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古代地理环境与文化探析》:
今释:魏长城外有潭渊名黄渊,盖因黄雀沟入焉。已与圃田泽相连。
《郦注》云:北入圃田泽,分为二水。
今释:所谓魏长城天然防线在古济水以南的路线,大致走的阳武桥(杨桥)西—京水镇东南马头岗—祭伯城岗丘—商都路南的东周古城岗丘—迎宾大道旁之青龙山,再南走老南岗、西尚杨(岗),东连圃田镇西营岗,迤东老庙岗,为魏国与郑国(后韩国)间一段天然高地曲折的国界和国防工事。沿线高昂砂质岗丘逶迤弯曲,以东地区,盖为圃田泽湖沼群游移、盈缩变化的湿地水区;以西,是接近古郑州的已分化成零星的湖沼陂塘。这样,不家沟水穿越魏长城处,大致就在今郑东新区龙湖东部。另在祭城西,今农业路、如意东路交口,有原名“郑河”的村庄,民国老图上称“小郑河”(或“小正河”),现已被新区的街区所占。推测它应在穿过魏长城的郑水—不家沟岸边,至少是一个上古村庄,概属祭国在不家河边的要地。其西即为小营点军台商代遗址。古祭地自然在郑水旁,但郦道元未谈及祭伯古城,不知为何。但是,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张松林提出,在此推测长城线以东,郑州—中牟间仍发掘有韩国官纹陶器,此地似并不属魏,怀疑是否确有这一边界长城线,甚至怀疑魏长城是否存在。这一见解有意思,待考。
《郦注》云:一水东北迳东武疆城北。
《水经注疏》云:会贞按:此正流。
会贞按:下引薛瓒城在阳武。《续汉志·注》同。《括地志》,在管城县东北三十一里。《元和志》,在县东三十一里。在今郑州东北。
今释:按此距离计算,武强故城大致在今郑州东区龙子湖高校园区北部,薛岗、姚桥一带沙岗上。带强(疆)字的县邑,可能为郑国武力获得的边界城池。如果属实,武疆城确在魏长城东,但也可能放在祭伯城高地上,其地望、沿革待考。
《郦注》云:又东北流,左注于渠,为不家水口也。一水东流,又屈而南转,东南注白沟也。
《水经注疏》云:会贞按:今东京河自郑州西南,东北流入贾鲁河。旧不家水下流,当自州东北,至今中牟县西北入渠,已湮。会贞按:此枝津。
今释:当时的“金水河”即不家沟一支可直接人济水分出的渠水。其出水口,大致在今黄河南岸石桥到杨桥之间。民国陆军军用图显示金水河入贾鲁河,在祭城北的马皮靴村;古不家沟口,可能在该村东北、刘江村西北的黄河岸附近。但仅金水河汇人现代的东风渠,以下古郑水河道早已湮没无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