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县之名,始建于秦,而著于汉,汉因秦制,历史上的益县未变。《汉书》载:“北海郡,景帝中元二年置,属青州……县二十六。”当时的益县为北海郡26县之一。王莽篡汉后,改益县为探阳。三国时,曹魏更益县为益都(又名赤乌城)。东魏时属齐郡。北齐天保七年,始迁益都县至东阳城。
据洪亮吉《三国疆域志》载:“益都,今青州府寿光县地。”《山东通志》云:益都是“高齐天保七年,自今寿光县界徙置为州治”。《寿光县志》载:“考《旧唐志》、《元和志》、《括地志》并称:‘曹魏于今寿光南十里汉益县故城置益都县’。”《寿光县志·古迹志》“城台”章中有“益城在今县城南七里,汉益县也。”《寿光县志·沿革》-卷中提到益都县时说:“高齐天保七年,移益都治东阳城,即今益都治地。”清光绪三十三年编写的《益都县图志》于卷首“凡例”中写道:“若魏之贾思伯,本传虽云益都人,然彼时益都实在今寿光县境,故亦不载。”《青州市志:建置沿革》(1989年版)称:“北齐天保七年(556)撤销临淄县,把原在今寿光县境内的益都县治所移到东阳城。”由上述可见,贾思勰所处北魏时的益都,就是今天寿光城南七里的益城村。
出土文物佐证
清嘉庆四年编写的《寿光县志》载:“贾思勰亦元魏人,与思伯、思同兄弟行。”清代学者姚振宗撰写的《隋书经籍志考证》也说:“贾思勰和《魏书》里的贾思伯、贾思同是同族兄弟。”历代编纂的《寿光县志》均载:“北魏尚书贾思伯及其弟贾思同墓,在县城西南八里李二村东北。……今双冢犹并列。”二墓东西排列,思同于东,思伯在西。1973年12月,李二村组织村民整平地面,将思伯墓挖毁(思同墓至今犹存,高5.7米,顶直径14米,已列为寿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陶器、瓷器、陶俑等上百件(皆被砸得破烂不堪),墓志二石。笔者仅把可复原的16件及二石收集于寿光市博物馆收藏。二石,一为“贾思伯墓志”,一为其夫人“刘静怜墓志”。“贾思伯墓志”称:“君讳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县钓台里人也。”“其先乃武威之冠族。”即:思伯祖籍甘肃武威,是当地之大户。“九世祖机,作牧幽蓟。中途值乱,避地东徙,遂宅中齐。”思伯之九世祖贾机,在幽州做知州,中途遭遇战乱,避开原地东迁,到了齐地(寿光)定居下来。思伯“春秋五十八,以孝昌元年(525)七月十六日,薨于洛阳怀仁里。”“其年十一月归葬于青州(故里)。”其夫人墓志云:“夫人讳静怜,长广(今山东平度一带)人也。”“春秋五十八,以兴和三年(541)六月十九日,薨于青州齐郡益都县益城里(即今寿光城南七里的益城村),便以武定二年(544)十一月二十九日,付穸宅兆(与思伯合葬)。”从墓志所述看,历代编纂的《寿光县志》之记载是对的,贾思伯与其弟思同墓确实在今寿光城西南4千米的李二村。思伯夫人刘静怜又卒于益城里,并与思伯合葬,都说明北魏时的益都,即今寿光城南3.5千米的益城村;思伯墓志上所说的“钓台里”很可能就是思伯、思同二墓所在的李二村一带。贾思勰既是思伯、思同的同族兄弟或兄弟行,就更进一步说明,贾思勰是北魏时益都人,亦即今寿光人。由于过去一段时间把古益都和今益都混淆,于是便将今寿光人的贾思勰说成今益都人了。
思伯、思同为同胞兄弟,北魏时都是官居要职、非常显赫的人物,《魏书》、《北史》里均有传。他俩都做过州刺史,当过皇帝侍讲,思伯还官至尚书。因此,他们二人的冢墓,封土宏大,并经夯实,非常坚硬,才保留至今。自汉以来,豪强氏族往往有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葬的习俗。思勰很可能就在思伯、思同二墓附近,只是因其官微薄葬,封土低矮,又经千年风雨剥蚀,已夷为平地,至今未发现而已。
史载,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命置寿光县(故城在今寒桥乡中心牟城村东),从此始有寿光之名;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废寿光县《寿光镇志》),古益都县在今寿光市境;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复置寿光县,此后,寿光县名和境域趋向固定。从废到复先后长达132年之久,“三贾”的生卒年代正是无寿光之名之时,因此,过去说贾思勰为齐郡益都人、山东益都人亦是对的。益都、寿光历史变迁到今天,两县名称及境域已基本稳定,就应该还历史以真实。现既有历史文献可考,又有冢墓金石可证,可以认定:贾思勰是北魏时益都人,亦即今寿光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