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翁同爵家书系年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621268
  • 作      者:
    翁同爵著
  • 出 版 社 :
    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翁同爵(1814-1877),字玉甫,翁心存次子,翁氏叔伯中排行第五,故翁同龢称其为五兄。道光三年九月,翁心存叔父翁颖封卒,因其子翁庆贻早亡,翁同爵过继给翁颖封为嗣孙。
  咸丰元年五月,翁同爵考取荫生,取一等第二名,引见内用,以主事签分兵部,在武选司行走。是年秋,其父翁心存典顺天乡试,翁同爵回避不考试,即告假出都。咸丰二年八月,应顺天乡试不第,自是绝意制举业。
  同治元年二月,翁同爵京察一等引见,记名以道府用。同治三年九月,翁同爵奉旨授湖南盐法长宝道。历任湖南盐运使、湖南按察使、湖南布政使、四川按察使、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同治十三年九月,翁同爵补授湖北巡抚,兼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光绪元年五月,翁同爵兼署湖广总督。光绪三年八月初一日病逝于湖北任上③。
  国家图书馆藏《常熟翁氏家书》七函二十四册,保存了翁氏兄弟、子侄之间的家书,总计约九百馀通。其中翁同书家书一百五十馀通,包括致翁同龢家书十馀通;翁同爵家书三百馀通,其中致翁同稣家书七十馀通,其馀为致翁曾翰家书。翁同稣家书二百馀通,内有致翁同爵家书近十通,致翁斌孙家书近二百通,致翁曾翰、曾桂等子侄辈家书数通;另有翁同福、翁曾翰、翁曾荣等人家书近二百通。翁氏家书对研究翁同龢及其家族政治、社会活动,进而研究晚清政局、重大历史事件,具有很高史料价值。
  家书,是写给父母、兄弟、子女等家人的书信。既然是写给家人,心有所思,笔有所述;字里行间,少了与外人说话行文的讳饰与应承,是主人公最直接的情感流露,亦是最真实的历史记录。翁心存历官工部、刑部、兵部、吏部、户部尚书,直至入阁拜相,是道咸两朝重臣;翁同龢先后为同治、光绪两朝帝师,曾两度入值军机,历官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其举手投足,对清末政治有一定影响。翁同爵亦是晚清重臣,惜一直以来关注者颇少。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二辑):翁同爵家书系年考》辑录国家图书馆藏《常熟翁氏家书》中的翁同爵家书,并加以系年考证。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二辑):翁同爵家书系年考》中所列诸通家书,原稿并没有自然分别每通家书的起止,多数家书是根据其上下文连续内容,或笺纸间的骑缝印鉴而置为一通;或据其整体内容、时间而归为一通;或分列两处,另加按语考证。故《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二辑):翁同爵家书系年考》中所列诸通家书,与实际数量或有出入。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二辑):翁同爵家书系年考》家书以收件人的长幼为序;同一人之下多通书札者,以书札时间为序;其时间相同的,则以原稿前后为序。
  每通以家书最后日期作为小标题,并在其后增加公元纪年,以圆括号标注其后。
  原稿中补充说明的夹行小字,移人正文相应位置,并加圆括号,以示区别。表示自谦的小字如“男”、“兄”、“走”等,改用正文字号。表示尊称而换行另起的文字,如“国恩”、“祖德”、“祖母”等,整理时不再换行,而是根据其内容正常排列。
  原稿虫蛀或残缺处的文字,约略可计数者,以“口”表示;不可计数者,以“……”表示。另有个别不能辨认之字亦用“口”表示。
  原稿部分信札装订间有前后错乱,据其内容列入相应函件,并于按语中略作说明。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二辑):翁同爵家书系年考》根据《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的体例要求,家书释文以简体横排,除涉及人名、地名和其他等特殊情况,不宜一律改作简化字,其他尽量使用通行的简化字。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二辑):翁同爵家书系年考》:
  44.同治五年八月二十七日(1866-10-5)
  叔平吾弟足下:
  月之初四日接到七月初九日手书,敬悉母亲大人慈躬康泰,吾弟侍奉万福,曷胜欣忭。兄于初七日、廿一日曾两具寸函,交柳参将及折弁易涣带去。未审何时可达。近日不接京信者又二十馀日矣。颇深盼望。吾弟日侍圣学,诸宜谨慎。每日寅入申出,已极劳顿,外间酬应概宜谢却。城内寓所似不可少,以备严寒大风日,期可以就近休息,切勿惜小费而罢之为嘱。李兰生丁忧夺情入直,诚属朝廷不得已之举。兰翁似宜移孝作忠,以国事为重也。湘省现尚安静,年成亦平平。惟新谷登场,而米价不减,来春青黄不按时,颇为可虑。
  兄回本任后,公事稍闲,甚觉安适。近日遣刘升回家迎家累,殊非本怀也。四国新事未知若何?此间谣传过甚,恐未必确。下次书来可略言之。汤敏斋丈已于今日登舟回乡,大约于仲冬月杪可抵苏州,或即在彼度岁。此间秋暑颇盛。近日起西北风始凉爽,可服袷衣。兄日来身体甚好,肠红亦已止,可慰远念。此布即颂侍祺不备。兄同爵顿首启(上钤“玉甫手缄”朱文方印)。八月廿七日申刻。
