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的战争都埋在书里:艾米莉·狄金森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21761
  • 作      者:
    (美)阿尔弗雷德·哈贝格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美国现代诗先驱者艾米莉·狄金森权威学术评传
  索解诗人孤寂隐世的生活轨迹和神秘的内省世界
  美国《图书馆杂志》年度最佳图书
展开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哈贝格(Alfred Habegger),1967年在丹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长期执教于堪萨斯大学英语系,后辞去教职,隐居于俄勒冈州东北乡村——“失落的草原”。曾出版两本学术著作《美国文学中的性别、虚幻和现实主义》( 1982)和《亨利·詹姆斯和“女人的事业”》(1989),以及两本获奖传记:《父亲:老亨利·詹姆斯传》(1994)和《我的战争都埋在书里:艾米莉·狄金森传》(2001)。他的另( Masked: The Life of Anna Leonowens: Teacher at the Siamese Court、将于2014年出版。
  
  王柏华,复旦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副教授。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获得蹲士学位(1998年)。先后工作于北京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期间访学于哈佛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德保罗大学、、曾发表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巴特密(Donald Barthelme)中短篇小说选、英国小说家哈代(Thomas Hardy)长篇小说《心爱的》、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中国文沦:英译与评论》等多部泽著,论文多篇。近年来集中考察中英诗歌翻译,关注艾米莉·狄金森及其在汉语语境中的翻译和诗学。
  
  曾轶峰,首都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从硕士阶段起集中考察狄金森的涛歌及翻译.撰写硕:论文《寻找真正的艾米莉·狄金森:狄金森诗歌翻译研究》,后访学于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深入研究狄金森的作家身份问题。
  
  胡秋冉,首都师范大学比较文学学士,香港理工大学翻译与传译硕士,任教于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承担“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汁划”课题:“狄金森对余光中诗歌的影响研究”,论文刊载于《中国诗歌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最受欢迎、最难以索解的美国女诗人,一个永恒的神秘偶像。在这本刨根问底式的研究传记里,作者以前辈和当代学者的工作为基础,从法律档案、公理会记录、当代女性写作以及狄金森本人未发表的书札残简中,发掘出广泛的新材料,第一次从狄金森所在的时代语境中,彻底全面地描述了狄金森的成长,呈现出这个天才的形成过程及其旺盛的创作活动。关于狄金森的几个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作者也找到了最可取的答案:她是同性恋吗?令她明显倾心的那个人是谁?她为什么拒绝发表作品?而这种拒绝何以跟她的创作密不可分?这本传记揭示出狄金森为何既是她所在时代的一个女性,同时又是一个超越时代的创造者。
展开
精彩书评
  与理查德·休厄尔的传记相比,本书具有同样的非写不可的动力。不过,本书在某些方面更容易满足现代读者的兴趣。
  ——《芝加哥论坛报》
  
  本书达到了文学传记的最高水准。
  ——《出版人周刊》(星级书评)
  
  如果一本文学传记能让读者带着新的审美感受回访传主的创作,这当然是对它的最高赞美。哈贝格论述狄金森的诗歌最为拿手。
  ——《洛杉矶时报》
  
  一部精细之作,观点权威且不失稳妥,读来十分愉悦。本书的一个力度在于,它把狄金森本人的诗人意识轮廓鲜明地展现出来。
  ——《华盛顿时报》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部分评述诗人的艺术成就,可惜大多为引文的堆砌和作家之间的对比。总之,正如一篇书评所说,除了对个别诗作的分析不无趣味之外,这本读物对于研习狄金森的学生几乎没有什么价值。①此书被当做“狄金森传”引入中国,且参考价值如此之低,实在令人遗憾!难怪翻译成中文之后始终不见流传,似乎也没有什么反响。
  或许正是由于中文读者对狄金森的生平缺乏了解,而广大读者又好奇心切,于是,台湾的一家出版社很可能出于商业炒作的目的,把一部小说家虚拟的《狄金森日记》(吴玲译,赵卫民作序,台湾蓝平出版社,1999年11月)②当做狄金森的亲笔日记引入中国市场。这个中译本没有在任何一处指明这是一本虚构小说,而中译本序言的作者(或许出于无知)居然重复了小说作者杰米·富勒(Jamie Fuller)的虚构之语,确认日记出自狄金森之手。③随后,这部小说又在大陆出版,采用了新的书名((孤独是迷人的——艾米莉·狄金森的秘密日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并赫然标明“艾米莉·狄金森著”、“杰米·富勒注释”、“独家中文简体版权”的字样。④事实上,狄金森没有留下任何日记,据哈贝格先生的考察,目前已知的狄金森留下的类似日记的记录只有一条(见本书第207页)。
  看来,狄金森的传记来得太迟了。
  本书的作者阿尔弗雷德·哈贝格先生曾是美国堪萨斯大学的英语系教授,为了专心撰写狄金森的传记,他辞去教职,隐居在美国西部俄勒冈州人烟稀少的乡下——“失落的草原”(Lost Prairie)。
  ……
展开
目录
译者前言为什么“我的战争都埋在书里”?
中文版序


第一部分 1636-1830年
第一章 阿默斯特镇与父辈
刚毅与坚定的全副武装
击退逆流
耶鲁对阵阿默斯特慈善学院
熬过黑夜之黑
两性智力比较
第二章 蒙森的艾米莉·诺克罗斯
选乔尔兄弟任委员
贝特西姐妹与第一女性祈祷圈
狭窄受限的少女时代
赫里克学校
第三章 1826-1828年:迎娶艾米莉·诺克罗斯
“单身汉”对妻子有何要求
“单身汉”找到另一半
她没说出的东西
第四章 1828-1830年:釜底抽薪
出局
你知道,担子落在你身上
姐姐!为何泪水灼烧?
崭新的开始

第二部分 1830-1840年
第五章 1830-1835年:温暖而焦虑的家巢
危险的晚间寒气
变故
热情的小姨,满足的小孩
半个房子都不够我翻身的
她有没有说丢了行李?
第六章 1836-1840年:盗火者的童年
启蒙教育
儿童文学
放手不顾年迈的父母
艰难时世
议员的来信
阿默斯特最好的小姑娘

第三部分 1840-1847年
第七章 西街的最初岁月
初到西街
勇敢的新英格兰之声
雄伟的老房子金属于他们自己
我送你上那儿寻求进步
笔墨传达的“好哇”
证人
第八章 阿默斯特学堂
然后你会感到欣喜
没有舞蹈课
混乱
……
第四部分 1847-1852年
第五部分 1852-1858年
第六部分 1858-1865年
第七部分 1866-1886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