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筱原令看中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8605232
  • 作      者:
    (日)筱原令著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一位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的日本作家,他讲述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如同在讲述本国历史和现实一般,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充满真知灼见。
  当日本陷入敌视中国的怪圈时,他借助笔端,冷静地、心平气和地、持续不断地把一个个中国的真实画面展现给日本读者。当这些画面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
  《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对中国历史的解读是客观公正的,对中国现实的分析是精辟独到的,对中国人的描述是细腻到位的。这些都源于作者的丰厚学养、对中国的真挚情感和长期对中国的深入研究和观察。
  作者是中日交流的和平使者,在钓鱼岛撞船风波使中日关系陷入危机时,他曾作为日本政府对华关系的调解人和中日双方的斡旋人,陪同日本特使、民主党前干事长代理细野毫志专程访华,展开“密使”外交,使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迅速得到缓和。作者这种特殊的身份和经历使这本书具有较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较为深邃的文化内涵。
  学者余秋雨欣然为本书作序,指出该书谈论的其实“是一个文化课题”,揭示了中日两国“蕴涵深厚的文化分野”。音乐人侯德健为本书写跋,称“中国文化里到处都看得到自由的身影”。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筱原令,日本作家。1950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专业,曾留学新加坡南洋大学和韩国首尔大学。美国人寿保险公司亚洲担当,后在美国硅谷从事风险企业相关业务。1980年代后期重心转移到中国,设立北京第一家独资公司——阿斯克,并着手建立中国第一家控股公司——西科姆(中国),作为日本各大企业进军中国的咨询顾问。
  1970年,应周恩来总理邀请第一次访问中国,之后一直密切关注中国及中日关系。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从事中日交流事业,1999年促成了推进中国绿化事业的“百亿日元小渊基金”,广泛参与了“日中绿化推进议员连盟会”的设立过程。
  2010年9月钓鱼岛撞船风波使中日关系陷入危机时,曾作为日本政府对华关系的调解人和中日双方的斡旋人,陪同日本特使、民主党前干事长代理细野毫志专程访华,展开“密使”外交,使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迅速得到缓和,10月5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和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布鲁塞尔成功上演了戏剧性的“走廊外交”。
展开
内容介绍
  作者是一位通晓中文、长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的日本作家。有鉴于日本国内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反华言论,他写了这本书,用他的话说,“就日本人难以理解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社会的特征(无论好的一面还是不好的一面)”作出分析和解读,以期让日本人放弃成见,更好的了解中国、认知中国,与中国一道为人类做贡献。该书由37篇文章组成,归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知中国的关键词,第二部分是变化中的中国社会,第三部分是天南地北中国人。从中国的历史、中国的现实和有代表的中国人物三个方面,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全书文字清新流畅,评述客观公允,观点精辟独到,是近年来日本人谈中国的佳作。 著名学者余秋雨欣然为本书作序,指出该书谈论的其实“是一个文化课题”,揭示了中日两国“蕴涵深厚的文化分野”。著名音乐人侯德健为本书写跋,称“中国文化里到处都看得到自由的身影”。
展开
精彩书评

    有朝一日,当中国到了某种程度的富裕时,这种能量一旦从经济建设转向文化建设和新文明创造,中国就会成为一个非常美好的国家。

     ——筱原令

 

    中国人是不是真像筱原先生说的那样,至今还生活在武侠世界?这个问题自另当别论。但是他的这种立论也许能幽默地提醒日本那些反华作者:你们今天在恣意糟践的,很可能是一种云烟缥缈的古典遗形。一千多年前,你们的祖先曾以“遣唐使”的身份扬帆破浪,去拜访那一个个掩映在华夏山水间的侠义世界。那些世界,确实与现代生态颇多支离。

    ——余秋雨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懂得自由的民族之一。要不西方最崇尚自由的“嘻皮士”文化又怎么会选择两千年前中国的竹林七贤作为自由最高境界的表率呢?中国文化里到处都看得到自由的身影。

     ——侯德健

展开
目录
序——余秋雨
前言
认知中国的关键词
中日有差异的历史观(一)
中日有差异的历史观(二)
以民为本
老百姓
由“侠”字说起
中国人的“面子”观
中国的官和日本的官
日本为什么没有宦官
日本为什么没有“缠足”
官场如戏
漱石枕流
中国为什么会缺少团队精神
书院文化
佛教东渐之道
变化的中国社会
从北京街头看历史
从上海街头看国际化
从大连的街头联想到乡愁
“毋忘国耻”
国际都市文明之光
传统文化的复归
边境生活
“红卫兵”时代的黄昏
中国新生代导演
安徽出名人
漫游舟山
天南地北中国人
侯孝贤和侯德健
逐鹿中原
山东人对广东人
我成了舒家的干儿子
圣约翰大学毕业生
“空中飞人”
“嘎力空”
眷村子弟
梨园世家
当代买办
“裕龙大队”
武侠世界
跋一 ——侯德健
跋二 建桥者筱原令——魏海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