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赢在测试.2,中国软件测试专家访谈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1200663
  • 作      者:
    蔡为东著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倾听别人的故事,总会在某个点上有所触动,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一些新的想法,甚至是恍然大悟。即使有些事我们自己也亲身经历,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当别人在述说相似经历时,也常能让自己有另外一种全然不同的解读。
  作者采访了10位软件测试领域专家,详细记录他们的技术、职业历程,对软件测试的理解,对测试技术与方法、前景的看法等。其中包含珍贵经验与独到见解,对于每一个软件测试从业人员或将要进入这个行业的朋友,都有相当大的思路启发与实际帮助。
  一线IT企业一线专家传承软件测试一线技术经验、人生体验代表作!
  《赢在测试(2):中国软件测试专家访谈录》拟聚多位知名公司软件测试知名专家和资深测试主管数年累积的宝贵经验,且看他们……
  ·如何从底层职位一步步晋升为大中型测试团队的带领人
  ·在职业发展的十字路口如何抉择
  ·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对于软件测试技术的思想精华与经验之谈
  ·对软件测试初学者的建议和忠告
  ·对于测试工程师的要求和期望
  ·对于软件测试业前景的看法
  ·饱含智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展开
作者简介
  蔡为东,热爱测试工作,有超过10年的软件测试和团队管理经验。
  个人作品有:
  《软件测试实战——测试WebMSN》
  《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指导》
  《步步为赢——软件测试管理全程实践》
  《赢在测试——中国软件测试先行者之道》
  《行之有效——IT技术团队管理之道》
展开
内容介绍
  《赢在测试(2):中国软件测试专家访谈录》是一本传承软件测试经验和职业、人生经验的书。作者选择了国内十位有代表性的软件测试专家,对他们做了深入的访谈,把他们的职业经历和思考、对软件测试各方面的认知和要求等详细地写了下来。这些专家来自百度、金山、奇虎360、淘宝、用友、阿尔卡特-朗讯、广联达、CA、迈瑞等知名公司,在搜索、通讯、ERP、存储、安全、嵌入式、互联网、电商、建筑、虚拟化等行业从事软件测试工作,同时,这些专家的职业发展方向也覆盖了管理线、技术线和个人创业等不同的发展方向,相信他们的经验和看法对于读者是有益的,可供参考和借鉴。在写作风格上,作者的原则是真实、实用,便于阅读和学习。
  《赢在测试(2):中国软件测试专家访谈录》适合软件测试工程师、测试经理等软件测试从业人员阅读,也适合对软件测试感兴趣、期望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的朋友。

购买此书老版本请点击:
《赢在测试:中国软件测试先行者之道》
展开
精彩书评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如果一个产品或项目有大量的bug暴露出来,作为项目管理者要注意了,这意味着项目本身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产品的质量不容乐观。
    处理bug是很费时间的:测试提交一个bug,开发打回,说这不是bug;测试再打过去,证明这就是一个bug;开发修改后,不经过单元测试,就打给测试去验证;如果测试验证没有通过,还要打回给开发,开发重新修复,测试再重新验证……可以想象,成千上万个bug,如果每一个都要走这样的流程,单是解决掉这些bug就要耗费多么大的精力!每一个bug就是对系统的一次change,软件系统本身已经很复杂了,再加上成千上万次change,系统变得更加复杂,潜藏的缺陷有可能更多!
    旁观者说:对于全新的功能,我在自己的团队有一个提法:剥笋子。软件的功能都是逐步完善的,在初期很容易发现这样、那样不对的地方,这个时候不要开过多的bug,而应该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来。先提交最主要的几个bug,开发修改了以后,测试人员得到新的build,再基于新的build提交另几个主要的bug。bug分清楚主次,提交的时间分先后,能够提高bug的有效性,也方便开发人员解决问题,提高研发效率。
    第二,测试流程只起到辅助性的作用。
    当时公司已经有了非常不错的测试流程,有很多测试工程方法可以使用,有很多测试文档模板可以选用,我认为只要认真遵守流程规范,就一定能做好测试。在某一个时间点,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模板、出具什么样的测试文档、使用哪些测试工程方法、开展哪些测试活动、做哪些测试总结和缺陷分析等,我都一一照做,花了不少的时间。但是,遗憾的是,我虽然努力了,却没有抓住事情的本质,忘记了我们的第一目标是要得到一个可发布的高质量软件,而不是找到尽可能多的bug。
    旁观者说:测试团队天生有想发现更多bug的倾向,有的时候绩效考核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的确,按时发布质量达到标准的软件产品是任何“参战部队”的最重要的目标。
实际上,我现在认为,测试流程是一种启发式(Heuristics),遵守了流程,测试不一定就做得好;不遵守流程,测试也不一定就做不好。测试流程起到的更多的是一个辅助性的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勤奋是一条通往成功的路
——阿尔卡特-朗讯测试架构师郑文强
我的职业发展路径
按工号随机分配而进入软件测试行业
努力学习软件测试
学习好软件研发流程
去管人还是坚持做技术
研究测试技术和方法
跳槽时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印象深刻的从巴西到上海的项目转移
面对面的沟通是重要的
毫无保留地做分享
回归测试不能流于形式
推动开发和测试的规范化
成为优秀的测试工程师:勤奋、努力、坚持不懈
猜数字游戏和探索性测试
把握软件的质量
软件发布之前做评估
软件发布之后做评估
测试团队为软件发布提供质量信息
新人如何学习软件测试
如何面对职业发展的迷茫
问自己三个问题
分享周围几个朋友在职业发展方面的例子
要懂得如何思考和分析
如何做好测试用例的设计
明确参考输入
关注功能之间的交互
采用合适的设计技术与方法
做好评审
如何做好测试用例的评审
合适的评审团人选
管理层的支持
做好准备
宣传评审的价值
根据形式、覆盖率和有效性来评估测试用例的质量
成为测试牛人的三个步骤
面试中的考量
软件测试行业的发展前景
软件测试行业前景乐观
测试人员要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价值
书籍推荐
小结

