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金融改革:超级去杠杆化和再平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358354
  • 作      者: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主编
  • 出 版 社 :
    海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丛书是在国际社会享有“中国的战略智囊库”之称的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在14年末的精心之作。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以反腐败行动为先导,以“依法治国”为继往开来的里程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即将掀开新篇章。值此转型关键期、矛盾凸显期和战略机遇期,背负前期积累的一系列重大难题,面对近来国际形势的复杂深刻变化,秉承先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中战会携手学界,希望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建设一个影响久远的实证战略学派。这是一本胸怀国家放眼天下的书,值得读者细读。
展开
作者简介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是1989年6月1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注册的国家一级学术团体,是全国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荟萃了全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各界专业学者及大批富有成果的业余理论研究者,旨在为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提供战略性决策咨询和政策建议。十余位海内外资深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实业家担任高级顾问。中战会与国内外有关政府机构、学术团体、非政府组织等建立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国际社会享有“中国的战略智囊库”之称,在民间外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战会通过活跃的学术实践、立法提案、民间外交活动,推动了社会的改革与进步,产生的影响遍及海内外。目前,中战会在职及联络的研究人员400余人,累计重大课题130余个。
展开
内容介绍
  《战略与管理:金融改革·超级去杠杆化和再平衡》是战略与管理系列丛书之一,所选十数篇文章,涉及经济体制、金融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等等,从宏观角度切入,并非一般的政策解读,提出的建议和实施方案贴合中国实际,更具操作性。
  自2008年爆发全球经济危机,至今已六年过去,却仍旧看不到危机的尽头。尽管经济呈现复苏迹象,但仍掩不住下滑的重重危机。在既往500年历史中,每隔百余年就会发生一次重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旷世危机。那么这次的经济危机,很可能就是一场终结美式全球化的体系危机。
  生产过剩危机正在向中国逼近,调整分配关系已经迫在眉睫,大改革时代再不到来,中国就没有办法摆脱危机,所以改革要和危机赛跑,中国可以利用的时间可能已经不多了。
  国内严重的资产泡沫,潜藏着巨大的金融和经济风险,一旦泡沫破裂,倾泻出来的巨大流动性,将形成洪水滔天的恶性通胀,吞噬一切,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过剩的货币必须找到消化的渠道,比如人民币的国际化,既是破解当前中国经济危局的有力杠杆,也是从美国遏制战略中突围致胜的奇兵。
展开
精彩书评
  ★高屋建瓴,以天下苍生为念;要津关捩,唯世间大道是从。衷心祝愿《战略与管理》大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万俊人
  
  ★世界正面临数百年一次的结构巨变。中国正处在通往法治的隘口。值此关键时刻,更须深谋远虑的战略、精雕细琢的管理,还应通过思想交锋和制度比较重新凝聚社会的基本共识。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 季卫东
  
  ★冶法政与文史于一炉,共剖析和研判为一脉,经纬天下,攸关中国。祝《战略与管理》越办越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高全喜
  
  ★有战略远见,有管理才能,为当今所需之人才。《战略与管理》,启示您的远见,提升您的才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于建嵘
  
  ★汇聚中外学术之精华,占领理论战略制高点,探寻现代国家管理之常道,引领思想解放之潮流。祝《战略与管理》越办越好!
  ——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所长 韦森
  
  ★积累学理,平章中西,大战略纵横家国天下;观照人世,思接今古,咫尺间运筹济世安邦。
  ——清华大学法治与人权研究中心主任、《清华法学》主编 许章润
  
  ★以大战略视野,谋精细化管理,促现代化发展,呈髙端性品格。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任剑涛
  
  ★《战略与管理》在上世纪90年代,被学界认为是中国版的《外交季刊》,相信它在未来不仅能延续过去的成就,还能创造新的辉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高级研究员 吴稼祥
  
  ★这是我在过去十多年中看到的,最深刻解析中国社会的一本杂志。
  ——美国前国务卿 基辛格
  
  ★祝贺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推出这本杂志,他将为我们反思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留下许多宝贵的材料。
  ——澳大利亚前总理 霍克
展开
精彩书摘
  《战略与管理:金融改革·超级去杠杆化和再平衡》:
  但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成工业化任务,所以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传统特征——生产过剩,就仍然是会引发经济危机的主要机制。这个矛盾在中国转入市场经济体制后之所以会长期没有爆发,是因为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形态发生转变后,首先是形成了全球性的货币需求扩张,能够吸纳中国经济中所产生的全部剩余产品,这既表现在净出口比重的显著上升,也表现在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但是次债危机爆发,全球货币需求的扩张被中断,这个矛盾就开始显露出来。
  目前在中国内部的确隐藏着许多经济与社会矛盾,但是细数这些矛盾,没有一个会在中短期内从内部引发危机,而生产过剩危机却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常态。中国还没有经历过生产过剩危机,但生产过剩状态却已经存在了好几年,并且正在向越加严重的方向发展,这种态势会否把中国引入一场危机,现在还不得而知,但200多年来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却告诉我们,生产过剩与经济危机之间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从生产过剩到爆发经济危机,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生产过剩积累到一定程度,危机才会爆发。从中国自己的经验看,过去认为7%的经济增长率似乎是一个必保的边界,这主要是从满足充分就业的要求考虑,目前的劳动力供求格局发生了改变,从就业看更低的速度似乎也能接受,但是如果生产过剩日趋严重,就迟早会威胁到就业,因为过剩状态会压抑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如果是爆发了危机,进入零增长或负增长也有可能。我估计明年经济增长率就有可能“破7”,就业形势可能会比今年严峻得多。
  ……
展开
目录
王湘穗美式全球化的终结与世界体系的未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吴迪突破中国经济危局的超强杠杆:人民币战略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研究员)
马利克管理中心为什么会发生全球经济危机?
潘英丽金融转型与整体金融改革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王建生产过剩:当前经济中的主要矛盾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潘英丽股票市场制度变革是整体金融改革的突破口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李光辉为“高税负”辩护
——兼论我国发展失衡、政府责任和税收规模的持续扩大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
厉克奥博王红领国外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的战略启示
(厉克奥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
王红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韦森皇权专制体制下中国市场经济的周期性兴衰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所长)
赫尔穆茨·科尔斯新丝绸之路:欧亚十字路口的复兴
(拉脱维亚里加市政府驻中国代表)
吴迪超级去杠杆化和再平衡:浴火重生的中国经济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研究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