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秘密:货币数量、价格与分配》第1章意图说明本书研究方法,它也代表着作者对经济学的认识与看法;第2章到第4章力图通过演绎推理和归纳证实相结合的方式探究货币管理体制怎样逐步消除货币不稳定的风险;第5章到第8章则完全通过实证比较方式探讨不同货币管理方式所带来的后果;最后第9章试图给出“货币稳定方案”。
第1章经济学的因果——无中生有
把经济学认定为一门科学是研究探讨经济学的前提。否则,经济学观点就无所谓“对错”或“真假”,而是“我喜不喜欢的事情”,经济学也就失去学术研讨的意义。科学是以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其成果必须能够“致用”。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和他的老师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在合作出版的巨著《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一书中把实证科学分为两类:“一种是形式逻辑和纯数学,其作用是发现蕴含(Implication);另一种是实际科学,比如物理学、化学以及生物学,它们关心的是现实性。”a阿瑟·庇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在《福利经济学》(The EconomicsofWelfare)一书中的第一句话是:“当人们开始从事任何一项探索时,其目的不外乎是知识或者成果——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获得知识,就是为了知识所能带来的美好事物获得知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同样认为:“经济学的目的,第一是为求知识而求知识,第二是解释实际问题。”b“它(经济学)是一种纯粹的和实用的科学,而不是一门技术和方法。”c于是一个世纪之前,在马歇尔的努力下,经济学在英国剑桥大学被正式确立为一门学科。自此,经济学在科学的殿堂中正式登堂入室,摆脱了原来“小媳妇”模样一般的边缘学科身份,并在1968年成为诺贝尔奖的第六个颁奖对象。
不过,经济学的“科学性”直到今天都不能让人信服。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因果关系——“果”是人们意欲获得的事物;“因”是“果”的来源;科学家们穷其毕生梦寐以求的研究成果则是从“因”到“果”的“方法”。以居里夫人(Marie Curie,1867—1934)发明镭元素的提取过程为例,她所追求的“果”是“镭”元素;“因”是“沥青铀矿石”;“研究成果”则是提炼分离镭元素的“方法”。这就是说,任何一门科学不但有着清晰的“因”和“果”,而且有着清晰的“方法”。唯其如此,科学才可以通过“传授”的方式得以传承推广。但是,经济学迄今连公认的“教科书知识”都没有,更遑论进行“知识的传播与推广”。这在所有学科当中,堪称奇葩一朵。1891年,约翰·内维尔·凯恩斯(JohnNeville Keynes,1852—1949;以下称为“老凯恩斯”)——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Keynes,1883—1946)的父亲——在其著作中如此评价经济学:“如果一个学科的新花样层出不穷,旁观者自然要怀疑这个学科了。”a100多年后,经济学似乎仍然没有太大改观。英国文豪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当年对经济学家们的讥讽之语今天依然适用:“如果把所有经济学家首尾相接地排成一队,他们也得不出一个结论。”杨小凯(1948—2004)对经济学前景甚至达到悲观的程度:“现在的经济学相当于一加一等于二,只能解释最简单而不现实的事情,如果硬要急于应用,只可能是炼金术一样的东西。经济学的水平相当于当年的化学炼金术阶段,离实际成功的应用至少还有几百年时间。”b既然经济学的面孔一个多世纪都没有什么变化,人们置疑经济学的“科学性”也就再正常不过。2012年,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1910—2013)不无感慨:“经济学已经坏掉了!”那么,经济学是不a 老凯恩斯:《政治经济学的范围和方法》,党国英、刘惠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第5页。b 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7页。是确实坏掉了?在哪里坏掉了?怎样坏掉的?要回答这些问题,只有回到科学研究方法对经济学进行重新审视。
一、经济学的“果”
科学实践是从“因”到“果”的转化过程,但是科学研究工作却是由“果”到“因”的寻找过程:科学家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必须是也只能是研究、分析、确定“果”。
