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农耕时代,当一个国家建立或者一个乡落出现,必然会相应地要立一个“社”,它是国家、乡落的公共场所。这个社是如何建立的呢?
由南京考古学家发掘的,江苏省铜山的丘湾商代的社祀遗址,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乡落的社是如何建立的。
在鲁苏交界的微山湖西南部,南京考古学家在一片台地约700平方米处,发掘出一个特殊的遗址,这遗址由四块天然的大石块倚立在一起并围成一圈而成。立在中央的一块,呈方柱体,它的体积最大,约0.22×0.23×1米,下端进土较深。这块巨石的西、南、北三个方位还立有三块巨石(见附图)。考古人员在这四块巨石的周围发掘出入的骨架和犬的骨架。这些人和犬都是被砸破头部致死的,头部都倒向大石,因此,这大石应是祭祀的神位,说明人与犬是祭祀的牺牲品。那么,这四个天然大石所围的究竟是什么神祗呢?
在上古时代,随着农业的兴起,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的人们对农业的依赖渐深,意识到土地对人类生存有着不可思议的主宰力量,因而产生了敬畏的心理,于是把土地视为人类生存的源泉,或称之为地母而加以崇拜。由原始的土地崇拜发展为封土立社,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的。商代建立国家后,人们在祭土地时就垒一个土堆做为祭祀的对象。久而久之,这个土堆就成为土地神,成为《风俗通义》所说的“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为社而祀之,报功也。”最初,人们以石块所围的土堆作为祭祀的对象,这就是封土立社的意思。在封土立社时必须进行祭祀,于是把奴隶及犬做为牺牲,杀祭而围石成立了社,使其具有灵性。
这个社是乡落人们早起晚归必经之道,因而也就成为共同活动的场所和人们聚会的地方,有关乡落群众的大事须在此集体讨论。出兵战争,求粮食丰收,求雨、宁雨等事,往往在这里集合商议。而随着乡落扩大繁盛后,在土地宜种的条件下,就开始在这里种植树木,如桑槐柏树。这些树也就成为神主,这个社也就以桑林、槐林、柏林而称呼了。
殷商的都城为毫,殷之大社即国都的社就建立在商丘的南部。那里有郁郁葱葱的桑林,每年春天全国男女汇聚狂欢此地,成汤以身为牲求雨也在此处。在国都大社之外的近郊,还有四个社:即东社八里,西社九里,南社七里,北社六里。卜辞有:“己巳王卜贞,今岁商年。王日:吉,东土受年。南土受年,吉。西土受年,吉。北土受年,吉。”(《殷契粹编》907)
这条卜辞是说,商王卜:由于东、南、西、北四社的收成很好,所以整个商朝年成也好。辞中的土字就是社的意思。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