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写了一年多的读书笔记。
以往读书,读便读了,要写成笔记,自然要多费功夫。于是这一年,常在下班后、盯完孩子功课后、等孩子入睡后,写起字来。读书的时间,写字的时间,都是从生活与工作的夹缝中挤出来的碎片。齐邦媛在《巨流河》里说,她常是在菜场、煤炉、奶瓶、尿片中偷得几小时读书,很幸福。我有同感,但也想,明明生活的连轴转,会让人有几分狼狈,为什么还会产生幸福感呢?
读书人在书的王国里大约都各有幸福路径,各有景致。我会想象这样的场景:生活的重负,在书里被别的东西消弭,而读书的种种体会,也在真实世界里或被印证或被抚慰。两个世界彼此相通,时而共振、时而相互消解,足以让人偷着开心,仿佛掌握了世上最神奇的秘辛、往来不同空间的魔法钥匙。
于我来说,读书是安放心神的最好方式。那些在书里遇见的丰厚灵魂,有世上最深沉的吸引力,那片空间之辽阔,放得下所有的悲与喜。自己可以掌握自己,这种感觉,当然幸福。
感谢先生,总是在我要挤时间看书写字的时候,变身“陪娃达人”;感谢始终在鼓励此书出版的好友们,整个过程,让我觉得有意思极了。
书单更新,这确实是件令人愉悦的事。
展开
但有的人不是这样的,在他们的世界里,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探究无限可能性的迷醉,完成智慧拼图的冒险,是一种无以言传的精神享受。真的是。于是我们一起读,就像探险归来分享彼此的奇妙发现。
—— 张立宪(读库主编)
一想到,人群中总有很多像何婕这样的朋友,经常安静地在那儿读着书,遇到好的,还常常推荐给别人,就突然觉得踏实一些,甚至感觉出一点儿文化上“薪火相传”的味道来!
——白岩松(著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