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才的招募 招募这个环节最关键的是什么?如何才能保证这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呢? 有两个关键点必须做好:招募的广告策略与人才的阻隔。 招募的广告策略决定申请职位的人数多少,从而决定了企业甄选范围的 大小,也决定着甄选的工作量及甄选的质量。通常来讲,可供选择的人越多 ,那么选到最理想人选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企业的资源(包括人力、物 力和财力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扩大甄选的范围,我们必须要有所 选择。这种选择反映在招募广告上就是“宽口策略”和“窄口策略”。 宽口策略,是指预期所招聘岗位的申请者不多,为了有效扩大甄选范围 ,在拟定招聘广告的任职条件时,尽可能写得宽松一些。 窄口策略,是指预期到所招聘岗位的申请者会很多,为了有效控制甄选 的范围和工作量,在拟定招聘广告的任职条件时,尽可能写得明确、严格一 些。 招聘宽口策略最典型的写法,就是用“相关”或者“左右”之类的界定 词来限定任职条件,诸如“机电相关类专业毕业”、“三年左右工作经验” 等,主要适用于那些专业性比较强、专业面比较狭窄、从业者数量偏少的岗 位。 招聘窄口策略最典型的写法,就是把任职条件写得非常明确和具体,甚 至常常在各项明确的任职条件之后加上“条件不符者勿试”之类的话。主要 适用于专业性比较弱、从业者数量众多的岗位。 很多企业在撰写招聘广告时,根本没有宽口与窄口策略的意识——本来 应该用宽口策略的却用了窄口策略,本来应该用窄口策略的,却用了宽口策 略。这就从一开始进入了招聘选才工作的误区,很难保障企业招聘选才工作 能够做好。以下是3个企业招聘广告策略失败的案例: 引以为鉴 失败的招聘广告 案例1:湖南某企业招聘:高分子化工高级工程师的任职条件 高分子化工本科以上学历,6年以上工作经验,有项目管理的经验,有 高级技术职称(含副高职称者)优先。 点评:此广告使用的是典型的“窄口策略”,国内开设高分子化工本科 的院校至今都不多,外加其他条件,符合条件者极少,很容易导致潜在的申 请人看到任职条件不敢提出申请,申请者很少,意味着甄选面会很小。 案例2:深圳某公司招聘前台综合文员的任职条件 女性,中专以上学历,1年以上工作经验,形象较好。 点评:此广告使用的是典型的“宽口策略”,而所招聘职位候选者的数 量过多,很容易导致甄选的工作量很大,浪费过多的精力。 案例3:武汉某书店连锁集团招聘总经理(年薪60万元)的任职条件 40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有企业总负责人的工作与管理经验,有连锁 店经营管理经验者优先,有开拓创新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 点评:此广告使用的是典型的“宽口策略”,所招聘职位候选者的数量 过多,很容易导致甄选的工作量很大,加之这种高级职位的甄选程序也比较 复杂,因此会消耗招聘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招聘广告的策略,应该由企业的用人部门和人力资源部共同分析确定。 如果一个企业难以确定应该用何种策略,那么人力资源部应该边尝试边总结 。同时,招聘广告策略也并非一成不变,它既与相关人才的供需情况紧密相 关,也与企业的任职要求有关。 与招聘广告策略紧密相关的是广告渠道的选择。在网络时代,企业刊登 招聘广告的渠道很多,既有传统的报纸和杂志,也有网络广告、电视广告、 现场招贴(含电子公告牌)等多种渠道。而广告渠道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 就拿招聘网站而言,企业就面临着是用全国性网络招聘平台还是地区性招聘 网络平台的问题。用全国性的招聘平台的话,可选面也很广,国内目前有三 家较知名的招聘网站: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和中华英才网,它们的用户群体 也有一定差异。如果选择不当,就很可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却并没有收到 理想的效果。要做出理想的选择,就必须弄清楚“招聘半径”这个概念。 所谓招聘半径,简单地讲,就是想要在什么地区招人,招什么样的人。 根据这个目标地域和目标人群,再决定选择何种招聘渠道。 所谓薪酬半径,是指企业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必须提供具有一定市场 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而企业在设计确定薪酬待遇时,一定要参考同一地域内 的企业,特别是同行业企业的薪酬水平。 一个岗位的招聘半径决定着一个岗位的薪酬半径,也就是说,在确定一 个岗位的薪酬水平时,首先要分析此岗位的招聘半径,以及招聘半径内其他 企业、特别是我们的同行提供的待遇标准,结合本企业的支付能力,确定最 终的薪酬水平。 人才的阻隔分为被动阻隔与主动阳隔。 被动阻隔是指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被阻止在了企业之外。之所以导致这 种结果,既可能是招聘信息被屏蔽,使人才无法接近企业,也可能是现场招 聘组织无序使人才离开。 主动阻隔是指企业为了防止所需人才被其他企业获取,采用各种策略使 相关人才无法或者难以与其他企业接触,以减少人才受到更多的诱惑。人才 阻隔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保有更优秀的人才,保证公司比竞争对手有更大的 竞争潜力。P4-7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