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需要总结出规律,即现实经济中各种变量之间的稳定的关系。这些规律可以来自于我们对感觉到的现实经济世界的种种现象的归纳,也可以来自于直觉。“理论”就是逻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规律的集合。“假设”是规律的初级阶段,即我们希望或者猜测它可以成为规律的东西。如果基于某种假设,使得我们根据它演绎出来的关于现实经济的“理论”体系之内容,与我们直接从现实经济中总结出来的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规律”大部分都能很好地吻合的话,那么这种“假设”,或者直接称之为“规律”,就可以很好地被用作理论的基础。它们也就可以成为我们构建经济学理论大厦的材料。同时,这些所谓规律也必须具有一种特质,即它可以让我们暂时称之为“规律”,但它本身也必须允许具有被人们根据对现实经济更深刻的体验推翻的可能。
经济学以“理性人”假设为基础,是因为我们关注的许多经济问题都可以在以此为基础构建的理论框架下得到很好的解决。有两种情况可以考虑放弃或暂时放弃“理性人”假设,一是我们的确找到了可被认为更为一般的假设,比如说“非理性人”假定(我们暂且不管“非理性人”假设的内容),而以它为基础构建的理论可以同样地或者更多地解释现实经济世界;二是“理性入”假定虽然解释了经济现象的大部分,但有时候我们关心的问题并不都是现实经济世界的“主要问题”,而很可能是一些看起来“奇怪”但很重要的“边缘问题”。因为任何理论,只要它是现实的抽象,就难以穷尽对这个世界所有边边角角的现象的解释。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