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奋精神六讲》:
《生活》周刊最初是一份青年职业教育指导性刊物,韬奋接办后,使其内容得到迅速的拓展,除职业教育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求学、求职、婚姻、恋爱、交友、购物、文化艺术等无所不包。韬奋和编撰人员无不认真撰稿,诚恳回应读者的需求,其内容、精神与刊名“生活”真正做到了名副其实,深得一般市民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喜爱。不过,平心而论,这个时期的《生活》,还只是一份以市民趣味为主要风格的文化修养类刊物。虽然说,韬奋接办《生活》周刊后,是以一种比较积极、融洽、和谐的状态开始起步,形成了很好的人气,但这只是起步阶段。刊物尽管对“小人物”充满同情,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现实,要奋斗自救,但总体上还只是一份脍炙人口的文化修养类刊物。
韬奋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正义感的青年知识分子。面对杂乱落后的社会和民生凋敝的现实,他不可能甘于让一份关系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周刊,永远停留在满足市民趣味的生活文化类刊物的层面上。
早在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韬奋还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上学时,就积极投身这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学生运动,参加了宗旨为“唤醒农工商各界,共做救国事业”的上海《学生联合会月刊》的编辑工作,成为“五四”时期的学生领袖。他在圣约翰大学的校刊《约翰声》上发表了《青年奋斗之精神与国家前途之希望》一文,号召青年们“坚持其奋斗精神与社会腐败恶习宣战也”。他认为:“吾国前途之希望,其在青年奋斗精神乎!”(《韬奋全集》第一卷,第171页)由此足可以看出韬奋的远大志向。他撰文道:“吾意以为吾侪任事之时,一方面知其为一家之分子,一方面知其为社会一分子,一方面忠于其本身事业,一方面尤当热心协助社会上之公益事业……苟心目中有是鹄的,一旦有此地位与能力,亦不至流人贪官污吏,或贪酷残忍之资本家。”(《韬奋全集》第一卷,第219页)这充分展现了韬奋所具有的斗争精神。他的远大志向和斗争精神,必然要在他的新闻出版工作中顽强地表现出来。
事实上,韬奋在《生活》周刊上一直积极主动地宣传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用了大量篇幅介绍孙中山生平,全面系统地介绍孙中山的政治主张,介绍并维护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的形象,坚决回击社会上的流言蜚语。他主动介绍印度民族英雄甘地,赞颂甘地坚决反抗帝国主义的横暴,撰文指出:“中国诚欲从万丈深渊中自拔出来,以救国家为己任者,必须具有甘地的牺牲自我艰苦卓绝的人格和精神。”他十分关注中国妇女的地位和教育的改革等关系到人民大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而一旦刊物接触到具体的重大问题,韬奋立刻迅速站在人民大众的一边,毫不犹豫地走向斗争的第一线。
第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生活》周刊对济南“五三”惨案的强烈反应。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派出四个集团军,继续进行北伐,以图统一北方。支持张作霖的日本田中内阁以“就地保护侨民”为借口,决定第二次出兵山东,阻挠北伐军北上。5月3日,日本军队按照预谋向北伐军驻地发起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将北伐军七千余人缴械。日军又以种种借口在济南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中国人在马路上行走,在商店里买东西,甚至在澡堂里洗澡、在理发店里理发,只要被日本兵碰上,立即遭到杀害。日军还唆使日侨“义勇团”杀害平日有反日言论或者取缔过日货的中国学生、工人、店员。一时间,济南成了日寇屠杀中国军民的杀人场。在5月3日这一天里,被日本侵略者野蛮屠杀的中国军民就在一千人以上,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五三”惨案。对此,韬奋的《生活》周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激愤,连续两个半月,刊登黑体大字标题“时刻勿忘暴日强占济南的奇耻”以示抗议,并发表了《济南惨剧后我们应该怎样?》等文章,愤怒控诉日军暴行,号召人民团结一致抵抗日寇侵略。《生活》周刊正义凛然,锋芒铮铮,一时间,令广大读者为之振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