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开放式自主创新与国际竞争力提升》:
(五)创新的阶段与内容
从产品生命周期来看,在创新的早期阶段,企业的外部知识搜索往往向深度方向发展,而越到后面阶段,企业的搜索范围就越广(Laursen&Salter,2006)。因此,在创新阶段的早期,企业更多地开展内向开放式创新,侧重资源的外部获取,越早开展就越能节省创新的成本和时间。到了创新的后期阶段(尤其是在商业化阶段),企业则更关注外向开放式创新,尤其是技术的授权/出售(Huizingh,2011),这种策略在中小科技型企业中也很普遍(Leeetal.,2010)。在产品的竞争前阶段,企业一般更密集地使用以技术合作组织形式,原因在于在主导设计产生之前,技术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开拓新的技术机会,而在主导设计产生之后,企业间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开发和利用现存的主导技术。当主导技术和产品处于成熟期时,如果企业缺乏生产和商业化能力,它们将倾向于向外授权技术。
创新内容的差别也影响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在产品创新阶段,企业一般需要与利益相关者开展合作创新;而在工艺创新阶段,随着主导设计的出现,企业通过与具有互补资产的企业合作,通过创新技术成功商业化获得所必需的管理经验、制造能力和营销渠道(陈钰芬和陈劲,2008)。
(六)产业环境
产业环境是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产业的技术特征及竞争程度影响着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意愿和方式。不同行业利用新技术的机会具有一定的差异,低技术产业以及基于高度模块化产品的企业,大多采用内向开放式创新,基础研究驱动的产业则更重视技术的外部授权和公开,以主导产业的技术标准(Gassmann&Enkel,2006)。而如果企业所处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和全球化程度都很高(如电子通信行业),即使是大企业也普遍采用内向开放式创新(Gassmann,2006)。而如果市场上没有技术竞争者,在位企业并不倾向于授权技术,因为它们能从产品市场获得垄断性利润。在市场增长率较高的情况下,企业往往加大对外部资源的利用以降低风险,抢在竞争对手之前提供新产品(Lichtenthaler,2010)。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