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公安执法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户籍改革制度的思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322846
  • 作      者:
    戚阳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戚阳阳,女,1979年生人,南开大学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0年)。现为河南警察学院法律系讲师。
展开
内容介绍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复杂转型时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以及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要求的加剧,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移。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11月18日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显示,到2013年年末,全国流动人口的总量为2.45亿,超过总人口的1/6。人口跨户籍所在地流动的浪潮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如何对流动人员的有序接纳、管理和服务也是各级政府部门关注的问题。
  “政府牵头、公安为主”的管理方针,使得公安机关在人口管理中一直充当“大哥大”的角色。而实践中,流动人口带来的矛盾纠纷、违法犯罪等问题,也使得人民警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投入流动人口管理之中。曾经由于收容遣送的存在,公安管理确实在治安防范和人口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这是以侵害流动人口权益为代价的。进入21世纪后,随着民主进程的加快,法律和政策对流动人口的约束明显降低,权益保护明显增强,因此出现了流动人口涌入的高潮,社会治安矛盾凸显。公安管理面对执法环境的变化,如何才能再次找到管理的抓手,缓解社会矛盾,使社会治安平稳运行,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带着这个问题,作者从对流动人口的认识、公安执法环境的变化着手,对公安基层派出所对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和违法犯罪问题中遇到的操作难点进行分析、思考,以期有助于公安执法实践。
展开
精彩书摘
  《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公安执法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户籍改革制度的思考》:
  (一)宪法规定作为国家公民的平等法律地位
  1.从政治权利方面看流动人口的法律地位
  从我国宪法和选举法可知,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权利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体现。公民享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因人口的居住行止状态而改变。无论是常住人口还是流动人口,也无论人口的居住期限有多长,只要年满18周岁,均平等地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体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中,我国选举制度的普遍性是可以保障每个公民政治意愿的。但是在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中,则有所不同。一方面,我国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使户口决定了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的空间范围,地区居民只能对在户籍所在地的代表进行选举,这就排斥了流动人口选举其所在地人民代表的权利;另一方面,我国《选举法》规定,选区是选民参加选举活动和投票选举代表的区域,选区可以按照居住状况划分,也可以按照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划分。但无论从何种标准划分,流动人口的选举权都是被排斥在外的,因此流动人口选举地方人民代表的权利是难以实现的。
  2.从社会经济方面看流动人口的法律地位
  依据我国宪法和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主要包括劳动权利、劳动者的休息权利以及养老、失业救济和基本医疗在内的各项社会经济福利权利。同时宪法还规定国家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就业条件,以保障公民劳动权利和各项社会经济权利的实现。《劳动法》第2条规定了劳动者的定义,即指与我国境内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一切公民。可见,流动人口并不能因为处于流动状态而与常住人口在劳动权利上有任何区别,二者均享有劳动就业权、选择职业权、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权、获得劳动安全保障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等由法律规范规定的其他一切劳动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地经济的差异,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户口迁移规律及与之相配套的社会经济福利制度,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制度性障碍的惯性作用,使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权利较之常住人口还存在巨大的差异。从目前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也是流动人口最关心的权利,即在流人地的劳动就业自由权。从政府行政管理的角度看,流动人口的就业保障并没有被纳入地方政府的就业保障范围内,因此流动人口也就难以享受到地方政府提供的就业培训指导;从就业机会的角度看,流动人口的就业机会常常受到当地政府的种种限制,最突出的一个限制就是户口限制,没有流入地户口的流动人口在就业机会上往往少于拥有本地户口的居民。
  第二,在流人地享有的社会保障权。流动人口目前还没有享受到地方政府制定的社会保障第三条防线——当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并且地方政府不少的福利政策的保障对象是以具有本地户籍的人口为主的,难以顾及到流动人口。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法制不健全,没有及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流动人口制定出劳动就业保障等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在政府行政中还比较严重,地方政府出于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政府的业绩等方面的考虑,一般都优先照顾当地居民的社会保障权利;三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巨大,致使在社会保障方面缺乏资金,地方政府也就没有充足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涉及流动人口在本地的社会保障。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流动人口管理基本问题研究
第一节 概述
一、流动人口的概念
二、流动人口产生的原因
三、流动人口的特点分析
四、流动人口的法律地位
五、流动人口的社会作用
第二节 中外流动人口法律制度研究
一、国外的人口迁徙法律制度
二、我国的人口迁徙法律制度

第二章 法治视野下的户籍制度改革研究
第一节 古代户籍制度的改革——从户籍赋役制到保甲制
一、“商鞅变法”:对血缘身份的废除
二、“王安石变法”:由士族世袭赋役制向职业身份赋役制的转化
三、清代“摊丁入亩”:由职业身份赋役制向保甲制的转化
四、古代户籍制度改革评析
第二节 近代户籍制度的改革——治安户籍制
一、近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社会背景
二、近代治安户籍制度的确立
第三节 新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从“治”到“安”的调整
一、新中国的户籍制度
二、新中国成立后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
三、法治视野下户籍制度改革的价值认知
第四节 户籍制度与社会人口流动的关系
一、社会人口流动的意义
二、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下社会人口流动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三、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是实现社会流动的内在要求

第三章 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公安执法环境问题研究
第一节 流动人口管理中公安执法的法律环境问题研究
一、流动人口管理法律法规总体框架
二、流动人口管理法律法规的特点
三、流动人口管理法律法规缺陷探析
第二节 流动人口管理中公安执法的治安环境问题研究
一、流动人口被侵害情况严重
二、流动人口违法犯罪问题突出
三、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
……
第四章 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公安执法若干实践问题研究
第五章 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公安执法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