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伦敦小巷到紫禁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311634
  • 作      者:
    (英)杰克·佩里著
  • 出 版 社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高寿娣,于1985年获南京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文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法法律硕士学位。她在获硕士学位不久后就进入商界,加入了英国“48家”集团最早创始成员之一的道森父子(羊毛)公司工作,直至今日,销售业绩优异,已荣升为该公司董事。通过二十多年的中英贸易实践活动,高寿娣女士对中英贸易和“48家”集团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正是为什么她有超凡的勇气和魄力决定把此书翻译成中文的原因,她要让中国读者也了解中英贸易所经过的艰难历程,向中国读者介绍英国“48家”集团及杰克·佩里先生在推动中英经贸关系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我本人对高寿娣女士所作的努力表示赞赏。
展开
内容介绍
  《从伦敦小巷到紫禁城》作者杰克·佩里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他毕生致力于扩大中国和英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在担任伦敦出口公司董事长的四十余年中,杰克·佩里先生到中国访问达76次之多,他与中国关系密切程度可见一斑。
  杰克·佩里先生1915年出生于伦敦东部贫民区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其父母原居波兰,由于受到纳粹的残酷迫害,他们流浪到了英国。早年的经历铸就了佩里先生年轻时就渴望自由平等,同情弱者及不屈不挠的性格。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佩里先生非常敏锐地看到了中国出现的这一束希望曙光,他同情新中国,热爱新中国,但中国当时处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重重封锁之中。因此,1952年佩里先生在莫斯科召开的寻找东西方经济合作的会议上力促组成英国商业代表团访华。1953年又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封锁和禁运之际,率领英国工商界“破冰者”代表团冲破重重困难和阻挠,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邀请访问中国,这是第一个西方访华贸易代表团。不久,这些访华团成员及其他一些热心于对华贸易的公司成立了英中贸易“48家”集团,杰克·佩里长期在集团担任要职,他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一直坚持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并与时俱进,不断加强与中国经贸公司之间的彼此信任和合作,硕果累累。
  20世纪70年代我在伦敦做促进中英经贸关系工作的八年里与杰克·佩里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密切配合,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力保中英贸易关系不受或少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我们经常见面,并就形势变化、市场变化及经贸合作方式变化等进行探讨。除了一般的经贸往来外,“48家”集团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就开始与中国进行工业技术交流,这对中国工业技术的引进及两国经贸关系向深层次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1987年,我又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的身份邀请杰克·佩里作为客座教授向本科学生传授对外贸易基本理论知识及讲述中英两国贸易发展的不平凡历程。
  长期以来,“48家”集团渐渐成为中英贸易和交流的颇有影响力的组织。现该集团已更名为“48家”集团俱乐部,杰克·佩里之子斯蒂芬·佩里担任俱乐部主席。
展开
精彩书摘
  《从伦敦小巷到紫禁城》:
  J.K.加尔布莱斯教授形容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灾难,让整个世界阴影笼罩”。1929年美国失业率高达25%,在美国所有城市,男女老幼排队领取微薄的救济食品,渐渐地西欧也步其后尘。
  可怕的经济衰退影响到世界上每个国家,德国更不例外。普遍的失业、贫穷和绝望早已随处可见,德国的工业中心鲁尔区那些伟大的现代化工厂都停止了运转。纳粹趁机走上德国政治舞台,似乎给人民带来了新信号、新希望。他们的伎俩是鼓动全体德国人让他们觉得是可恶的《凡尔赛条约》在勒紧他们的脖子,德国应该单方面撕毁条约,争取政治和经济复兴他们宣称德国战败不怪伟大的德国军队,也不能怪罪坚定支持军事武装的强大工业,德国人民也无可挑剔他们英勇善战、坚韧不拔。
  纳粹分子不断向德国人灌输这样一种论调:德国的战败和当前的困境源于有内部敌人,是内部敌人侵蚀了德国人民的血液,削弱了德国人民的力量。首先遭抨击的就是“吸血犹太人”,他们的存在本身就玷污了德国人的“纯洁”。然而敌人并不只是犹太人纳粹认定犹太人的同谋有社会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工会,各行各业都有,特别是大学和其他学校里的自由主义者。教堂被摧毁,吉普赛人、同性恋者及各类自由主义者被驱赶,纳粹认为,这类人必须被赶出德国人的生活,清除其影响,德国人民不能再受这些“劣等人”影响。纳粹鼓吹说这些势力背后是苏维埃布尔什维克,是个“犹太”角色,是全人类的公敌是他们散播邪恶教义,动摇德国人的意志,瓦解德国人的活力。
  自1923年纳粹党成立始,所有德国人都被灌输了这种信念。随着经济一步步恶化,纳粹信条越发强有力,绝望时代,人们更容易孤注一掷。
  短短十年,纳粹赢得了各行各业越来越多德国人的支持。纳粹先是成功地抓住了无组织、最贫穷的劳动阶层——有时被称为流氓无产者——他们没有受过教育,失业而痛苦,他们狂热地响应纳粹宣传机器针对文盲制作的政治宣传图片和漫画。这些无知的底层年轻人数目庞大,他们使纳粹政府相信:尽管是少数人,但显然这部分人不喜欢经济困境、不愿国家战败、他们对社会现状无比失望。接下来,纳粹政府最为迫切的任务是找一个合适的替罪羊。
  这是几百年来,那些无耻又渴望权力的煽动家和独裁者惯用的政治伎俩。30年代的黑衫党徒(纳粹分子),40年代集中营和毒气室的刽子手们就是从这些迷途的年轻男女中招募的。
  ……
展开
目录
代序
第一章 家庭背景
第二章 学校和早期工作
第三章 政治觉醒
第四章 接触第三世界
第五章 决定命运的一晚
第六章 冒险尝试
第七章 丹麦之约
第八章 莫斯科国际经济大会
第九章 握手,互学
第十章 “我已有一个现成的!”
第十一章 伦敦出口公司的壮大
第十二章 破冰之旅
第十三章 伟大的旅行
第十四章 外交突破
第十五章 飞机、火车和慢船
第十六章 广交会
第十七章 古巴和“文化大革命”
第十八章 中美建交
第十九章 客座教授
第二十章 杰克·佩里替《破冰之旅》作序
后序
注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