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康坦言,关注鱼类渗透压问题完全得益于李 约瑟①的资料贡献和成果推荐。他先后两次独立进行 了有关斗鱼渗透压调节的实验和研究,主要从李约瑟 带来的大量英文文献中受到启发。有一天刘建康发现 了几篇关于鱼类渗透压的文献,便想着通过实验来探 讨其中的真伪。而选择“斗鱼”作为实验对象实际上 还有另一个原因,因为这种鱼可以吞食蚊虫,因此研 究可以获得国民政府卫生部的支持。四川山多水多, 蚊子十分猖獗,看到有研究可以有助于消灭蚊虫,政 府自然持鼓励的态度。
他对这一选题作了系统性的研究。1942年,刘建 康在中研院动植所丛刊发表《斗鱼的渗透压调节与氯 化物分泌细胞》。1943年,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 了《鱼类的渗透压之调节》。1944年,在英国《自然 》杂志上发表了《用硫酸钠刺激斗鱼“氯化物分泌细 胞”的形成》。
依据前人的报告,淡水鱼不能进入海水,海产鱼 不能进入淡水的主要原因是鱼类体液的渗透压是一定 的。有些具有海水、淡水洄游习性的鱼类必须有调节 渗透压的机制,才能对付外界介质与内部介质之间的 不协调。此种调节机制的器官在淡水鱼是肾,从体内 排出水分;在海水鱼是鳃小叶上氯分泌细胞的形成并 依此排出从海水进入体内的氯化物。
刘建康在《斗鱼的渗透压调节与氯化物分泌细胞 》一文中记述了他的实验过程: 将原始淡水鱼放在水族箱中,分为两组。二组逐 日加入食盐,另一组则不加,以资比较。经过四个月 以后,水中食盐量达到3%,相当于盐度27.3%。也 就是一般海水的盐度,而斗鱼安全无恙。而将未经适 应的斗鱼置入,则短时即告毙命。由此可知,长期适 应的斗鱼,已经改变其渗透压。再将这种实验鱼的鳃 作切片,他发现有极明显的氯分泌细胞,而对照实验 的另一组鱼,其鳃上的氯分泌细胞就很不明显。这个 实验表明,通过体外介质中盐度的增大,可以促进氯 化物分泌细胞的形成。
《鱼类的渗透压之调节》则介绍了多种鱼类的渗 透压调节方法,诸如淡水产硬骨鱼类、海产硬骨鱼类 、海产板鳃鱼类、淡水板鳃鱼类和广盐度性鱼类渗透 压的调节方法,并描述了氯化物分泌细胞与渗透压调 节的关系,最后从渗透压调节说到脊椎动物发展的原 始地,认为脊椎动物早期的进化,是在淡水中完成的 。
《用硫酸钠刺激斗鱼“氯化物分泌细胞”的形成 》一文得益于和上述实验过程相似的试验和分析,只 是这时的刘建康想到以二价盐硫酸钠代替食盐,结果 发现同样能促进鳃上分泌细胞的形成,那么所谓的氯 化物分泌细胞未必专门分泌单价的氯盐。同时有人认 为硫酸根及其他二价化合物是由肾排出的,值得进一 步研究。
这一时期,刘建康还和他的同事张孝威一起,开 展了利用鱼类灭蚊的研究,于1945年由刘建康主笔联 名发表了《利用土产鱼类消灭孑孓之试验》。孑孓, 是蚊的幼虫。
张孝威也曾是刘建康东吴大学的师兄,但比他后 进入中央研究院。当时,民间疟疾流行得很厉害,而 蚊虫在其中起重要的传播作用。由于研究所经费紧张 ,他们便向卫生部申请,用本国的鱼来控制蚊虫。之 所以强调土产鱼类,是因当时国外已有关于利用鱼类 控制蚊虫幼虫的做法。从1905年利用鱼类消灭孑孓的 实验在檀香山取得成功,人们便对鱼类灭蚊的价值开 始注意。当时被认为最具灭蚊效果的是中美洲所产的 柳条鱼(Gambusia),可这种鱼能否在中国生存并不 敢断言,所以对土产鱼中有无在此方面能利用价值的 探索,便是一项值得进行的研究。
刘建康和张孝威的论文首先对万年够、斗鱼和罗 汉鱼等三种鱼进行了鱼类分类学的记述,然后记述了 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结论。刚开始,他们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从野外采集的孑孓大小各异,无法用于比较 。于是,他们将缸盆盛水,放在容易滋生蚊虫处,并 在其中放入去了头的腐鱼,几天内大量的蚊子便产卵 其中,然后他们采集卵块放入玻璃缸培养,待其长至 4毫米左右,再取出用于实验。他们在玻璃缸内分别 养着上述三种鱼,然后各投入孑孓若干,记录其连续 一段时间内吞食孑孓的数量,以求得每尾鱼在24小时 内吞食孑孓的平均数字。接着又对三种鱼的嗜食习性 做了比较试验。随后进行了田野观察。他们在论文的 结论中指出: ……鱼类初步实验之结果,证明万年鲹虽然与柳 条鱼血缘关系颇近,事实上不足以充当灭蚊之用;罗 汉鱼较胜,然亦有其限制;就吞食量及嗜食性而言, 当以斗鱼为最适宜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