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江右访古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0060130
  • 作      者:
    许智范著
  • 出 版 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许智范,1946年3月生,毕业予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南方文物》主编、江西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兼任江西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江西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理事。已出版专著《中华青铜》《寻古觅珍》《学旅行吟》《吉州窑瓷》《赣风鄱韵》;为《南方文化与百越滇越文明》《江西风物志》《文化职业道德》等书籍的主要执笔者或兼统稿者。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西分册》;参加编著《江西通史》《江西文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江西卷》《南昌百科全书》等。200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1月受聘为江西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展开
内容介绍
  《江西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丛书:江右访古》主要内容包括:江西墓葬考古概说、从出土文物看古代音乐戏剧、珍品荟萃、吴城商代遗址考古记、龙虎山崖墓探秘、明朝益藩王墓发掘纪实、江西省博物馆开放的四个展览、赣鄱考古吟草、江西历史文物选粹、鉴赏文物珍品探寻历史遗踪、江西馆藏书画集锦、文博锦苑寻芳撷英等。
展开
精彩书摘
  《江西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丛书:江右访古》:
  一、世界文化遗产
  江西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历史遗存,在全国都具有比较优势。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世界文化遗产内容包括纪念物、建筑群和场所,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中国现有世界文化遗产和双重遗产35处,江西庐山为世界文化景观。199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将庐山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作出如下评价:“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寺观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庐山由此成为我国首个“文化景观”类世界文化遗产。
  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与名村
  1.历史文化名城
  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由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1986年、1994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了3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1年至2013年国务院又增补了一批,目前全国共有121座,江西的南昌市、景德镇市、赣州市位列其中。江西省1991年开展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认定工作,1991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一批井冈山市、瑞金市、九江市、赣州市、吉安市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赣州市晋级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此,江西省现有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此外,江西省还有南昌市3条、赣州市5条、景德镇市6条、瑞金市3条历史文化街区。
  江西省省会南昌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名城。它自秦汉以来直至近代一直扼据南北交通要道,是粤、闽及长江中下游和北方地区物资的中转站,也是历代重要的军事据点和行政的高级治所。
  地处赣东北的景德镇是闻名遐迩的瓷都。这里早在唐代就已开始烧造白瓷,宋代产品以影青瓷著称于世,元代烧制成功青花、釉里红瓷器,到明代开始成为我国瓷业的中心,迄今仍保留有以御窑厂遗址、湖田窑遗址为代表的大批古窑址,还有宋代红塔和明代民居、街道等古代建筑。
  赣州是江西保存最为完好的历史文化名城,现仍完整地保存了宋代城市的格局,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宋城。
  2.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对于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由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组织评选公布。从2003年起至2010年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先后公布了5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数量达到350个,其中名镇181个,名村169个,江西有4个镇、17个村位列其中,名镇名村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
  江西的古村镇资源非常丰富,据黄浩先生统计,截至2008年,江西省境内1293个乡镇的15303个村还保存着众多原生态的古村落,这些古村镇形态真实地反映了它们开基选址、变化发展与地形地貌以及当时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特别是许多古村镇还保存着大量自明代以来优秀的传统民居和其他历史建筑,今天都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
展开
目录
学苑求索
文化遗产与江西发展
中华先民的图腾崇拜
赣境青铜文化探讨
由考古资料探索商周江西社会
赣地越文化遗存探索
秦汉时期的江西文化
南昌历史文化与文博事业发展
江西古陶瓷研究综述
江西墓葬考古概说
从出土文物看古代音乐戏剧
珍品荟萃
吴城商代遗址考古记
龙虎山崖墓探秘
明朝益藩王墓发掘纪实
江西省博物馆开放的四个展览
赣鄱考古吟草
江西历史文物选粹
鉴赏文物珍品探寻历史遗踪
江西馆藏书画集锦
文博锦苑寻芳撷英
往事回眸
凡夫琐事萦心怀
京华忆旧
军马场里新伙夫
安源山麓喜相逢
李讷学姐您好
爱写地书的老父亲
为陈铁夫老师送行
怀念王侠同学
陈文华教授一路走好
未名湖我心中的湖
附录:记者妙笔
爱上江西的老人——许智范老师
江西学者许智范在文物考古中追寻历史遗梦
他四十年发掘清理上百座古墓葬
南昌封存千年的秘闻
历经五百年王妃容颜依旧
爱我江西故土难离(代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