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主义经济通货膨胀导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3223677
  • 作      者:
    史晋川著
  • 出 版 社 :
    格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的《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是中国现代经济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林毅夫、樊纲、易纲、张军等当今中国经济学界的主力和领军人物,都是丛书的早年作者,正是丛书提供了他们最初的学术成长平台。2014年度格致出版社对丛书再作大规模整理和改版工作。史晋川著的《社会主义经济通货膨胀导论》即为此次旧籍新版品种之一。
  《社会主义经济通货膨胀导论》共三篇11章,从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到它的发生机制、它的后果和控制,以及通货膨胀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各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也论述了当时苏联、东欧和我国经济学家的观点。在对社会主义各国通货膨胀实际情况的研究方面,书中既考察了原南斯拉夫、匈牙利、波兰、苏联等国家的形势,更着重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是一部相当完整的著作。
  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通货膨胀成为困扰经济生活和经济理论的一个黑色幽灵。人们从最初否认社会主义经济与通货膨胀的相互联系到正视社会主义经济通货膨胀这一客观现实,在认识上完成了一个巨大的飞跃。作为当时国内第一部系统分析社会主义经济中通货膨胀问题的著作,作者既重视社会主义经济中通货膨胀性质的分析,又广泛地运用图、表和公式,对社会主义经济中通货膨胀的量的规定和变化开展理论的探索。
展开
精彩书摘
  1.一般而言,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来看,通货膨胀总是与货币发行量、货币数量及货币贬值有关联的经济现象,无论引起物价水平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没有货币数量的变化,决不可能出现持续的通货膨胀。在分析通货膨胀和货币数量的关系时,经济学家经常出现分歧和引起争论的问题是:货币数量(或发行量)究竟是经济生活中的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
  2.从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看,通货膨胀总是与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有关联的经济现象,任何持续的通货膨胀无论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决不会一点也不反映在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方面。对于赞同用物价水平上涨来定义通货膨胀的经济学家来说,意见分歧往往只在于一般物价水平上涨要达到何种幅度,持续多久时间才能算是真正发生了通货膨胀。
  对于确立一个经济学家能够公认的或普遍接受的通货膨胀定义,主要的困难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可能引起通货膨胀的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因素是如此之多,在某一个定义中根本无法将所有这些因素都包括在其中,此外经济学家对于各种因素又往往持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把货币发行量视作外生变量的经济学家在定义中就突出了货币数量的作用,而把货币发行量视作内生变量的经济学家,倾向于强调各种实际经济因素(例如成本、结构)在通货膨胀中的作用。二是由于各种类型的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是如此的纷繁复杂,而且某些表现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添加性的,而是具有此长彼消的替代性关系,例如货币的过量发行既可以表现为商品市场上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也可以表现为市场上商品的短缺和强迫储蓄以及人们持币待购等现象的增加。因而,人们也很难在某一个定义中将所有各种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都包括进来。
  尽管要在目前提出一个为经济学家们所公认的通货膨胀定义存在着上述困难,但是仍有一些经济学家还是在向这方面努力,他们在讨论通货膨胀定义问题时指出:“所谓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采取不同形式(公开或变相)一贯上升的过程。”①这一定义最主要的特点是它强调了“不同形式(公开或变相)”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当局一般不会或极少采取物价管制措施,各种商品的价格水平在通货膨胀时期以公开形式上涨;但是,在计划经济中,或是在某些市场经济国家的某一特殊时期,政府由于种种原因就会对物价实行比较严格的管制措施,因而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水平并不公开上涨,而是通过某些变相形式表现出来,上述定义正是试图将这种变相的通货膨胀形式包括进去。可是,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努力并不是很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变相的通货膨胀表现形式(也包括其他一些变相表现形式),它们本身往往并不采取物价水平上涨的形式,而且,这些变相形式在通货膨胀时期表现得越充分,以公开形式表现出来的物价水平上涨的幅度就越小。
  上述分析表明,如果一味地从通货膨胀的诱发原因和表现形式的角度来给通货膨胀下定义,试图建立起一个能包容所有原因和表现形式的通货膨胀的定义,是不可能的。而且,这样一种定义的思想方法,会使通货膨胀的定义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定义本身的科学性和抽象性,流于一种表面化的、繁琐的描述。因此,在给通货膨胀下定义时,不能过多地纠缠于通货膨胀的各种诱发原因和表现形式(这些是展开对通货膨胀本身研究时的工作),而必须通过理论的抽象来努力把握住通货膨胀问题的本质。
  根据作者本人的看法,通货膨胀应该定义为:
  通货膨胀是指在既定的商品(包括各种劳务和资产)数量及其价格水平条件下的货币过量发行,或是在既定的商品(包括各种劳务和资产)数量及其增长速度的条件下,由各种实际经济因素(例如需求、成本、经济结构等)的变化所引起的货币过量发行。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通货膨胀概述
  1  通货膨胀的定义
  1.1  西方学者的观点
  1.2  苏联、东欧和中国经济学家的观点
  1.3  定义问题的小结
  2  通货膨胀的类型
  2.1  潜行通货膨胀——超级通货膨胀
  2.2  需求拉动与成本推进
  2.3  结构性通货膨胀
  2.4  公开性、隐蔽性和抑制型通货膨胀
  3  通货膨胀的衡量
  3.1  物价指数的编制方法
  3.2  主要的物价指数种类
  3.3  计划经济中的通货膨胀衡量尺度

  第二篇  通货膨胀的发生机制
  4  宏观经济结构失衡
  4.1  宏观经济失衡及其类型
  4.2  失衡与通货膨胀缺口的转变
  4.3  两大部类结构失衡模型
  4.4  中国的经济失衡与通货膨胀:1958--1962年
  5  需求拉动机制
  5.1  “紧计划”与消费品市场的超额需求
  5.2  收入攀比与收入膨胀
  5.3  中国的收入攀比机制:1981—1987年
  5.4  投资膨胀与投资一储蓄缺口
  5.5  投资、信贷与货币投放
  6  成本推进机制
  6.1  社会成本与价格水平
  6.2  工资一利润推进模型
  6.3  就业量、工资与价格
  6.4  对外贸易与通货膨胀输入
  6.5  价格一价格螺旋上涨
  7  通货膨胀的比较研究
  7.1  中苏两国的购买力不平衡与牌价变化
  7.2  南、匈、波在经济改革中的物价波动
  7.3  价格双轨制与物价水平变化
  7.4  中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第三篇  通货膨胀的后果和控制
  8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8.1  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效应
  8.2  资源配置效应
  8.3  产出效应
  8.4  “非效率”效应
  8.5  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效应
  8.6  通货膨胀的社会承受力
  9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9.1  “促进论”和“促退论”
  9.2  “中性论”和“不稳定关系论”
  9.3  中国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1O  通货膨胀的控制与反通货膨胀政策
  10.1  反通货膨胀政策的目标和方法
  10.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0.3  收入政策与收入“指数化”
  10.4  外贸与国际收支政策
  10.5  供给管理政策
  11  结束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通货膨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