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家塬墓地金属制品技术研究:兼论战国时期西北地区文化交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20894
  • 作      者:
    黄维[等]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马家塬墓地出土的大量金银制品及其反映的技术交流信息,引人关注。就冶金考古而言,先秦两汉金银技术的发展变化状况,是目前中国早期金属制品研究中比较薄弱的一环。先秦时期,中原文化主要崇尚青铜器和玉器,金银处于次要地位,而在北方民族中,金银比青铜器和玉器更受青睐,这种习俗可能受到中亚、西亚甚至地中海古文明的影响,那么中原地区的金银制品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程度如何,早期贵金属技术是否也从中原之外输入,或为本土起源?由于缺乏对出土实物资料的系统检测分析,早期金银技术的发展脉络和相关技术问题的研究还存在较多空白。我们以马家塬墓地金银技术问题为出发点,与多家单位与研究人员合作,又对甘肃火烧沟四坝文化墓地、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山西石楼桃花庄商代墓葬、山西曲沃西周晋侯墓地、甘肃礼县春秋秦墓、甘肃秦安县王洼战国墓地、湖北丹江口战国楚墓、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墓、甘肃武威旱滩坡西汉墓等出土的史前至汉代金银实物资料进行检测分析,初步构建先秦两汉金银技术的发展脉络,并对中外早期金银技术基本发展历程进行比较,进一步揭示中西方早期金银工艺的各自特点,以及在文化和技术上的交流情况,探究了马家塬墓地金银技术的渊源与文化内涵。这也是《马家塬墓地金属制品技术研究:兼论战国时期西北地区文化交流》的重点研究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先秦金银制作技术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缺环,主要是具体实物标本的研究不够,先秦金银的冶炼技术、合金成分与后期制作工艺特点和发展过程等仍存在空白。要进一步揭示早期金银工艺的技术面貌和发展规律,须对更多的金银实物进行多方面的科学分析,马家塬墓地出土及本文收集到的先秦两汉金银制品提供了可供研究的实物材料。
  关于先秦金银制作工艺名称的用词问题,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多为参照现代金银技术、根据研究者本人的观察和理解综合而成,各家难免有不同的意见。在此,对本书涉及的部分用词进行简要说明。
  锻打、打制、锤揲。锤揲属于锻造技术,既可冷锻,也可以经过热处理,也叫打制,这些工艺在本研究中均存在,为方便起见,以“锻打”一词统称,退火等技术细节在文中单独解释。
  錾刻、镂刻、雕刻、镌刻。镂刻也属錾刻,只是将不需要的部分直接錾掉,这些工艺都指在金银器表面刻画纹饰,本书使用“錾刻”。
  掐丝、拔丝。金丝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掐丝是将锤打成极薄的金银片剪成细条,慢慢扭搓成线,可以单股或多股,掐制成所需要的图案造型,焊接在器物上;拔丝是通过拔丝板的锥形细孔,将金银挤压而入,从下面小孔将丝抽出;较粗的丝也可打制而成。本书中有的样品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在实验室用显微镜进行分析,对不能确定制作方法的,本书统称“金丝”。
  模冲、模压、冲(压)、敲花。敲花是一种制作凸纹的工艺,指用敲花锤在金属片上锤打出半立体浮雕的图案;模冲是指将金属片置于模子(阴阳模)上,在正面加工制造出图案;敲花与模冲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未使用模子,而后者较适合规范化生产。本文使用“模压”和“冲(压)”,使用前提是金银片已被打成所需厚度,前者指放在模子上进行加工,力度不太大(压或锤打),而后者指用模子或工具的锤头进行力度较大的冲击或锤击,如金银饰件上的孔洞。根据本人的观察研究,认为马家塬金带饰、牌饰上的凸、凹形状应是在模子上做成的,故未采用“敲花”一词。
  镶嵌。对于在金银表面凹槽内填充宝石和颜料,中空的宝石、料珠穿在金银饰件上的现象等,本文都以“镶嵌”一词称谓。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墓地简介
1.1 马家塬墓地概况
1.2 马家塬墓地出土的金银制品
1.3 马家塬墓地出土的镀锡铜器
1.4 马家塬墓地出土的铁器

第2章 研究目的与方法
2.1 先秦金银制品发现与研究综述
2.2 先秦金属表面装饰工艺研究
2.3 问题的提出
2.4 研究方法及样品来源

第3章 马家塬墓地金制品的技术研究
3.1 金制品的合金成分与制作工艺
3.1.1 金制品的实物观察与金相组织
3.1.2 金制品扫描电镜能谱成分分析
3.1.3 金制品X射线荧光成分分析
3.1.4 金制品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成分分析
3.2 马家塬墓地金制品的技术特征

第4章 马家塬墓地细金复合制品的技术研究
4.1 金管饰(M16)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4.2 金管饰(M14)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4.3 金项饰(M14)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4.4 金珠的制作及细金复合制品的焊接技术
4.5 金珠工艺制品在古代欧亚大陆的分布

第5章 马家塬墓地银制品的技术研究
5.1 银制品的合金成分与制作工艺
5.1.1 银制品的实物观察与金相组织
5.1.2 银制品扫描电镜能谱成分分析
5.1.3 银制品X射线荧光成分分析
5.1.4 银制品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成分分析
5.2 马家塬墓地银制品的技术特征

第6章 马家塬金银工艺与中国早期金银技术研究
6.1 先秦金银制品的地理分布与种类特点
6.2 商以前金银制品的合金成分与制作工艺
6.3 商至春秋早期金银制品的合金成分与制作工艺
6.4 春秋战国金银制品的合金成分与制作工艺
6.5 汉代金银制品的合金成分与制作工艺
6.6 先秦两汉金银技术特点与发展脉络
6.6.1 金制品制作技术发展脉络
6.6.2 银制品制作技术发展脉络
6.7 马家塬墓地金银制品与周边地区的技术与文化联系
6.8 马家塬墓地金银制品合金成分与审美因素初探
6.9 小结

第7章 中外早期金银工艺的比较——以马家塬金银技术为基础
7.1 古埃及、希腊和罗马金银技术简介
7.2 两河流域金银技术简介
7.3 欧亚草原地带金银技术简介
7.4 中外早期金银工艺的比较
7.4.1 中西方金银制品的使用与文化上的交流
7.4.2 中西方金银材质的差异
7.4.3 中西方金银制作工艺的基本情况
7.5 小结

第8章 马家塬墓地镀锡铜器的技术研究——镀锡技术的中西方传播与交流
8.1 马家塬墓地铜饰件的金相组织观察结果
8.2 马家塬墓地铜器富锡层的XRF无损检测
8.3 铜器富锡层X射线衍射(XRD)结构分析
8.4 表面富锡铜器样品的金相组织与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8.4.1 铜管残片(M16:5)
8.4.2 管状车饰残件(M6:14)
8.5 马家塬墓地铜器镀锡技术的来源问题初探

第9章 马家塬墓地贴金银铁器的技术研究——西北地区早期铁器的使用
9.1 贴金银铁饰件的表面装饰技术
9.2 铁器的材质及制作技术
9.3 西北地区早期铁器的使用

第10章 结语
附录一 世界各地自然金的成分
附录二 欧亚大陆古代金银制品的合金成分
附录三 先秦金银制品主要考古发现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