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墩文化与胡逗洲的变化
(一)青墩遗址与南通古代文明
江海平原孕育了南通城邑。南通最早成陆的是海安,在20世纪70年代,海安县西北沙岗乡青墩村发现青墩遗址,又在东距15公里的隆政乡吉家墩也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说明,远在5500—6000年以前,江海平原就有人类氏族部落生息繁衍;尤其青墩遗址,在上中下共6个文化层堆积出土文物l000多件、陶片25000多片,不仅证实有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并且展示了当时的社会图景。
青墩古民的居住形式为“干栏式”。在我国上古传说中,有巢氏为避免族人遭野兽侵袭,教民构木为巢,从此就有了房屋。虽然有巢氏其人不一定存在,但干栏式民居的确是从原始的巢居发展演变而来。“干栏式”建筑远离地面供人居住,下部可圈养家畜,应是当时青墩先民既应对江水、海潮侵袭,又防范毒蛇、猛兽伤害而采取的比较科学合理的居住形式。
青墩古民的生产方式。从青墩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骨角器,较为完整的多达244件,其中生产工具有骨镞、骨针、骨锥、角锥、角耒、骨铲、骨扳指、骨镖、骨凿等。骨镖类制作最富有创造力,比如鱼镖,前有倒钩,后有勒口,既能防止拴线滑落又可避免鱼儿挣脱;鹿角制成的回旋镖可以借助风力飞旋击中猎物。”这就证明当时青墩人有着发达的狩猎、捕鱼经济。出土的炭化稻谷表明,青墩先民已有种植水稻、采集、饲养的农业经济。从第六文化层出土的文物中有占2%的荨麻科花粉,经专家考证是苎麻的一种;同时发现有陶纺轮,这说明古青墩人开始具有从事种麻、纺线、织布的手工业经济。
青墩古民的文化艺术。在出土的:320件陶器中,常见的有鼎、豆、壶、罐、三足蚕、盆、钵、碗、杯、纺轮、弹丸、带柄穿孔陶斧等,尤其带柄穿孔陶斧,由泥质红陶制成,长18.4厘米,重70克,系按照实物仿制,分柄和穿孔斧两部分,柄为椭圆形棒状,前粗后细,前端翘起有浅槽可嵌入穿孔斧,槽后有三孔,可穿绳缚住穿孔斧,使其固定在槽内,柄后端为半月形,并有三角形穿孔。这不仅第一次揭示了石斧的装置和使用方法,显示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而且反映了相当高的工艺审美水平,被誉为“中华第一斧”。这种绝妙的设计,遂使它进入技术美学的层面。柄端不用圆形穿孔,而用三角形,与另一端圆形呈对称呼应之势,有很深的审美思考,代表了那个时代审美的最高水平。
青墩遗址文化所反映的新石器时代的南通在早期是母系社会,中期是父系社会,晚期贫富分化明显,氏族公社开始瓦解,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具有相当发达的水平,正孕育着城市产生的。不过,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4000多年前)的一次海平面上涨,使江淮东部发生大面积海浸,南通地域变成一片汪洋,先民们被迫大范围地的迁徙,于是曾经与中原文化并驾齐驱的滨海文化中断了发展,出现了历史的断裂。直至商、周两代的数百年以后,陆地才重新出现。此后,汉代置海陵县,辖今海安、如皋西部。此外,在长江口也出现了一些沙洲。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