第二章 保持经营意识和忧患意识
——广联达质量部经理彭月
我的职业经历
在市政公司工作了两周
到北京找工作
学习计算机和软件测试
朋友的劝告:踏实做好眼前的工作
一定要了解客户
我参与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成功的产品
通性和特性
为什么程序崩溃了客户还说好
大爱似无情
一定要把自己的命脉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提高软件的兼容性
站在职业经理人的角度做管理
以身作则,严格要求
痛定思痛,推广敏捷
敏捷中保证测试工程师独立而独特的视角
评选零bug工程师、零泄漏测试工程师
质量的度量和掌控
经验整理、分享和提高
按季度设定目标,做绩效考核
优秀的测试工程师对质量有强烈的欲望
优秀的管理者具备经营意识
一件事情谁推动谁就主动
多实践,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如何做好自动化测试
对自动化测试的9条建议
有实力的公司可自主开发自动化测试框架
招聘测试工程师时看重的三点
突破发展的瓶颈
保持危机意识
实现专业生存
保持开放的心态
书籍推荐
小结

第三章 人是软件测试的中心
——独立测试咨询顾问邰晓梅
简单的职业经历
11年华为工作经历中印象深刻的事情
测试并不只是发现bug
更多的启发
对测试认识的三个阶段
以bug、流程、人为中心
研究软件测试思维
测试深度图
重点测试技术
如何学习软件测试
多实践,多思考
三步法
测试就是学习
如何把握软件质量
质量度量过程中的数据分析
做一个好的协调者
如何提高测试分析能力
招聘测试工程师时的要求
敏捷让测试如鱼得水
开发和测试会融合吗
对于软件测试行业前景的看法
书籍推荐
小结

第四章 从流水线女工到测试专家的成长路径
——迈瑞测试经理肖利琼
一路奋斗的职业经历
高考考上委培生而没有去上
到深圳打工
投稿
考入深圳大学
学习打字
流水线工人变身文员
要强的个性
羡慕女工程师
第一份专职电脑管理工作
毕业设计
进入软件测试
负责产品的测试
自考本科
成为高级测试工程师
进入迈瑞
成为专职的测试管理者
在职工程硕士顺利毕业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测试工程师
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案的不同
如何做好测试方案的设计
如何做好评审
嵌入式系统的自动化测试
嵌入式系统的性能测试
把握软件质量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测试管理者
适应敏捷下的测试
要能看懂代码
软件测试行业的前景:有喜也有悲
要如饥似渴地学习
尽力做得最好
书籍推荐
小结

第五章 把握住时代的发展趋势
——百度测试架构师董杰
职业发展经历
社会选择让我进入软件测试行业
晋升为测试组长
要不要继续做测试
向经验丰富的人学习
加入华为
创新来自于积累
缺陷预防
负责测试技术小组
关注非功能性测试
负责电信级云存储项目
提高产品线的测试设计能力
加入创业公司
加入百度
测试设计新模式
自动做用户体验测试
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如何成长为优秀的测试工程师
深度积累
看到事物的两面
管理者也不要脱离具体的测试工作
是否有引以为豪的事情
如何开展软件测试工作
探索性测试
如何做缺陷预防
缺陷预防的三个板块
测试工程师做缺陷预防
如何做好测试设计
适应敏捷
摩托罗拉的质量文化
如何提升个人能力
测试设计的评审
从尝试中得到职业发展规划
对软件测试前景的看法
测试工程师应当强化测试能力
我们有没有故事可以讲给孩子听
小结