农业的出现无疑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甚至是起点。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 North,1920—2015)因此将农业社会的出现称为“第一次经济革命”。随着农业的出现和产权的确立,剩余财产便随着农业的发展逐渐成为常态,这是人类之前依靠狩猎和采集根本无法实现的。出于对剩余财产的追求,人们既需要扩大种植和养殖的范围,又需要提高种植和养殖的产量——科学就此应运而生。按照《国富论》中“财富自然增长的顺序”,制造业和贸易也随着农业的逐步繁荣得以产生和发展。如此,物质丰富和科技进步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剩余财产的范围逐渐从剩余食物发展为各种享用物品,人们对剩余财产的占有目的也从生存转向享受。作为一门科学,经济学几乎是和其他科学同一时间出现和发展。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出现经济思想的萌芽,比如色诺芬(Xenophon,前427—前355)的《经济论》、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在《理想国》中谈到的“社会分工论”、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在《政治学》和《伦理学》中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其原因无非在于,经济学和其他科学一样能够满足人们的“现实性需要”。1776年,随着《国富论》(An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一书的问世,经济学终于从历史的子宫里呱呱坠地。
《国富论》一书的书名告诉我们:经济学之果乃是“the We a l t h o fNations”,即“国民财富”。他对“Wealth”的解释是“AccumulatedFund”,通常译为“积累的资源”;衡量国民财富的标准是“Revenue”,即“岁入”,通俗地说就是“一国国民每年消费的全部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a马歇尔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一书中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科学。财富就是能够直接或者间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财货(Economy goods)。”所谓经济财货,是“可以用于私人占有和交换的东西”b,马歇尔称之为“National Dividend”,通常译为“国民所得”或“国民收入”,即:“作用于一国自然资源的劳动和资本,每年生产一定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包括服务在内的商品总净额。这是该国每年的真正纯收益或净岁入,或国民所得。”c但是马歇尔的观点存在逻辑漏洞:“产出”未必能够“满足欲望”,除非它被用于“消费”。因此阿瑟·庇古认为:“那些财货和劳务,并且只有那些实际上能够被卖钱的财货和劳务才能被算做国民所得。”d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1867—1947)在《利息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est)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享用的物品才是最后的收入。”e所谓“享用的物品”,当然就是“消费”。米塞斯则如此理解上述观点,他说:“一般将经济财(Economic goods)分为两大类:一类直接满足人类之需求,称为消费财(Consumption goods),或初级商品;另一类间接满足人类之需求,称之为生产财(Production goods),或高级商品。”f上述观点一脉相承至此,经济学的“果”就有了最终答案,即“一国居民每年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的各种商品(服务也是商品)”——这才是真正的“国民收入”。2013年3月19日,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Robert Z.Aliber在北京举行的“首届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中国峰会”上如是说:“说到中国的目标,中国可能会说要赶超其他国家,我认为这不应该是目标,目标应该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如果中国的目标是追赶西方其他国家,那就会落入一个陷阱。”据此,“国民收入”至少应当包含三层含义。
首先,当国家出现之后,经济活动便以国为界。所以,“国民”指的是“一国所有居民”,而非“某个人”或某个“企业”,更不是“政府”或“国家”。“国民收入”是“人的收入”“人的消费”,因为只有“人”才会消费。用欧文·费雪的话说:“一个公司就其本身而言是不能有净收入的,因为公司是虚构的人而非真实的人。每一项目都毫无例外地要进行复记,它的股东可以从中获得收入,但公司本身却没有任何收入。”a所以,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指标是“人均国民收入”,而不是国民收入总量。经济学研究目的的“人性”,决定了经济学家必然会面对斯蒂格勒(George JosephStigler,1911—1991)的“遭遇”:如果你说自己是个物理学家,听者会回应:“物理学我不懂”,而不再说下去;但如果你说自己是个经济学家,听者会回应:“经济学吗?我不懂,但我认为……”
