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钧窑茶具艺术》:
泥料时,根据原料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粉碎。石料用石碾,土料用泥耙。有时泥料需用几种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并加工成一定的细度,一般采用牲畜拉耙的方式来加工泥料。泥池中的泥浆沉淀后,通过日晒、风干的作用使泥料由稀变稠、变软,自然脱水为泥料,人池陈腐。陈腐好的泥经过人工杀泥变得水分均匀,软硬一致,内部的空气排出,杂质尘料清除,就可做成型泥料使用。
成型方法上,圆形器物成型采用手搅石轮拉坯成型。不易拉坯成型的器物采用印坯方法成型。在上釉之前,成型坯件经过了素烧,而且素烧窑炉与釉烧窑炉分开。釉料加工用沟碾加工粉碎,湿法配釉。釉料配置更加严格,其化学成分均含有铁和磷的化合物,其中三氧化二铁含量为0.9%~2%,五氧化二磷约0.3%~0.75%;硅与铝的比值约为11:5,而且氧化铜已经作为着色剂加入釉料。上釉与装窑、烧制技术均达到较高水平。施釉厚薄恰到好处,盘、洗圈足内外均施釉,不施满釉的足上多涂褐色护胎釉。部分器物采用裹足刮釉方法,还有部分产品采用了裹足支烧法,不过多数支钉较粗大,不如汝窑的同期产品精美。从窑具看,基本采用匣钵单烧法装烧,有各种不同形状的漏斗状匣钵。釉烧过程中,以还原火在1250~1270℃之间烧成。
北宋时期,钧官窑是否有茶具生产尚无考证。有学者提出鼓钉洗即盆奁可作洗类茶具,在实际应用中还缺乏实证。但钧官窑器在民窑技术的基础上,坯料和釉料选择更加精审,不计成本,加工工艺更加精细,配方更加多样化。成型工艺十分严谨,除手拉坯、印坯等方法外,还采用了泥板成型法制作出方形器物和六角形器物。官钧釉加工时间长,细度高,在施釉时釉层均匀,但易产生前期龟裂而在烧成时形成“蚯蚓走泥纹”。施釉较之民窑略厚,以运用金属铜“窑变”呈色之美妙著称。官钧窑在窑炉设计与烧成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创造出双火膛窑炉,提高了烧成温度,解决了柴烧中氧化升温过快与还原不易升温的矛盾,真正达到了烧制出窑变万彩的钧瓷釉色的水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