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阅读1+1工程:花在枝头俏》:
刚思嫂是村上出了名的漂亮媳妇。
阿忠嫂不仅漂亮,而且有学问,高中毕业。当初阿忠嫂嫁给阿忠哥时,村上大小伙子去闹洞房,想开些粗野的玩笑,出出他们的洋相,可是阿忠嫂几个猜谜便让年轻后生度过了一个高雅新鲜的夜晚。
和阿忠嫂比起来,阿忠哥老实多了。知道摆弄好自家的责任田,缴缴公粮,给娃交交学费,过着自给自足的农家子。看着别人家做生意或打工都发财买了家电或盖了新房,阿忠嫂便让阿忠哥也去打工。阿忠哥跟着邻村的黄狗去云南做生意,说是贩卖药材,其实是把云南年轻女子以招工名义骗来卖掉。阿忠告诉黄狗,这可是犯法的事呀!被公安抓着要蹲大狱的。可黄狗不听,说,不想干你回去。阿忠当真回去了。阿忠把黄狗拐卖妇女的事说给阿忠嫂听。阿忠嫂说,咱拉棍要饭也不干那缺德的事。
阿忠嫂做的饭菜是村上很有名气的。面条擀得又细又长,吃起来好吃。一次,乡里一位副乡长来村里检查工作,在支书家吃饭,支书请阿忠嫂去擀面条。阿忠嫂勤快,那天洗过菜后无事可做,见几个娃在地上玩红薯叶梗,娃们把红薯叶梗弄成项链挂在脖子上。
阿忠嫂也顺手掐了一把红薯梗。村支书几个干部陪着副乡长喝酒,鸡鸭鱼肉都是老一套,乡长说,换个素净口味的。厨师作了难,乡长能爱吃咱们农家菜吗?阿忠嫂说,我来试试。阿忠嫂青烧了一盘子红薯叶梗。
端上去后,连见多识广的副乡长都叫不上菜名。问支书,支书说,不知道。问阿患嫂.阿忠嫂顺口撒了个谎,说这菜叫“翡翠绿条”。冬天,副乡长又来村里,让做“翡翠绿条”。阿忠嫂说明年夏天再来吧。乡长喜欢上了吃阿忠嫂的饭菜,说要把阿忠嫂请到乡里做菜。阿忠嫂说给阿忠哥听,阿忠哥说,俺看那副乡长对你没安好心。阿忠嫂说,你真是井里的蛤蟆,没见过多少日头。副乡长是一乡之长,管着全乡几万人的吃喝,哪能像你整天就想着和婆娘睡觉。阿忠哥这一搅和,阿忠嫂也没去乡里。后来,乡里建开发区,店铺林立,副乡长又请阿忠嫂去开发区开一家农家饭店,让外乡来的宾客尝尝农家饭菜。阿忠嫂征求阿忠哥的意见,阿忠哥后悔上次不该阻拦阿忠嫂,便不假思索地答应了。阿忠嫂便着手开饭店。取什么店名呢?阿忠嫂说,叫“阿忠饭店”吧。阿忠哥说,我的名气没你大,就叫“阿忠嫂饭店”吧。开张那天,乡长、副乡长、乡直各单位的头头都来了。阿忠嫂又冒出了一个大冷门,做了一个新菜叫“蒸鲜花”。一种间红间白的鲜花,和上面,上锅蒸,蒸后用油调,十分可口。乡里一帮人竟猜不出鲜花的名字来。阿忠嫂的饭店经众人传播,名气更大,客人更多,阿忠哥整天笑眯眯地数钱,说,日姐,这一天挣的钱抵一亩地一年的收成。
有一天,阿忠嫂的女儿哭着找妈,说哥打了她。
阿忠嫂问为什么打她,她说,她和小朋友们玩,摘了院中的花子,哥要打她,说爸妈要把花子卖钱的。食客们怔了,原来阿忠嫂说从外国进口的鲜花菜是家中的木槿花。阿忠两口子骗人。后来,还是副乡长出面说,木槿花怎么了,谁能创造一个新菜名,我乡长重奖她,蒸鲜花要大力宣扬,成为咱乡的名菜。
阿忠嫂出了名。后来,阿忠嫂带动村里几户人家脱贫致富,为希望工程捐款,修了村里路,人们把阿忠嫂当成一方善良的形象。再后来,阿忠嫂被县上选为政协会员,去县上开会,电视上还出现过阿忠嫂讲话的镜头呢?十里八村流传着阿忠嫂的美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