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绪论
第一章启蒙思想的现代性轨辙
第一节感愤体验与寻找民族发展之路——《日本国志》撰写的强烈动机
一进化发展的认识论一面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姿态
二“变革”是硬道理——“用夷变夏”的倡导者
三倡导“以言救世之职”与寻找民族出路相契合
第二节“经世致用”的学术核心与“诗歌之用”
一“经世致用”学术核心的现代凸显
二“诗歌有左右世界之力”
第三节“西学墨源”的背后
一墨子思想在晚清的复兴与再运用
二黄遵宪“西学墨源”的内涵与外延
第四节现代文化意识的视野与价值取向
第二章书面语变革的最早诉求
第一节从感性到理性
一言文相“离”的焦虑
二“言文一致”的第一次最明确表述:“我手写我口”
三“言文一致”与进化论思想
四“言文一致”与中外文化交流
第二节书面语变革的原因考察
一书面语变革的基础——从文字的简易到语言革新
二“言文一致”的依据——书面语变革的实质
三“言文一致”的标准——书面语变革的目标
第三节书面语变革的“缺憾”与拓展——“言文一致”后续探讨的难题
第四节历史地位与影响
第三章“新派诗”创作的第一人
第一节革故鼎新的心声
一新派诗:激情、保守与“既破且立”
二“别创诗界”与新老共赏
三“熔铸新理想入旧风格”——兼论新词入旧诗
第二节感时忧世的情怀
第三节亘古未见的世界视野
第四节渐趋自由与通俗的诗体
一追求自由与通俗的诗歌
二与“五四”新诗关系重新定位
第四章民间文学、民俗资源利用的自觉与对新文学的建构
第一节民间的发现
第二节民歌情结与诗歌创作的“杂歌谣”化
第三节新思想与新形象
一现代民俗思想的最早阐释与新文学民俗思想的滥觞
二客家女性意识与客家风土人情——女性观与“乡情长卷”诗
三异域风光——《入境庐诗草》与《日本杂事诗》的奇特与新颖
第四节对民俗、民间文学的重视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打开思路
第五章对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积极倡导和参与
第一节诗界呼号有旗手
一与“诗界”的革命、思想的启蒙
二与“诗界革命”的理想与目标的追求
第二节“文界革命”:不单纯的影响和接受
第三节小说理念与“小说界革命”
余论对中国新文化建构的阐释——由对中国新文学建构所引发的思考
第一节诗歌美学思想有待研究的难题及其现代阐释
第二节对中国新文化的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