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转入航空业之前都是商人,哈罗德·比克斯比虽然毕业于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并曾任银行副总裁,却属于特别保守的类型。比克斯比曾为自基蒂霍克之后最著名的美国航空成就做出过至关重要的贡献——他的圣路易斯大学俱乐部策划资助了林白的单人横跨大西洋飞行,为此林白将他的飞机命名为“圣路易斯精神(Spirit of St.Louis)”号以示尊敬。后来,比克斯比的银行为一个房地产项目发售债券,该项目被大萧条打击得粉碎,虽然比克斯比对此不负法律责任,但他一定是觉得自己在推销宣传中做过个人承诺,因此他自己掏钱补偿了投资者的损失。在他因与林白产生联系而向航空业迈进了一步之后,就是这样一个举措决定了他被泛美航空聘用。比克斯比把四个女儿和太太留在了美国,邦德温和逗趣地试探,问比克斯比是否后悔第四个女孩的到来。
比克斯比笑道: “我搂着三个皇后时还从来没想过别的事情。”
即使在航空界,比克斯比都比邦德更有“建树”。邦德在中航的工作就是在商业航空最遥远的边缘地带用陈旧的设备和原始的设施挣扎前进,只要他保持中航有偿付能力,他就保得住工作——而在他身后,寇蒂斯一莱特公司被经济灾难的方方面面纠缠得一筹莫展。比克斯比在泛美航空的上层是成功人士,国际航空界已经升起的明星,还得到谜一样的泛美航空公司总裁胡安·泰利·特里普(Juan Terry Trippe)的充分信任。
……
展开
——詹斯·布拉德利(James Bradley),《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作家,著有《父辈的旗帜》和《皇家邮轮》
★“太多的人以为太平洋战争始于日本人毫无来由地对夏威夷的偷袭,克劳奇的书生动地解释了1930年代,美国人在中国的商业利益是怎样引发了珍珠港事件的。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讲述了富有进取精神的泛美航空公司飞行员们建立了一家有开拓性的航空公司,飞越喜马拉雅山,在拯救中国上助力,从而改变世界,成为航空英雄。”
——詹姆斯·D.霍恩费希尔(James D. Hornfischer,《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著有《锡罐水手的最后一站》(The Last Stand of the Tin Can Sailors)和《海王星的地狱》( Neptune's Infer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