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洛阳考古.2014年第2期(总第5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4848469
  • 作      者:
    史家珍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洛阳考古》将立足河洛,面向全国和全世界,积极开展学术讨论,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术交流,弘扬中华文明。本刊将以刊发考古新收获、考古研究成果、文物保护技术、新方法与新技术在考古上的应用为主,同时具有河洛文化研究、文物鉴赏与研究、最新文博动态、考古随想等方面的内容,努力打造集学术性、资料性与可读性为一体的学术园地。《洛阳考古(2014年第2期·总第5期)》主要收录丝绸之路、大运河申遗专稿;研究与探索;博物藏珍三个部分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洛阳考古(2014年第2期·总第5期)》:
  经勘探和发掘,先后确定了北魏外郭城的北、西、东三面墙垣。北郭墙位于内城北垣以北850米的邙山南坡,东西残长1300米,墙基皆在今地表之下,厚0.5~0.8、宽约6米。西郭墙在内城西垣以西3500~4250米处,夯土残长4400、宽7~12、厚0.2~0.3米,皆湮没在今地表之下。东郭墙位于内城东垣东3500米,北端在石桥村东北的中州渠南侧断续发现,南端在洛河北岸的后张村东中断,残长约1800、宽8~13、厚约0.1~0.4米,也在今地表之下。在东、西郭城区内,勘探还分别发现3条东西向道路遗迹,分别自内城东墙和西墙的3座城门缺口处引出,贯穿郭城。在东、西郭城区内,还分别发现了一些人工渠道的遗迹。据记载,围绕在汉魏洛阳城周围和贯入城内的主要水源称之为“阳渠”,该渠起着城市生活用水、漕运和护城河等综合作用,其水源主要引自西面的谷水,但为了补充城东的漕运水量也在古洛水上堰洛引水。据勘探,内城建春门以东的东西向漕渠较为宽阔,宽达90~100米,显然与记载建春门附近有仓储和市场,还有可停泊上千艘天下贡赋运船的码头有关。 
  公元534年,随着东、西魏分立,北魏洛阳城毁于战火中。之后,北周宣帝虽然有过修复旧都营洛阳宫的活动,但皆未完成。从此,该城逐渐彻底毁废。 
  二、北魏内城重要遗址的考察 
  北魏内城即东汉、曹魏和西晋时期的洛阳大城。城址平面为南北长方形,东、西、北三面城垣遗迹尚存,夯土残垣断断续续,依然在望,以北垣东段、西垣南段和东垣保存较好,现地面上保存最高处仍约5~8米。对北魏内城的考古勘察,主要有北墙上的一号马面遗址、东墙上的建春门遗址、西墙上西阳门遗址以及城内的铜驼大街遗址等。 
  (一)内城北垣一号马面遗址 
  据考古勘探,在内城北垣东段和西垣北段共发现7座马面遗址,其中西垣北段4座,北垣东段3座,马面间隔110~120米。1984年,对北垣东段编号为一号马面的遗址进行了发掘。该马面遗址位于广莫门西侧170米处,依城垣夯土的外侧修建,平面为方形,现存顶面东西12.9、南北11.7、残高2.1米,地下基础厚2.3米。夯土筑造的马面分为两期,晚期马面建造于北魏时期,是在早期马面夯土的外围修削后重新筑造。早期马面始建于魏晋时期,呈倒凸字形,东西9、南北8.5米,南凸部分伸入北垣并与墙垣内的同时期夯土相接。
  ……
展开
目录
丝绸之路、大运河申遗专稿
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考古调查述略
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考古工作综述
汉魏故都丝路起点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的考古勘察收获
洛阳隋代回洛仓遗址2012~2013年考古勘探发掘简报
隋唐洛阳城郭城南墙发掘简报
隋唐洛阳城宁人坊遗址发掘简报
汉函谷关考古发现及保护展示专家座谈会会议纪要
研究与探索
试析洛阳偃师一座东汉金缕玉衣墓的性质
博物藏珍
洛阳围棋博物馆藏东汉弈棋画像石
河南新安县洞真观壁画艺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