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钧窑茶具艺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059499
  • 作      者:
    孙彦春著
  • 出 版 社 :
    海燕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钧窑茶具艺术》系编著者孙彦春对中国钧窑茶具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总结,以求真存实、传承弘扬的科学态度,详实地记载钧窑茶具的矿物原料与制作工艺,钧瓷壶的鉴赏与收藏,呈现给读者一部较为科学、完整的钧窑茶具作品。
  文中插入的地形、地貌图片均在河南省禹州市境内实景拍摄,制瓷原料图片系在禹州市神垕、鸠山、磨街、浅井等钧窑区及其相邻的河南省汝州市、郏县、登封市、宝丰县等地实物拍摄。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钧窑茶具艺术》:
  泥料时,根据原料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粉碎。石料用石碾,土料用泥耙。有时泥料需用几种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并加工成一定的细度,一般采用牲畜拉耙的方式来加工泥料。泥池中的泥浆沉淀后,通过日晒、风干的作用使泥料由稀变稠、变软,自然脱水为泥料,人池陈腐。陈腐好的泥经过人工杀泥变得水分均匀,软硬一致,内部的空气排出,杂质尘料清除,就可做成型泥料使用。
  成型方法上,圆形器物成型采用手搅石轮拉坯成型。不易拉坯成型的器物采用印坯方法成型。在上釉之前,成型坯件经过了素烧,而且素烧窑炉与釉烧窑炉分开。釉料加工用沟碾加工粉碎,湿法配釉。釉料配置更加严格,其化学成分均含有铁和磷的化合物,其中三氧化二铁含量为0.9%~2%,五氧化二磷约0.3%~0.75%;硅与铝的比值约为11:5,而且氧化铜已经作为着色剂加入釉料。上釉与装窑、烧制技术均达到较高水平。施釉厚薄恰到好处,盘、洗圈足内外均施釉,不施满釉的足上多涂褐色护胎釉。部分器物采用裹足刮釉方法,还有部分产品采用了裹足支烧法,不过多数支钉较粗大,不如汝窑的同期产品精美。从窑具看,基本采用匣钵单烧法装烧,有各种不同形状的漏斗状匣钵。釉烧过程中,以还原火在1250~1270℃之间烧成。
  北宋时期,钧官窑是否有茶具生产尚无考证。有学者提出鼓钉洗即盆奁可作洗类茶具,在实际应用中还缺乏实证。但钧官窑器在民窑技术的基础上,坯料和釉料选择更加精审,不计成本,加工工艺更加精细,配方更加多样化。成型工艺十分严谨,除手拉坯、印坯等方法外,还采用了泥板成型法制作出方形器物和六角形器物。官钧釉加工时间长,细度高,在施釉时釉层均匀,但易产生前期龟裂而在烧成时形成“蚯蚓走泥纹”。施釉较之民窑略厚,以运用金属铜“窑变”呈色之美妙著称。官钧窑在窑炉设计与烧成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创造出双火膛窑炉,提高了烧成温度,解决了柴烧中氧化升温过快与还原不易升温的矛盾,真正达到了烧制出窑变万彩的钧瓷釉色的水平。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历代茶具概览
第一节 唐代煎茶具
第二节 宋代点茶具
第三节 元代茶具
第四节 明代散泡茶具
第五节 清代茶具
第六节 近现代茶具

第二章 钧窑茶具简史
第一节 古代钧窑茶具
第二节 近代钧窑茶具
第三节 现代钧窑茶具

第三章 钧窑茶具原料与加工
第一节 坯胎原料
第二节 制釉原料
第三节 原料的勘探与开采
第四节 原料的加工

第四章 钧窑茶具生产工艺
第一节 古代茶具工艺
第二节 当代茶具工艺
第三节 生产工艺的研究与改进

第五章 钧窑茶具造型艺术
第一节 茶具造型的种类
第二节 钧瓷壶造型
第三节 辅助茶具造型
第四节 钧瓷壶的功能与形态美
第五节 钧瓷壶造型处理手法
第六节 钧瓷壶成型工序

第六章 钧窑茶具的装饰艺术
第一节 釉装饰
第二节 捏塑、堆塑与镂空
第三节 刻画装饰
第四节 壶铭装饰
第五节 纹饰和线条装饰
第六节 抛光与金银丝镶嵌

第七章 钧窑茶具的烧成——火的艺术
第一节 窑炉
第二节 装匣钵与装窑
第三节 烧成制度与控制
第四节 窑变神韵

第八章 钧窑茶具的赏用与收藏
第一节 钧窑茶具的美学元素
第二节 钧瓷壶的选用与收藏
第三节 古代钧窑茶具的鉴赏
第四节 古代钧窑茶具的修复

第九章 名家名匠
第一节 陶瓷专家
第二节 造型名师与工匠
第三节 制壶名匠
第四节 传播及媒体人

第十章 名窑名品
第一节 古窑址
第二节 近现代窑口
第三节 当代窑口
第四节 钧壶名品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