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从采集狩猎文明到农业文明
采集狩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形态。其起始时间应当追溯到人类出现时,结束时间是距今几千年前农业文明出现。采集狩猎文明是人类演化史上存在最长时间的文明形态。
采集狩猎文明的最大特点是“靠天吃饭”。囿于技术水平的落后,人类尚无能力大规模地改造自然,因此顺应自然成为采集狩猎文明的主旋律。一般而言,男的从事打猎,女的则采集自然野果,没有过多地破坏自然生态。
以往人们在探讨采集狩猎文明时,往往认为在这一文明形态下,人们生活状态凄惨,也非常不安全。但是越来越多的考古成果纠正了这一偏见。马文。哈里斯的《文化的起源》以及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采集狩猎文明的生活状况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认为采集狩猎文明虽然技术水平落后,但是人类生存状态尚可,甚至比农业社会强很多。以下是证据所在。
——从身高看,采集狩猎文明时期的人与现代人的身高差不多,而农业文明时期的人偏矮。
——从寿命看,采集狩猎文明时期人的寿命也不比农业文明时期的人短。采集狩猎文明时期,虽然人们也容易患疾病,但是疾病比农业文明时期少。采集狩猎文明时期人们主要过着流动的生活,流动的生活不容易导致疾病的滋生。人类的很多疾病尤其是传染病是定居后的产物,很多传染病是定居后人畜共处所引起的,麻疹、天花、流行性感冒、白喉等都是如此。
——从营养上看,采集狩猎时期人的营养状况比农业文明时期好许多。采集狩猎时期人们饮食结构是肉类加水果,农业文明时期人们主要是粮食(碳水化合物,虽然养殖提供肉类,但相对而言粮食是主要食物),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肉类加水果就是目前西方社会主要的饮食结构。营养的最好证明是落齿数,一些考古发现,从落齿数角度看,采集狩猎文明时期人类的营养状况的确比农业文明时期好许多。
——从居住上看,采集狩猎文明时期人们居住的是地穴,地穴内地面铺的是动物的毛皮,地穴壁上点的是动物的油脂取暖。后来西方中世纪的住宅对这种地穴一脉相承,用调侃的话来讲,中世纪时人们的住处就是把采集狩猎时期地穴由“地下”移到了“地上”。
——从工作强度上看,采集狩猎文明时期男人集体狩猎,往往不是直接与野兽搏斗,而是依靠群体力量将野兽赶至边缘地带(悬崖等),让野兽“跳崖自尽”,然后获得战利品。当时是“大兽时代”(大马、大野牛、大象、大骆驼、大羚羊),捕获猎物后人类可以享受好多天,因此工作强度不是很大。
——从闲暇时间看,采集狩猎文明时期人们的闲暇时间较多,平均每天工作3小时。相比之下,农业文明时期一个劳动力平均每天工作11小时,这显然要辛苦得多。采集狩猎文明时期人们的歌舞比较发达,就是一个较好的证明。
采集狩猎文明时代,人们其实早就知道种植农业,也从事过农业,但是并没有把农业当作主体。早在农业文明开始前的1000多年前,人类就掌握了农业技术,但是并没有把农业当作主业而像现代农业那样精耕细作。人们会随便往地里撒一些种子,也不刻意浇水、除草,等到了收获的时候,能收获多少是多少。
既然采集狩猎文明时代人们的生活要好于农业文明时代,那么为什么农业文明代替了采集狩猎文明呢?这是“选择一强化一危机一再选择”的规律发挥了作用,其根源在“源”,而人口是其中的变量。由于当时技术能力低下,人们只能选择顺应自然的采集狩猎生活方式,选择了这种方式,虽然人们的生存状况并不悲观,但是这种文明最大的弊端在于从自然界索取资源有限而且单位面积生产力低下,养活人口太少。一些研究表明,采集狩猎文明下,每平方公里陆地面积最多只能养活几个人。采集狩猎文明下,人类几乎没有“汇”的问题,由于开发自然强度极小,人类的废弃物都是“自然物”,而且都能被自然分解。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