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邓植仪:泥土上的歌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0236601
  • 作      者:
    詹文格著
  • 出 版 社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邓植仪:泥土上的歌者》以邓氏家族为背影,描写邓植仪在其父“国以农立国,农为根本”思想的影响下,自幼对农民和农业有着真挚的感情和兴趣,促使邓植仪最终选择攻读冷门的土壤学,并与之结下不解之缘。尽管在那战乱不断、民生凋敝的时代,邓植仪仍然心无旁骛、锲而不舍地在匪盗横行的田野山林中进行农业实践调查,为我国土壤学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后人树立了求真务实的治学榜样。
展开
内容介绍
  《邓植仪:泥土上的歌者》客观描述了邓植仪先生对我国现代农业的贡献与影响,全面分析了上世纪以来中国的农业现状。邓植仪深知土壤问题乃农业生产之根本,要发展农业生产,必须重视发展土壤科学。他坚持科技振兴农业和综合治理的观点,主攻农业教育、农业调查和科学研究,通过对土壤、气候、农作物逐项考察,用敏锐的触觉和超前慧眼,洞穿了一个世纪的农业秘史。
  《邓植仪:泥土上的歌者》文字朴实清新,情节真实感人,以散文化的笔法,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文学观和历史观,达到了借古喻今,直指当下的效果。作者在注重评析人物及其生平活动的同时,论及土地与农业、生命与稼穑的关系,近一个世纪过去,邓植仪关于农业问题的一些观点,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深远,不乏反观现实的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邓植仪:泥土上的歌者》:
  
  烧毁破坏一片山林是顷刻之间的事,而营造恢复一处山林,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农场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把它比作为一幅山水画,筹建石牌农场就是勾描线条。只可惜线条还没有描完,邓植仪就被迫扔下了画笔。当他返回农场,就像重回画室,站在那张山水草图前,他一笔一画,一点一滴,注入真情,希望能把石牌农场这幅巨画描绘出独有的色彩和神韵。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建好石牌农场,对整个学校具有重大示范意义。首先可扩大农科学院的教研基地,为学院奠定基础;二是有利于大学全面发展,可规划和建设新的中大校园。如果能把农场建好管好,将成为一举多得、受益无穷的事情。
  邓植仪离开农科后,农场主任一直都由农学院教授兼任。石牌农场面积广大,地处偏僻,远离市区,到处都是荒山野岭。在农场工作,生活艰苦,往来不便,很多人都畏而远之。搞农业科研,建设农场,那是一件非常辛苦劳累的事,细皮嫩肉的文弱书生很难承受这份苦差。邓植仪管过农场,知道其中的滋味,但他还是主动请缨。在别人看来这是自找苦吃,只有理解邓植仪内心的人才明白,农场是他实现梦想的天地,在那里他才能找回工作的快意。
  离开农场几年,邓植仪在脑海里多次描绘过农场的景象,他感觉那里茂林修竹,瓜果遍地,鸟语花香。可是抵达石牌农场后,他立刻傻眼了,原来一切都是梦中的“太虚幻境”,现实与想象简直有天壤之别。看到农场那个模样,他心里难受起来。除了少数荒山稀稀拉拉种植了一些松树、竹子和果树外,大部分山地杂草丛生,一片荒芜。当年筹办农场的艰苦历程、曲折磨难他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每一寸土地都来之不易,都该倍加珍惜。可是农场却被抛荒闲置,邓植仪内心很是焦急。时不我待,不能再等了,他决定立即着手,为农场下一步建设作好准备。
  接管农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邓植仪感觉到肩上担子很沉。教学之余,他全身心扑在农场,开始深入细致地调查。首先查看农场办事处的所有档案,发现各股的收支没有详细的账目记录,盈亏不清楚,日常经营状况是一本糊涂账。另外发现农场工人用完的农具随处丢放,肥料管理十分混乱,多拿少拿随心所欲,肥料施用更是毫无计划。
  农场环境脏乱,遍地垃圾,场内交通不便,很多地方没有道路,已修通的几条路也是坑坑洼洼。在场内见不到一点生机,场部也没安装电话,与外界联系完全隔绝。
  调查就像医生把脉问诊,他从每个部门每个事项人手,与员工座谈,分门别类地查找问题。在森林股,他察看栽培的树木生长如何,防虫除草是否及时;到农场桑林观察,看桑园的管理情况,进人蚕房察看喂养的蚕儿,与蚕桑专家刘伯渊交流,询问蚕桑股有何困难,商讨如何促进农场蚕桑研究的进展。
  在稻作试验总场,与老同事丁颖教授亲切交谈,了解稻作试验场的进展,商议如何促进稻作试验场的工作以促进优良稻种的试验和推广。
  他与农场的工人交谈,发现工人大多是文盲,对现代农业的概念一无所知。农场内部也没有一套针对工人的管理制度,纪律松散,出工随意,缺少制度约束,也没有考核标准,干好干坏一个样。特别是农学院学生到农场实习,事先没有告知该遵守哪些纪律,提出哪些具体要求,很难达到实习效果,更无法培养学生热爱农业、重视劳动实践的好习惯。
  一路看完,邓植仪内心焦急起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种状况和他的教学理念相差甚远,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可能一身的书呆子气,不理解农业,不热爱农业,不能学以致用,因此,必须立即加以改进。
  这次调查他几乎踏遍了农场每一个角落,对农场的土壤水文做了充分调查,然后将这些调查资料加以分类整理,为农场的种植规划做好了前期准备。
  ……
展开
目录
引言 泥土的芳香
第一章 邓屋,一个家族的光环
第二章 留美学子故土情深
第三章 躬耕教坛开辟先河
第四章 以德报怨大家风范
第五章 挥洒汗水情牵粤桂
第六章 重返教坛展抱负
第七章 真情见证烽火岁月
第八章 颠沛流离信念不改
第九章 春回大地
第十章 学科之父
第十一章 思乡恋土启迪后人
第十二章 红壤,未了的心愿
第十三章 谁来养活中国
后记 兴农重教名扬千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