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技术企业跨边界学习策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91230
  • 作      者:
    钟竞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高技术企业跨边界学习策略》紧扣开放式创新范式兴起的时代背景,揭示企业跨边界学习的战略意义,采用一系列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方法,从企业跨组织边界学习和跨知识边界学习两个角度,深入探索并验证高技术企业跨边界学习策略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跨边界学习对组织绩效的影响。《高技术企业跨边界学习策略》进一步深化了组织学习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对我国高技术企业跨边界学习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具有指导意义。《高技术企业跨边界学习策略》为企业树立跨边界学习意识,提升跨边界学习能力,进而获得竞争优势以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管理建议。《高技术企业跨边界学习策略》可供从事创新管理、技术管理的企业管理者,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对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领域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和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王冬春等(2006)将联盟企业间进行知识转移的模式划分为一次性的单边契约式关系、长期的双边契约式关系、参股式联盟和合资式联盟。单边契约式关系(如许可证协议和特许权协议等)是一家企业向另一家企业单方面转移知识,贡献知识的企业从合作伙伴处获得收入或市场份额。长期的双边契约式关系是联盟各方通过契约的形式建立合作关系,进行技术交流、合作研究或合作营销。参股式联盟是联盟企业通过相互持股建立学习通道;而合资式联盟是建立一个企业实体,各母公司成员在这个新建的组织内开展全面的交流和学习。Mohr和Sengupta(2002)将组织之间的合作治理结构区分为单边治理结构和双边治理结构,前者基于一个企业的控制权,后者建立在相互关系规范的基础上。
  由于知识具有默会性和明晰性,合作方所渴求获得的知识可能同时是明晰的知识,或同时是默会的知识,也可能一方希望获得明晰的知识而另一方希望获得默会的知识。当合作双方希望获得的都是对方的明晰知识的时候,这时可能采用的方式是双边契约式关系,其特点是:知识转移受契约的严格限制,高度依赖合同,企业的核心知识泄露的可能性小,合作关系的规范程度较低,组织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发生在操作层,组织之间是“给与拿”的交换关系。当合作方希望获得的都是默会的知识时,这时最有可能采用的是合资式联盟,母公司派出的员工在合资企业中通过日常的业务接触和干中学而学习知识。合资式联盟由于高度的运作联系,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建立起合作规范,可以实现知识的共享,然而员工的充分接触,可能造成母公司核心知识的泄露,因此,需要加强合约保护以防企业的关键知识泄露。当合作一方希望获得的是默会知识,而另一方希望获取的是明晰知识的时候,这时双方在合作模式上的期望是不一致的:希望获得默会知识的企业愿意实现丰富的信息共享、紧密的操作层联系,而希望获得明晰知识的企业则愿意对信息交换有所控制,通过松散的运作、较低的合作规范和合约保护来小心地合作。最终的合作治理机制取决于合作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如果寻求默会知识的一方讨价还价能力强,则可能采用参股式联盟或合资式联盟,如果是寻求明晰知识的一方讨价还价能力强,则可能采用双边契约式联盟。
  从组织间的学习阶梯状况来看,单边契约式关系处在学习阶梯的最底层,一方用市场资源和财务资源获取另一方的技术资源,主要是组织间资源的交换,基本不涉及任何学习循环;双边契约式关系由于是合作伙伴之间长期的合作关系,具有很高的合作规范,合作方通过共同的工作实践实现规程化学习循环。参股式联盟和合资式联盟由于组织之间的股权联系,具有共同的工作实践,组织之间相互开放各自的能力,因此组织可以相互借鉴对方的核心能力,实现组织间学习阶梯内的高阶学习循环。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开放式创新的兴起
第二节 跨边界学习的相关理论流派
第三节 高技术企业跨边界学习的内涵
第四节 跨边界学习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跨边界搜索倾向与策略
第一节 跨知识边界的搜索倾向
第二节 跨组织边界的搜索倾向
第三节 外部搜索策略

第三章 战略资产特性与跨边界学习
第一节 战略资产特性、跨边界学习与绩效的关系假设
第二节 战略资产特性与跨组织学习战略重要性的关系假设
第三节 样本数据描述和变量衡量
第四节 战略资产特性与跨边界学习的关系验证

第四章 跨知识边界学习的平衡
第一节 利用性和探索性学习平衡的必要性
第二节 思维模式方面:接受悖论性逻辑
第三节 组织方面的平衡
第四节 基于外部环境的动态选择

第五章 跨组织边界的知识融合
第一节 跨组织边界的知识共享
第二节 跨组织边界的知识创造

第六章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与跨边界学习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学习动因
第二节 跨国公司研发内部化与研发联盟的抉择

第七章 高技术企业跨边界学习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KN公司的跨边界学习和组织特点
第二节 复旦软件公司的跨边界学习和组织特点
第三节 两家公司组织特性和跨边界学习的对比

第八章 跨边界学习过程与能力
第一节 吸收能力与跨边界学习的关联
第二节 知识能力与跨边界学习的关联

第九章 知识溢出中企业吸收能力的作用
第一节 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
第二节 环同济经济圈企业样本数据描述
第三节 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关系模型验证

第十章 跨边界学习实践启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跨边界学习的实践启示
第二节 跨边界学习研究整合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