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落日旌旗:1895年的李鸿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7220443
  • 作      者:
    罗建华著
  • 出 版 社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落日旌旗:1895年的李鸿章》,本书内容:李鸿章,作为淮军的创始人和统帅,作为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执行者,官至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被慈禧倚为晚清重臣,在京城及原籍立功省建祠;在汉人中,除曾国藩外,没有人能享此殊荣。从成功学的角度来说,这位通过国考当官的官二代,是晚清的成功人士。本书重点讲述了李鸿章指挥镇压太平军、捻军、遥控中法战争、甲午海战,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的一生。
  李鸿章,是晚清“老大帝国”最具有眼光及能力的大臣。他一生处于内忧外患的狂潮之中,然其精于庙算、善于斡旋,于清廷和列强之间争利害,以期“双赢”;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力挽狂澜,为国为民争利。惜哉时不遇,直至甲午一役、八国侵华,竟功败垂成。晚年声名颓顿,自诩为“大清之裱糊匠”,然则何也?“寰海妖氛浮生梦,残阳大纛故国风”。李鸿章和他同时代其他清廷高官不同之处,在于他有一个比其他人更宽阔的视野,他远远走在那个时代的前面,并且预见到他的国家在即将到来的数年里,会需要那些具有前瞻眼光和进步思想的人。可以说,他既是一个引领时代潮流的预言家,又是一个付诸于行动的实践者。
展开
精彩书摘
  害人的老乡
  既然是安徽人,对于安徽的乡情,除了自己熟悉之外,在北京的朝廷里,还有没有其他老乡跟自己一样的熟悉呢?沿着这条思路,他想起了一个人,年轻的李鸿章。作为同在京城当官的老乡,他对李鸿章并没有深人的交往,也就多少算是了解一些。现在,他看中他了,不为别的,原因简单,在京城当官的队伍中,这是一位年轻的安徽人。战场需要的,难道是我们这些官场老手,难道不是你们年轻人么?难道我们这些老头子还真的能打仗不成?坐在战场的后面,拿个把主意,那还差不多。想到这里,他立即上奏皇帝,要求皇帝派这个青年随营帮办剿匪工作。
  作为安徽人,本来大家都好不容易来京城当上官,你当你的官,我当我的官,有好事时老乡之间互相关照,有麻烦事时,最好就不要扯上我们老乡了。李青年打破头也没有想到,这个老乡却实实在在是在害自己,临死前还来拉自己垫背。这回家打仗的事,又不是什么好事,还硬是要拉上他一起去?连皇帝都没有想到要派他去战场,本来我可以躲过这一劫。你去打你的仗,我又不干涉你的事,这样的时节,你却跑到皇帝面前嚼舌根,硬是拉上我跟你去战场,你这不是存心叫我去送死吗?我又不是习武的人,再说,对于兵革之事,我是非常的反感,一点也提不起兴趣啊。我好不容易弄来的光明前景,现在看来,想不白白地葬送在太平军的刀锋之下都难。
  然而,已经没办法了,既然这位老乡在皇帝那里做了动员工作,皇帝的谕旨下来了,这样的事,谁还敢说半个不字?在敌人的箭前刀下,活得下来,那是命好;能不能躲掉那些刀枪箭戟,那就只有凭自己的运气了。运气好,或许将来能混个自然死;运气不好,就只有当“战死英雄”的命了。
  带着传统的儒家道德观念,青年李鸿章不得不遵照朝廷意旨,离别翰林院,跟着那三个人,一起往家乡赶,去玩那款真人版的“三国杀军事游戏”。
  要保命,先移省城
  在这四人团队中,周天爵年龄最长,已经80岁了,得到朝廷的任命是署理皖抚。一路上周天爵就在想如何用这个职务保住自己的脑袋。到了这个年龄,谁还想有什么大作为不成?就不说颐养天年吧,混个自然死已经是天大的愿望了。作为读者,你应该看出来了,这皇帝居然派老头去兵连祸结的地方带队打架,只能说,皇帝也太没有打架的经验了。老年人说起理来那都是一套一套的,足以当年轻人的社会导师。而上战场,哪里还能派上这些嘴巴狠而骨头脆的老年人呢?光是跑路,也要把他这把老骨头跑散架。不知皇帝是如何想的,或许是论资排辈的玩法害的。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