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纽约看“林来疯”现象 刘大任
从二00一年二月四日纽约尼克斯(New York Knicks)对新泽西网队 (New Je ey Nets)一仗开始,林书豪创造了连好莱坞编剧都不敢构想的 一场大戏。这场戏,情节离奇,高潮迭起,唤起了人们的想象,刺激了篮坛 内外的讨论,影响所及,不仅尼克斯队起死回生。NBA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全美国的所谓“亚裔人”,甚至台、港、东南亚和中国大陆的华人,全都 卷入“林来疯”梦幻,连从来不知篮球为何物的许多中老年妇女,每有尼克 斯队比赛,都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五十七天之后,林书豪左膝受伤开刀,梦幻进入低潮。人们必然会问:林来疯就这样烟消云散了吗?它为什么会发生?整个事件究竟意味着什么?望云是台湾一位资深专业篮球评论员,他下了很大工夫,追根究底、探 幽发微,把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调查清楚,为大家提供了这本书。相信所有 曾经为此“疯”过一阵、今后并仍有期待的人,必将先睹为快。我从一九七二年移居纽约,恰逢纽约尼克斯队第二次取得NBA总冠军之 时,本来就热爱篮球的我,立刻成为尼克斯迷。然而,众所周知,这几十年,尼克斯虽曾因尤因(Pattick Ewing)加盟,一度焕发生机,但始终与冠 军绝缘。尼克斯迷的日子不好过,我的忠诚度却因美国职业篮球的特殊转播 制度(别的球队无法经常看到),依然保存下来。因此,这几十年的尼克斯 患难岁月,高低起伏,基本了然于胸。林书豪现象,自然很快就注意到了。为了给望云这本书“锦上添花”,不揣冒昧,就从我的长居地纽约这个 特殊角度,提供几点意见,供读者阅读之余,作为参考。首先,我必须指出,对美国观众而言,作为一位美国亚裔运动员,林书 豪所代表的意义,远远超过张德培、关颖珊等人。原因很简单,林书豪的专 业成就,目前当然无法与前述两位相比,张德培和关颖珊早已功成名就,都 已经是他们专业领域内接近名人堂水准或已经登堂入室的历史人物,而林书 豪的事业,才刚开始。份量轻重的关键,在于职业篮球,特别是NBA篮球,属于美国观众心目中的三大之一,与美足和职棒并列,而网球与滑冰,相对 而言,比较边缘。其次,同为亚裔运动员,林书豪又不同于姚明、王建民、曾雅妮。在美国观众心里,这三位运动员都是外国体育运动文化的产品,不能算 “自己人”。虽然,事实上,三个外国运动员的主要职业生涯都发生在美国 的职业运动世界里,他们的成长和成就,也都与美国运动文化息息相关。姚 明是通过公开选秀制度正式进入NBA,开始一段时期,表现并不特别出色,所以每年当选明星赛先发主力,跟全球华人网上灌票不无关系。火箭队 (HOUSton Rockets)为了培养这位天赋奇才,特别邀请尼克斯退役中锋尤 因担任专人教练,把他一生积累的技术和心理经验。从抢位到封篮,禁区特 殊步法和肢体运用,到关键时刻如何抗压和激发战斗力,悉数无私传授。王 建民也是扬基队多年经验传承累积的教练团特别调教出来的产品。曾雅妮更 是从十二、三岁便长期在美接受专业训练。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三位运动 员的天赋和努力,然而,是不是也可以说,如果没有美国的专业运动文化,他们的成长和成就,都是很难想象的。尽管如此,美国人还是不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子弟兵。不说别的,一开口 便露底了嘛!林书豪完全不同。他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产品。不仅美国本土出生,而且从幼儿园到哈佛大学毕业。一路走完美国中产 阶级子弟梦寐以求的最高水准教育过程,父母虽属台湾人、浙江人,他自己 则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这个根本差别,是前述三位运动员无法成为日常生 活话题而林书豪却能像本土神话一样演出灰姑娘传奇的原因。这个观点,对于我们如何看待所谓职业篮球界的种族歧视问题,相当关 键。P1-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