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乔健口述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2122772
  • 作      者:
    李菲[编著]
  • 出 版 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人类学研究历经了漫长的发展,从西学东渐时期的艰难开拓到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学科奠基,再到强调本土化的学术自觉和全球语境下的多元对话。如今,在海峡两岸人类学家的共同推动下,这门学科迈入了历史新纪元。在此过程中,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与人类学研究者的学术成长经历逐渐交织为海峡两岸学术共同体的历史记忆。这些弥足珍贵的记忆不但凝聚了研究者个体“小我”的生命体验,也如一条条溪流汇集成为人类学学科发展的鲜活“生命史”,成为中国人类学研究者代代传续的宝贵学术遗产和精神遗产。
展开
精彩书摘
  母亲一接到父亲捎来的信,就带着三个小孩坐着骡车赶紧往孝义去。路途当中要经过一座桥。桥头有“伪军”站岗,负责盘查往来行人有没有带什么违禁物品。住在孝义的二姑母家姓李,我们到了孝义就住在她家里。
  二姑母家的院子不小,那时候驻扎着阎锡山的部队。士兵们见到我跟弟弟两个小孩子觉得很好玩,平日空闲时就天天跟我们一起玩,还带我们去参观他们放置武器的房间。那里面有枪,有手榴弹,还有很多子弹。我跟弟弟见到这些东西很是兴奋,一心想要偷拿一些带回洪山村。等回去后我们跟堡外的小孩子们打架时拿出来用,就可以打他们个落花流水。北方的房子门都很大。阎锡山的部队驻扎在百姓家里,没有专门的武器库,因此放置武器的房间房门上面上了锁后,下面还留着一个很大的缝。大人虽说进不去,但小孩子却可以钻进去。于是,我就带着弟弟、妹妹去偷手榴弹。弟弟个子比较小,我就叫弟弟钻进去,自己带着妹妹等在外面。等弟弟拿到手榴弹后,我们就一直把它带在身边。每次去外面玩的时候我们还总拿那个手榴弹出来假装拉着玩,也不知道这个东西有多危险。后来,阎锡山的部队从二姑母家离开的时候,突然发现少了一个手榴弹,就来问我们。我们几个当然都说自己绝对没拿过。
  等到快要离开孝义的时候,大人也怕我们几个小孩子私下带一些违禁物品,就来检查我们的东西。我们也很聪明,在大人们检查时就把手榴弹偷偷藏在厕所里。母亲带着我们离开孝义时已经是冬天了。我们一个个都穿得很厚实,我就把手榴弹偷偷藏在身上穿的厚棉袄下面。在回介休洪山村的路上,我们再次经过那座设有关卡的桥。恰好替我们赶车的人跟站岗的“伪军”比较熟,因此他们没有对我们进行仔细的搜查就直接放行了。就这样,我们三个小孩偷偷把手榴弹一直带回了洪山村。
  洪山村是日占区,村里驻扎着日本鬼子的军队。有一天,一个亲戚来我家里跟母亲讲些事情。说完话后,他到箱子里面找什么东西,突然就发现箱子里藏着个手榴弹。我母亲跟他当时都被吓坏了。外面就是日本鬼子的军队,一旦发现家里还藏了这么个东西,还怎么得了!好在这个亲戚胆子比较大,我母亲就拜托他一定要把这个危险的东西尽快处理掉。他就找了个机会把那个手榴弹带出去远远地埋掉了。母亲为此狠狠责骂了我们一顿,我们却还觉得手榴弹丢了很是可惜。
  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时候我们真是年纪小不懂事。如果我们真的拿着那个手榴弹去跟堡外的小孩子们“开仗”,那是会炸死人的。这么危险的武器,我们小孩子却还一直拿着它当作玩具来玩耍。如果说过桥的时候被伪军发现,或者是被村里的日本鬼子发现了,那还得了?小孩儿家带个手榴弹干什么?一定就会说是大人带的,那样一来,全家就都跑不掉了。在大人们的印象中,其实我们几个孩子小时候并不算是很调皮的,可却偏偏干出了这么一桩危险的事情,让家里人着实吓了一大跳。一直到后来,家里头还成天都会拿这个事情来讲我们,真是让人又是害怕又是好笑。秋林团聚跟父亲在孝义会面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43年,战事略有喘息。父亲就趁着这个机会从洪山村接母亲和我们去秋林跟他团聚。父亲当时弄来了一辆大车替我们运送行李。我母亲带几个孩子,还有我大舅母和她的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外加一个护送我们的人,一共九个人,赶着车沿着黄河岸边慢慢前行。走到克难坡,行李车就过不去了。我们一行人便下了车来,骑马通过壶口瀑布的吊桥,抵达了秋林。
  从1937年到1943年,我们一家人差不多分开了整整六年才又团聚。父亲跟母亲相聚后,又生了三个小孩。其中最大的三弟跟我二弟的年龄相差了八岁。因此父亲母亲便把我们三个在太原出生的大的叫作“大三组”,到秋林以后出生的这三个小的就叫作“小三组”。
  在秋林的那段日子,我们几个小孩子特别喜欢跟父亲在一起。一有时间就跑到父亲的报社去看报纸是怎么印出来的。到现在,我都很喜欢油墨的香味,因为那种味道总会让我想起那段儿时的岁月。
  ……
展开
目录
关于“中国人类学家口述史文库”意义的对话(代序)
第一部分故国家园
第一章 故乡与家世
一、我的祖辈
二、回忆父亲母亲
三、我的兄弟姐妹
第二章 我的童年
一、幼年时光
二、回到太原
第三章 从大陆到台湾
一、离开大陆前夕
二、战乱求学
三、去国怀乡

第二部分 宝岛回忆
第四章 中学时代
一、初到台湾
二、中学时代
第五章 台大岁月
一、冷门里的大学生活
二、叩响人类学研究的大门
三、台大逸事
四、大学四年的尾声
第六章 怀念师长
一、李济先生
二、凌纯声先生
三、芮逸夫先生
四、卫惠林先生
五、陈奇禄先生
第七章 考入台大研究所
一、免服兵役
二、研究所的学习经历
三、治学之道的初探索

第三部分 赴美留学
第八章 小镇绮色佳
一、从台北到绮色佳
二、大学城的愉快生活
三、编撰《文言文入门》
第九章 求学康奈尔
一、博士阶段的学习
二、探访印第安文化
三、拿瓦侯印第安保留区的田野调查
四、拿瓦侯传统与美亚文化关联研究
二、为学不忘桑梓
第二十章 两岸学术交流
一、与大陆学术界的接触:从起步到深入
二、助力中国人类学研究迈向世界舞台
三、参与“人类学高级论坛”
第二十一章 回望二十载: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
一、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
二、回忆费孝通先生
结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访谈手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