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沃霍尔的盛名,乃自己的成就。
声名大噪之后,他可以随心所欲,不断制造话题吸引媒体的关注,把媒体耍得团团转!
20世纪60年代,安迪·沃霍尔在他的工作室“工厂”(Factory)里作画,拍电影。那是属于他自己的“梦工厂”,是他的“私人好莱坞”。“工厂”里进出各色人等,无论是名流显要、艺术家,还是街头混混和妓女,都往来自如;这里弥漫着毒品和性,也颠覆着传统;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可能都已发生。
沃霍尔集各种身份于一身,画家、雕塑家、摄影家、电影人、小说家、剧作家、杂志主编、摇滚乐团制作人、电视人、演员和模特儿。在波普艺术和地下电影盛极一时的20世纪60年代初,在“后现代主义”和“借用”开始流行的70年代和80年代,沃霍尔处在最具创造力和最激进极端的艺术舞台中央,光芒万丈。在《金宝汤罐头》(Bo?te de soupe Campbell’s)、《玛丽莲·梦露》(Marilyn)和《电椅》 (Chaises électriques)大红大紫的时期,他才华横溢;而他离世前数月绘制《迷彩》 (Camouflages) 时,也同样了得。
安迪·沃霍尔留下了广为人知的名言:“我想成为一台机器”,“在未来,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白化病人般的苍白肌肤,浅金色假发和黑色皮衣,成了他一眼可辨的商标。其实,这放肆不羁的形象只是安迪·沃霍尔精心塑造的假面,他实际上是一位要求极其严格的艺术家。
越来越多的青年艺术家将安迪·沃霍尔奉为典范,视为艺术的新境界。米歇尔·努里德萨尼以沃霍尔的假想密友身份撰写了这部趣味横生、热情洋溢的传记,展现了这位20世纪艺术大师的个性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