其次,“国民收入”是整体概念,个人和企业谋求收入之增长,不在经济学研究范畴之内。这就意味着经济学者们的理财或者投机水平当然与常人无异,表现出正态分布:欧文·费雪因为投机而在大萧条期间破产;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同时也是极为成功的商人和投机者;更多的人则与普通人无异。同样,经济学者不是企业家,他们不可能给企业家提出企业经营方案。所谓“经济学家”,必然是也只能是以“国民收入”作为研究对象的学者。
最后,国民收入的研究当然是以可持续提高为目的,而非以短期提高为目的。
至此,我们可以给出一个合理的经济学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学问。这就意味着,经济学本身就是“发展经济学”,同名的经济学分支Development Economics其实是个“伪概念”。1998年,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Lucas)如此评价“经济发展问题”:“我只不过是要说明和解释不同国家及其不同阶段从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长率所表现出的模式问题。这个定义或许太狭隘,但是考虑到收入模式(incomepatterns)时,我们会考虑社会的许多其他方面。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将经济发展限定在这个定义上,直到它将我们引向一个更明晰的关于经济发展的含义。”
经济学之“果”的性质,是其区别于其他科学的关键所在:其他科学之“果”大多是“数学集合”概念,科学家的研究对象通常只能锁定“集合”中的某一“元素”,否则根本无从下手。不但不同科学家的研究目的各不相同,并且某一“元素”的研究取得成果之后,其他科学家通常只能另行选择其他“元素”作为研究目的。唯其如此,其他科学往往被分解为具体的门类,比如化学至少可以被分为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多个门类,物理学、医学、生物学莫不如此。但是,“国民收入”根本就不是数学概念,它也不能被分解。这就意味着,经济学研究目的具有唯一性。那些从“非国民收入角度”试图对经济学进行分解所形成的“经济学分支”,都无异于盲人摸象。经济学的全部研究工作必须以“国民收入”始,以“国民收入”终;经济学的所有概念,也都必须从“国民收入”角度出发去定义,否则就会产生完全不必要的争论和歧义,导致所谓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或者“见仁见智”。用欧文·费雪的话说:“收入(Revenue)是经济学的起点和终点。”
^
第1章 经济学的因果——无中生有 / 1
一、经济学的“果” / 5
二、寻因的方法——第1 是逻辑,第2 是逻辑,第3 还是逻辑 / 9
三、“因”在哪里? / 22
四、经济学的错与对 / 27
第2章 黄金十字架 / 41
一、信用的诞生 / 43
二、金银币的烦恼 / 47
三、“逼上金山” / 55
四、“黄金病” / 69
五、黄金战争 / 77
第3章 财政政策:价格构成三部分的均衡 / 85
一、“穷”途末路 / 88
二、是“改革”还是“革命”? / 104
三、新政(New Deal) / 110
四、成果的推广 / 122
第4章 货币政策:价格水平的稳定 / 129
一、记住这一年吧 / 132
二、上下求索 / 139
三、利率的障碍 / 149
四、自由利率和自由汇率 / 162
第5章 危险的银行 / 169
一、积重难返——日本 / 172
二、利率自由放任的后果——英国 / 185
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美国“次级贷危机” / 197
四、金融赌博与无效交易 / 200
第6章 良币驱逐劣币 / 209
一、自由的反复——英镑的沉浮 / 212
二、“来自竞争的繁荣”——德国马克的崛起 / 218
三、跌落陷阱的日元 / 223
第7章 影子货币(The Shadow Currency)之祸 / 237
一、国际货币国的“通缩烦恼” / 240
二、虚假的繁荣——重商主义者 / 254
三、殊途同归 / 261
四、“不自由”的自由港——影子美元 / 272
第8章 对后来者的诅咒与赌博式冒进 / 281
一、从专制到“自由放任”——墨西哥 / 284
二、无独有偶——泰国 / 297
三、并非“奇迹”——中国 / 303
四、“摸着石头过河”——欧元区 / 312
第9章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货紧缩危机”与“合作博弈” / 335
一、国际货币的“负利率”时代 / 341
二、不动产泡沫与债务扩张 / 345
三、货币稳定方案 / 348
价格上涨过程中带来人们“生意不错”或“繁荣时期”的观感只是代表了普通企业主作为“借款企业主”的观点,并不代表“贷款者”即工薪阶层或劳动者的意见,他们中的大多数长期痛苦并沉默着——为更高的物价买单,却得不到相应的更高收入。
——欧文·费雪
货币不过是交易的媒介,如能使商品交易之进行较物物交易更为顺利,即可谓完成其使命。若企图从货币方面展开经济改造,除了通过信用之扩充而予经济活动以人为刺激之外,不会有何重大成就。我们必须重复强调者,此项刺激势必导致危机和恐慌。经济危机之循环发生,乃是政府不顾过去经验之教训及经济学家之警告而企图以增加信用方法来刺激经济活动的后果。
——米塞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