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光影记忆与暗夜独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6041670
  • 作      者:
    王鹏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王鹏,男,笔名二月长安,1982年8月生,陕西西安人,文学博士。2014年9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现任职于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主要从事电影产业研究,尤其在西部电影产业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先后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小说评论》、《兰州大学学报》、《东岳论丛》、《中州学刊》、《扬子江评论》、《社会科学论坛》、《创作与评论》、《中国电影市场》、《文化产业导刊》、《文化艺术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电影论文3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电影报》、《中国艺术报》、《文学报》等重要报纸发表影视评论40余篇。合著著作《“泡沫”中沸腾的<秦腔)》2010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西部小说的历史形态与精神重构》、《文学史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期刊研究》2项,主持陕西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十年陕西城市电影产业发展的综合效能与瓶颈研究》、陕西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新世纪十年陕西长篇小说创作研究》、西安社科基金项目《“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电影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等3项,先后荣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三届陕西文艺评论奖二等奖等诸多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光影记忆与暗夜独语》主要内容包括:“高仿”与“僭越”的摩登现代性——《北京遇上西雅图》与中外“小妞电影”比较、“中国梦”:缺席的在场、——评电影《中国合伙人》、作为青春墓碑的“美国”——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与《中国合伙人》中的伦理策略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光影记忆与暗夜独语》:
  张元,如同一位行吟诗人,始终执著于影像探索直抵当代青年的精神内核。2013年《有种》的公映,再次集合了“电影顽童”世界中所有的语汇。摇滚让无处逃遁、排遣的压抑找到了宣泄的出口;漂泊让居无定所的浪子领悟到了世界彻骨的冰冷;冲动让飙升的荷尔蒙在自虐与虐他中读懂了青春的况味;边缘让诗意的情绪冲决了世俗的桎梏。群像般雕刻的《有种》让现实中苦苦挣扎的边缘个体找到了“黑暗”这盏孤灯,这诗意般的想象是命运抗争永不停息的动力。
  在《有种》中,张元用泼墨式的绘画笔调让“暗黑的世界”透不过一丝光亮。咀嚼着玻璃碴的三宝,用满嘴的鲜血向世界宣告,他是如何遭受唾弃。一场单车引发的冲突却让这个“北漂”在别人不依不饶的指责中丢了工作,更让他选择缄默的是,女朋友挺着已经隆起的肚子让他明白,有钱人即便没有“诗意”也同样有魅力。失业与失恋的双重打击再加上唯一的伙伴“Lucky”莫名其妙地逃离,让这个借酒消愁的当代“弃儿”咬碎玻璃杯有种了一把。然而,现实却一次又一次戏弄着他。在纵横交错的铁轨上,大远景镜头中唯有一个“诗人”的剪影,他幻想着牵着一双早已冰冷的手等待疾驰的列车从身上碾过;在肆意撒野的漫天雪花中,他鬼使神差地停在飞驰的货车前等待这瞬间撞击后的结束,然而,这个世界总有一种悲剧,叫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好在,“暗黑的世界”中不是三宝一个人在战斗。在这个到处是霓虹、车灯的东方都会中,“三宝们”蜷缩在被人遗忘的一角,咬牙忍受着现实与命运的折磨。三宝的好友王铭,一个高档酒店的保安兼代驾,为这脑海中曾经闪过的一丝邪念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毫无抵抗的一顿毒打,是这个尚懂得尊严的青年甘心承受的肉体之痛。然而,精神之殇让他承受着女友为梦想而不得已的背叛,这种心疼是锥心般的“无可奈何”,是强忍着的“无所适从”。而曾经的病友小诗,这个命运中天生的“弃儿”,边缘的身份让他的易装和舞台上供人取乐的“独舞”布满心碎的酸楚。当三宝、王铭、小诗在烧烤摊上喝得酩酊大醉轰然倒地时,被酒精麻痹了的神经才让这三个折腾的年轻人第一次喊出了“城市属于我”的心声。
  而这“暗夜”不单单属于游走在都市角落中的男人们,也降临在了所有女性身上。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中,怀揣着梦想的她们抑或独善其身又或随波逐流,但是更多的情况下她们也是“身不由己”。橙橙与有妇之夫的“忘年恋”让这个漂泊的女孩第一次看清了什么才是北京。当桃子收起电话时,画面中那双“不得已而为之”的泪眼让远景中那个赤裸上身的男子愈发狠琐。而苏莫在会所中失声的叫喊与浴室中无声的抽泣,让现实世界中一切利用爱催生的罪恶更令人恶心。
  ……
展开
目录
上篇 光影记忆:四博士电影论道
“高仿”与“僭越”的摩登现代性
——《北京遇上西雅图》与中外“小妞电影”比较
“中国梦”:缺席的在场
——评电影《中国合伙人》
青春镜像、成长修复与叙事的“缝合术”
——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中心的考察
作为青春墓碑的“美国”
——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与《中国合伙人》中的伦理策略

下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