  【按】此札笺纸钤有“玉甫手缄”朱文骑缝方印,写于同治五年八月二十七日。是年七月初四日,李鸿藻(兰生)嗣母去世。因“兰生于书房最吃重,今以忧去,益难措手矣”,故“欲令百日后在书房当差”;李鸿藻反复奏恳,“吏部代奏,复奉懿旨仍留军机”;七月二十一日,翁同稣等人“递联名请准李鸿藻终制疏”;十月十六日,“李鸿藻辞折由军机处代递,上谕准其宽予假期,候病痊照常入直”。李鸿藻先后四次上疏请终制,“卒得请而归”,丁忧守制三年,同治八年(1869)期满回任。
  45.同治五年九月二十九日(1866-11-6)
  叔平吾弟足下:
  前因久未得家书,望眼欲穿,寝食俱废。嗣于月之十八日方接八月十六日京寓所发第十号家信,敬悉母亲大人慈躬康泰,吾弟侍奉万福,曷胜欣忭。吾弟日侍经帷,身体宜格外保养。故兄意总须于城内觅屋数椽,以便风雪日休息之所。倘天晴日朗,仍可出城,万勿因惜费而置之为嘱。兄回任后公事清闲,近体甚好。湘省今年数月不雨,故农田皆嫌旱,而天气亦炎热异常。直至九月初方得透雨。天时渐凉,今已可服重棉矣。
  京中诸戚友今年馈岁之资似不能如上年之一概致送。吾非吝此笺笺者。第上年借款今日方能了清。故不愿再向人借贷。且上年因兄出京时,诸君皆置酒饯别,而行时未能将意。故不得不有此举。今年则来信寥寥,故人之情日渐淡薄,兄亦可以不必典衣饷客矣。然受恩师门及枢廷要人,拟仍旧致送,于十月内筹措一竿之数汇京。届时祈吾弟与筹儿斟酌之为幸。如尚不敷,可于寄家用项内提出付用。俟兄处再寄家用者可耳。草此布达即颂侍安,并问秀姑娘好。兄同爵顿首启(上钤“玉甫手缄”)。九月廿六日。
  杨性农上年作先公神道碑,兄于岁暮送润笔五十金(未曾言明润笔)。伊此次来省,将原银璧还,再送往复不受。易以书画袍桂等,亦不纳。盖伊近日作一荡平粤寇颂,欲进之朝廷,宣付史馆,以传不朽。有意乞吾弟表上之。兄已告以舍弟人微言轻,不敢造次。今伊有致徐荫翁一书,大约亦此意。吾弟可作一谢函,复其前书,并言颂极好,俟商之同人可否上达,以酬其意也。颂文录去。玉甫又书,廿九(上钤“玉甫手缄”)。
  ……
展开
目录
致父母函
1.道光三十年四月初四日(1850-5-15)
2.道光三十年五月二十五日(1850-7-4)
3.道光三十年七月十四日(1850-8-21)
4.道光三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850-9-2)
5.咸丰六年四月二十四日(1856-5-27)
6.同治三年十月三十日(1864-11-28)
7.同治四年三月二十日(1865-4-15)
8.同治六年二月初七日(1867-3-12)
9.同治六年九月二十六日(1867-10-23)

致翁同稣函
1.咸丰元年闰八月二十一日(1851-10-15)
2.咸丰元年九月初八日(1851-10-31)
3.同治三年十一月初七日(1864-12-7)
4.同治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864-12-27)
5.同治三年十二月初三日(1864-12-31)
6.同治三年十二月十一日(1865-1-8)
7.同治四年正月十七日(1865-2-12)
8.同治四年二月初八日(1865-3-5)
9.同治四年二月十一日(1865-3-8)
10.同治四年二月十三日(1865-3-10)
11.同治四年三月初六日(1865-4-1)
12.同治四年三月初九日(1865-4-4)
13.同治四年三月十九日(1865-4-14)
14.同治四年三月二十七日(1865-4-22)
15.同治四年四月初十日(1865-5-4)
16.同治四年四月二十日(1865-5-14)
17.同治四年四月二十五日(1865-5-19)
18.同治四年五月十三日(1865-6-6)
19.同治四年五月十六日(1865-6-9)
20.同治四年五月二十六日(1865-6-19)
21.同治四年闰五月十九日(1865-7-11)
22.同治四年闰五月二十七日(1865-7-19)
23.同治四年六月二十七日(1865-8-18)
24.同治四年七月二十四日(1865-9-13)
25.同治四年七月二十七日(1865-9-16)
26.同治四年八月二十六日(1865-10-15)
27.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七日(1865-11-15)
28.同治四年十月二十七日(1865-12-14)
29.同治四年十一月初六日(1865-12-23)
30.同治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866-1-12)
31.同治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866-1-13)
32.同治四年十二月十九日(1866-2-3)
33.同治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866-2-4)
34.同治五年正月初六日(1866-2-20)
35.同治五年二月初八日(1866-3-24)
36.同治五年二月初九日(1866-3-25)
37.同治五年二月二十六日(1866-4-11)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