第六章 文科生成长为测试总监的历程
——金山网络测试总监赖炳新
大学毕业后一直服务于金山
文科生如何找到技术类的工作
转做产品经理
测试人员要做好与开发人员的沟通
下苦功去学习
如何成长为优秀的测试工程师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安全产品是怎么做测试的
安全软件测试的三个技术要求
安全软件测试的用例设计和自动化测试
安全软件的性能测试
如何入行安全软件测试
招聘新人时的要求
非安全软件的安全测试
测试人员应当能够看懂代码和编写代码
快速迭代中把握软件质量
绩效考核中重要的一点是定目标
小的测试团队不要过于强调自己的职责划分
我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软件工程方法
通过突破测试技术上的难点去突破发展瓶颈
行业前景:软件测试还能多做些什么
做事的方法和原则
书籍推荐
小结

第七章 请相信你的梦想
——淘宝资深测试工程师高翔
职业经历
逐步加深和变化的对测试的认识
初入行
做性能测试
代码阅读能力是重要的
看似额外的工作
适应淘宝
快,好,准,稳
学习和深入研究探索性测试
印象深刻的事情
做测试要不要看代码
让自己的经验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测试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测试工程师迈向优秀的4个阶段
招聘的时候看重完美的心态
做好测试用例设计的6个阶段
我喜欢评审会
内部评审
外部评审
一个能解决20%的问题的框架就可以使用
自动化率不要超过50%
探索式测试
性能测试
测试技术的三大方向
其实敏捷并不高深
把握软件的质量
职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确立目标
我对软件测试的前景相对悲观
测试工程师如何应对将来的挑战
我的学习方法
人要不停地推动自己
书籍推荐
小结

第八章 永远对学习保持热情
——CA资深首席测试工程师步琼
职业经历
换工作时的考量
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换产品线而不是换单位
两次“痛哭”的经历
情绪归情绪,工作是工作
优秀测试工程师的7个要素
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维护好软件测试用例
做好测试用例的设计:多参照,看代码,多沟通
评审会:一条一条过
手工测试和自动化测试应合二为一
灵活而好维护的自动化框架
可以没有开发背景,但应当懂编程
测试工程师也可以直接修改bug
对于性能测试的建议
推荐基于风险的测试
对候选人的期望:学习能力,态度积极
在敏捷中要多参与讨论
要想深入,至少持续做3年
前景:测试更被重视,但做测试一定要懂编程
永远对学习保持热情
书籍推荐
小结

第九章 创新是通往优秀的桥梁
——用友集团U8产品线测试部经理薛继国
偶然进入软件测试行业
努力工作,努力学习
兴趣是最重要的
带领整合小组让我收获很大
管理、技术两条线
Xin生活
如何做到创新
软件质量:凭数据说话
团队管理要点
用对人
调动员工积极性:公开做绩效考核
做好工作并说出来
培养副手
大会上少表扬
面试中看到的一半都不到
做好用例设计的捷径:参照和学习别人
评审要素表的作用
做自动化之前要做评估
精通业务
测试工程师应当掌握编程
软件测试的发展前景
年龄风险
测试管理职位发展的局限性
不结仇
书籍推荐
小结

第十章 你要有自己的方式、方法
——奇虎360测试总监王冬
职业经历
本科学的是工程热物理
简短的对日开发经历
到CA做本地化测试
介入安全软件领域
加入绿盟
加入奇虎
对软件测试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和加深的
做本地化测试一个月发现了300多个bug
一人多责,学到更多
学习和总结能力是走向优秀的关键
提炼出自己的方式方法
理解清楚软件的功能
如何做好非安全软件产品的安全测试
设计好测试用例的重点是理解功能
掌握攻防工具及其原理
安全领域的自动化测试
要提高测试设计能力
安全产品的性能测试
如何学习安全软件的测试
候选人应当态度积极,对自己有合适的认知
测试主管是偏技术的岗位
团队管理:抓两头
绩效考核应当推动人的改进
管理者不应该做的事情
职业发展的关键是看什么适合自己
学习软件测试要动手
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在将来会走向融合
软件测试从业人员面对的挑战
不以历史的眼光看人
书籍推荐
小结

第十一章 赢在测试论坛
漫谈测试质量与测试技术
对于移动互联网测试的看法和展望
未来的测试
在软件测试上应用流水线的思想
软件测试已发展到青年期
测试人员需要拓宽自己的思路
测试如何在公司起步

附录A 世界一流公司是如何做测试的(BillLiu)
Microsoft
1.测试角色不断演变
2.设立全职测试工程师
3.大量的测试自动化
4.把质量提前
5.不断改进
6.工程敏捷性
7.注重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
小结

Google
1.Google质量文化
2.开发对质量负责
3.测试的职责是让开发更有效地做测试
4.持续集成
5.监控+衡量
小结

Facebook
1.开发对质量负责
2.持续集成
3.测试自动化
4.内测(dogfood)
5.发布风险控制
6.产品监控
附录B 《赢在测试2》采访提纲
通用提纲
技术职位的采访提纲
管理职位的采访提纲
书面回答部分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