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较资生堂和花王的视角
将资生堂和花王作一比较,认为花王是卫浴用品企业,资生堂是化妆品企业,它们是两个不同的企业的人不在少数。
两家企业在事业上应该有重合点吧。的确从花王的名字来看,容易把花王联想成生产洗剂、牙膏、洗发水等生活用品的企业,而资生堂呢,则是动用女演员、艺人拍摄华丽的广告的生产化妆品的企业。
最早以生产香皂起家的花王,在1982年用“索菲娜”这个品牌独自向化妆品行业进军。同时,也创建了卫浴用品事业部。这其中最大的变动就是在2006年由花王收购了佳丽宝。
直到收购佳丽宝,也就是在2005年3月之前,花王的销售额约7成来自卫浴用品中心的家庭用品,约2成来自工业制品,化妆品只不过占其中不足10%。
但是,2010年3月花王的合并销售额的近半数(46%)都来自以化妆品为中心的美容护理事业部,超过了一般生活用品的比重,花王的数字发生了改变。
花王收购佳丽宝的事情另当别论,很早以前资生堂和花王两个品牌的商品竞争就很激烈,在连锁店和超市的门头陈列的商品就印证了这一点。
两家公司的正式交战,可以说是2006年被媒体大肆报道的“高级洗发水之战”。
2003年花王开始销售以“亚洲人的美丽”为概念的”Ajiesu”,在外资品牌占主力的市场上一跃成为首位。针对这点,资生堂在2006年推出“TSUBA-KI”并夺去了花王首位的位置。
“TSUBAKI”邀请了直至今日都非常有名的女演员拍摄了大量的广告,这一促销手法一直被人们所关注。之后的2007年,花王研发了比ASIENCE更高级的洗发水SEGRETA。以花王和资生堂(加上KRACIE,外资企业的Unilever,P&G)等为中心的竞争一直持续到今日。
资生堂和花王的碰撞不仅是高级洗发水,在普通的洗发水方面花王的“merit”,“ESSENTIAL”和资生堂的“SUPERMILD”等也存在激烈的竞争。
每年夏天的防晒用品,资生堂的“ANESSA”和佳丽宝的“ALLIE”,冬季,资生堂和NIVEA、花王的防唇裂膏和护手霜紧挨着摆在店前零售。
不仅在卫浴用品,而且在化妆品市场上,花王和资生堂的几乎所有商品都有竞争。
两家公司又都同时销售饮料制品,在便利店里,时常看到和茶一样陈列在饮料销售区的花王“ARRIVAL”,陈列在健康饮品区的资生堂的“TheCOLLAGEN”、“LipovitanD”、“ALINAMIN”等。
二、成本率低,销售管理费率高是它们的特点
在这个行业里企业的财务特征可以说是制造业里的异例,成本率(2010年3月资生堂25%,花王42%)越低相反销售管理费率就越高(资生堂67%,花王50%)。
作为参考,上市的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成本率为:POLARBIS20%、高丝26%、FANCL33010、ROHTO制药41%、狮王42%,不管哪一家,其成本率都比上市的生产性企业的平均数值(成本率70%)大幅偏低。
也就是说,化妆品,卫浴用品行业是在制造方面不需要很大的成本投入,但是广告宣传和销售管理费等销售成本却非常高的事业。
“成本率越低,销售管理率就越高”这一特征,是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主要竞争因素。
这也就意味着因为进入的门槛低,入行就容易很多。在化妆品行业不仅资生堂、花王(作为子公司的佳丽宝化妆品)这样的大企业间存在着竞争,中小规模的企业,有名和无名的无数个企业间也像竞技选手一样活动着。备受关注的成长型企业也时而出现。
上市企业中FANCL.DoctorCi-labo、Rohto制药等都在各自的领域不断提升各自的存在价值。以前Rohto制药把眼药水的生产作为主力事业,可以“肌研Obagi”为代表的护肤用品的销售额构成比例为58%,远远地超过了眼药水等护眼用品(2010年3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