道鲁迅从人群里走出,去了日本仙台、北京、广州、上海。他注定是聚光灯下的角色,很多年后,也变成了戏。1960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筹拍《鲁迅传》,剧本由陈白尘、叶以群、柯灵、杜宣等集体编剧,陈白尘执笔,于伶担任历史顾问,陈鲤庭执导,赵丹饰鲁迅,于蓝饰许广平,孙道临饰瞿秋白,蓝马饰李大钊,于是之饰范爱农,石羽饰胡适,谢添扮演阿Q。这班阵容,如今再也排不出来。但柯庆施所谓“大写十三年,大演十三年”(指1949年建国以来的“十三年”)的政治口号最终让这戏搁浅了,鲁迅的历史地位最终没能撼动“十三年”里的“英雄儿女”。赵丹曾经沉迷于鲁迅这个角色不能自拔,胡髭留了剃,剃了留,终于还是带着遗憾离开人世。新世纪,濮存昕有幸在电影和话剧里先后演了鲁迅,很像,濮存昕称之为“盗天之福”。
从一个更大的角度上看,绍兴同样是一座戏台,在上面演出的,是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从这里走进走出的,有大禹、勾践、西施、文种、范蠡、王充、贺知章、王羲之、陆游、唐宛、朱买臣、王冕、马臻、虞世南、徐渭、陈洪绶、刘宗周、章学诚、赵之谦、王阳明、曹娥、元稹、章学诚、蔡元培、鲁迅、周作人、邵力子、陶成章、徐锡麟、秋瑾、竺可桢、许寿裳、夏丏尊、马寅初、范文澜、陶行知……当然还有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无论任何时代,这座狭小的戏台都占据着中国文化的至高点,上面任何一个人,都撑得起一台戏。巴掌大的地盘,有如20平米见方的戏台,里面藏着十万个为什么。这样变化无穷的戏台,恐怕世上只有绍兴才有。
曲终人散,每个人都像鲁迅那样,走进自己的戏。戏台上的风流俊雅,无限缠绵,收束进岸上的楼窗,河中的船影。狭长的石板路、层出不穷的石桥、悠悠荡荡的乌篷船,他们的戏台无处不在。“夜里挑灯看剑,清晨柴米油盐”3[3],只不过没有人把他们的戏文写下来,我们无从得知而已。无从得知,不等于不存在,像我的朋友徐累所说,它了无声息地出没,就像一场场不起眼的哑剧,在平常中穿插布局,妥协又反抗,委屈又冒险,但对有些人来说,注视它就如同注视世界的私密一样,充满着诱惑和好奇。
如果观看角度还能再大,我们会看到那些纵横的河叉在大地上织成一张网,每个人都在这张网上爬行。他们面对着各自的世网、尘网、情网,要么为网所缚,要么随波逐流。千回百转、美轮美奂的唱词,就这样变成真实的肉身体验;戏台上的忠奸争斗、征战杀伐,也慢慢融入了他们的血脉,变成遗传基因,正因如此,在这块土地上,不独有才子佳人,还生长鉴湖女侠和思想叛逆。戏台上下,不仅构成一种对话关系,如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绍兴人刘宗周所说:“每演戏时,见有孝子、悌弟、忠臣、义士,虽妇人牧竖,往往涕泗横流。此动人最切,较之老生拥皋比、讲经义,老纳登上座、说佛法,功效百倍。”更构成一种轮回关系,戏台与看客,戏文与生活,反复颠倒。观众和角色可以互换,戏台下的观众一扭身,就融入了一个更大的戏台,变成角色,呐喊或者丝语,都是他们的唱词,一如当年的秋瑾,还有鲁迅。
五
庞培说,乌篷船“和乐器中的琵琶形同姊妹”,在我看来,绍兴是一座戏台、一个巨大的发声体,风吹过、雨打过、脚步走过,都会发出奇妙的声响。它收纳了自然的声箫和历史的烟云,既性感,又有立体感,是真正的“中国好声音”。
绍兴人说话,也像唱腔一样,悠扬清越,缤纷妖娆。作为北方人,我无法辨识其中的音节,但我依旧觉得自己能够“听”懂——我是在想象中听懂的。五四时代的语言盛宴,假如没有了蔡元培、鲁迅、周作人黄酒般浓郁的绍兴口音,立刻会变得索然无味,活色生香的民国岁月也立即变成了一部默片。黄仁宇说他写《万历十五年》,困难之一是听不到明朝的“声音”,但如果他到了绍兴,发现绍兴的水上戏台,就会发现这样的困难并不存在。因为那戏台,就是一部老式录音机,漫长的河道,就是咿咿哑哑反复播放的旧磁带,它们合作,呈现出有声音的历史。有了这些声音,书本上出现过的人们就不再鞭长莫及,我们相信自己正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水乳交融。
……
幸福,从旅游开始
你在旅行途中看到了幸福,幸福也就真的和你在一起了。
·读·
绍兴人王阳明
王学之要:其学先从程朱入手,后出入佛老,“龙场顿悟”后形成“致良知”为核心概念的思想体系。
绍兴·中国戏台
庞培说,乌篷船“和乐器中的琵琶形同姊妹”,在我看来,绍兴是一座戏台……它收纳了自然的声箫和历史的烟云,既性感,又有立体感,是真正的“中国好声音”。
·游·
香林花雨大香林
金秋至,花主桂,庭院满园繁花已落,而那一抹淡香悠远却如这般秋高意远的白云一样飘荡。
·饮·
杯酒人生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还是一种文化象征。
醉醉的秋
秋就是这样的色泽,一种带着点红酒的红、带着点白酒的清澈的颜色。
“鉴湖”别名之谜
用镜子来命名一个湖,是绍兴人的自信与智慧。这面镜子镶嵌在萧绍平原上,不动声色地映照着数千年的沧海桑田。
·食·
绍兴传统手工藕粉
藕粉,味道鲜美,入口香甜,老少皆宜。
桂花·糯米糖藕
桂花糯米糖藕,充满江南浓郁风情的地道南方小菜。
糖炒栗子
秋冬天里,别说剥着热乎乎的栗子,朵颐这香甜糯软、余香满口的滋味,就算捧着暖手,其乐也融融。
秋风起‘蟹脚痒’ 九月圆脐十月尖
蟹螯即金液,糟丘诗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稽东千年香榧林
千年的时光,仿佛积淀下了自然的精气与灵魂,充满了未可知的力量。
认识一座城
如果时光是一支奇妙的笔,它如何描绘一个2500年城市的风骨演变?如何勾勒一座江南古城的风雨晴晦?如何记录那些闪亮在历史长河里的每个名字?又如何演绎那些流传在墟里巷陌久远而动人的故事?
·节·
中秋祭月
伢绍兴过中秋除了赏月这一赏心乐事之外,还有一个活动……拜月亮婆婆。
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故重九亦叫“重阳”。
出行指南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王阳明
在我看来,绍兴是一座戏台、一个巨大的发声体,风吹过、雨打过、脚步走过,都会发出奇妙的声响。它收纳了自然的声箫和历史的烟云,既性感又有立体感,是真正的“中国好声音”。
——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