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及应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121486
  • 作      者:
    王红旗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及应用》主要内容分为8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土壤环境污染及主要修复技术,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植物一微生物联合修复的概念、原理、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复合污染的概念、分类及主要作用类型等;第2章介绍了超累积植物的发现及其特征,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吸收、运输、累积、解毒机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强化技术等;第3章以鬼针草为例,介绍了超累积植物对重金属铅的吸收积累特性,以鬼针草、龙葵为例,介绍了单一重金属镉、铅污染对植物生长状况、根际pH及微生物的影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和转运能力积累特性;第4章介绍了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第5章介绍了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环境污染物分配和对土壤酶活的影响;第6章以镉铅污染土壤为例,介绍了重金属污染耐性菌株的筛选,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植物一微生物联合修复对重金属活性、吸收、分配的影响,联合修复对根际物理、微生物、酶活的影响等;第7章介绍了石油污染土壤植物一微生物联合修复的菌株和植物筛选、植物-外源菌联合修复过程中的石油降解、酶活、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变化规律;第8章以镉铅为例介绍了重金属复合污染环境下的植物一微生物联合修复的作用机制及特殊规律;在附录中介绍了《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及应用》涉及的主要实验方法与分析方法。
  《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及应用》从目前土壤污染生物修复的需求出发,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土壤污染植物一微生物联合修复作用机制,涵盖了环境科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和参考书,可以作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展开
精彩书摘
  《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及应用》:
  在微生物菌群方面,单一的降解菌能力有限、很难将BaP等难降解物质彻底矿化,同时环境中的PAH往往是混合物,因此在实际的处理中,最好接入经过驯化的高效混合菌(李法云等,2006)。
  (2)植物对多环芳烃吸收、转化、促降解作用
  植物对多环芳烃迁移归宿的影响,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机制:
  ①植物对多环芳烃的吸收与代谢
  植物对化合物的吸收是食物链生物富集的重要来源,也是人类和动物暴露于污染物的重要途径,如苯、甲苯、二甲苯均可随灌溉水进入植物体内(唐世荣,2006)。进入植物体内的有机污染物会在植物根部富集或迁移到植物其他部位,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在植物新陈代谢活动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化或降解,变成对植物无害的物质储存在植物组织中,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物质被完全降解、矿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多数有机化合物难以被植物完全矿化。
  植物吸收和酶降解有机物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可获得性和可降解性。除环境因素(如温度、环境中的有机物和矿物质类型、土壤含水量等)和植物本身的因素(涉及植物蒸腾强度的生物学特性,如根系类型、叶面形状、个体大小等)外,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可获得性主要与其物理化学性质有关,包括水介质中的溶解度、电离常数、蒸汽压、相对分子质量、辛醇一水分配系数等。其中,辛醇一水分配系数最重要,它是衡量有机化合物通过脂质或脂肪后对水的亲和力的指标(唐世荣,2006),一般用logKow表示:极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即所谓的亲水化合物的logKo、v小于0.5,这类化合物被根吸收的不多,极易通过植物膜搬运(Schnoor等,1995);中等疏水化合物的logKow在0.5~3.0,它们是植物有效吸收的对象,这类化合物包括大多数的BTEX、氯化溶剂和短链脂肪族化合物;强疏水化合物的logKow大于3.0,它们易被根的表面吸附,很难穿过根表面在植物体内搬运,因为16种PAHs的logKow均大于3,一些高分子量物质如BaP的logKow达到6,这类物质较易被吸附在根表面而不易被转移到地上部。除辛醇一水分配系数外,有机污染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影响到植物的吸收。Anderson等(1993)认为,植物根系通常偏向于吸收那些低分子量极性化合物,而将高分子量化合物排出根外。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土壤环境污染及修复技术概述
1.2 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概述
l.3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概述
1.4 复合污染概述

第2章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机理
2.1 超积累植物
2.2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主要机理
2.3 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强化技术
2.4 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生态特点

第3章 植物对污染土壤中单一重金属的修复
3.1 鬼针草对重金属铅的吸收积累特性
3.2 土壤中单一重金属镉、铅的植物修复

第4章 Pb-BaP复合污染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
4.1 复合污染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4.2 复合污染下植物抗氧化酶系响应研究
4.3 复合污染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第5章 Pb-BaP复合污染对土壤酶活性影响及分配归宿
5.1 Pb.BaP复合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2 Pb-BaP在土壤-植物体系的分配和归宿规律

第6章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
6.1 镉、铅耐性菌株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6.2 重金属胁迫下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
6.3 植物接种微生物对土壤重金属活性的影响
6.4 微生物调控下土壤中重金属的植物吸收与分配
6.5 接种微生物对植物体内镉、铅富集、迁移能力影响
6.6 镉、铅污染条件下接菌处理根际土pH和根际微生物影响
6.7 镉、铅污染下接菌处理对根际土中脲酶活性的影响

第7章 石油污染土壤冬小麦-低温降解菌联合修复
7.1 室内冬小麦-低温降解菌对石油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研究
7.2 石油污染土壤冬小麦-耐低温降解菌田问联合修复效果
7.3 冬小麦-固定化耐低温降解菌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适宜条件

第8章 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8.1 接种微生物对植物吸收与积累重金属镉、铅的影响
8.2 土壤中镉、铅复合污染物的富集、转运能力
8.3 镉、铅复合胁迫各因素相互作用关系
8.4 镉、铅复合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植物吸收污染物温室盆栽实验
附录2 模拟根箱实验
附录3 添加化学修复剂对植物吸收污染物的影响
附录4 Pb-BaP复合污染条件下植物修复实验
附录5 植物-微生物协同修复实验
附录6 Biolog分析方法
附录8 冬小麦-耐低温菌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实验
附录9 植物生长及体内污染物测定
附录10 植物生理生态效应实验
附录11 土壤性质及污染物分析方法
附录12 土壤酶活性分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